正觀特約評論員 青峯
如何為基礎教育吸引並留下更多高素質人才,才是更加值得關注的長期課題。
近日,#中學教師面試一半是博士#衝上了熱搜。一位北京師範大學生物學的碩士研究生,去面試深圳的一個“四大校”(深圳最好的四所中學學校之一),生物學進入最後面試的有7個人,7人中有4個人都是博士。她表示,聽在場面試的人説,化學那邊全都是博士。學校最後招聘了4個人,其中3個是博士。
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秋季招聘的旺季。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就業市場上,教師相關崗位的競爭可謂異常激烈。某招聘平台數據顯示,教師類崗位位列年輕人理想職業的前10位,有40%的用户表示,在疫情後求職,比起高薪,更願意追求穩定。單純從就業選擇來看,教師職業不僅較為穩定,而且每年還可以享受到兩個假期,年輕人對此滿懷憧憬無可厚非。
儘管如此,“教師熱”還是引發了一連串“冷思考”。其實,公眾熱議的並不是研究生、博士生想當老師,而是其中的很多人想當中小學老師。在不少人的潛意識裏面,這不僅是“大材小用”的直觀體現,而且幾乎可以與“人才浪費”直接畫上等號。
博士當中小學老師是“大材小用”,其中的潛台詞其實就是,中小學教育天生比大學教育“低人一等”。事實果真如此嗎?基礎教育的重要性毋庸贅言,在強調終身學習的當下,良好的基礎教育以及由此培養的良好學習習慣,足以使人受益終身。而這些,首先需要良好的師資力量來完成。實際上,高學歷人才不僅意味着掌握了相當的專業技能,而且意味着接受了長期的良好教育,這些都可以成為老師言傳身教的寶貴財富。以教書育人為業,以答疑釋惑為任,大材何談“小用”?
以職業選擇而言,旁人更是無需置喙——每個求職者都有足夠的求職理性,這不僅是他們的自由,更是他們的權利。在普通人眼中,大學老師無論是從發揮學科優勢,還是從個人上升空間來説,都要優於中小學老師。但是,如果結合求職者對工作地點的考慮,以及對學校綜合實力的考慮,不同的求職者也許會做出不同的選擇。實際上,真正發人深省的不是博士生們不夠理性,而是他們太過理性——高學歷人才趨之若鶩的學校,往往都是待遇優渥的重點名校。相比之下,普通中小學校如何補充優質師資力量,無疑更值得關注。
由此牽扯出一個問題:“教師熱”過後,真正長期紮根中小學的高學歷人才到底會有多少?伴隨着高學歷人才扎堆中小學校,近年來,“男老師逃離中小學”的現象日益嚴重。來來往往,都是求職者正常的就業選擇,但這種頻繁的變動,還是給人留下了不一樣的思考:那些風風火火將中小學老師當作就業選擇的人,到底是出於理智的職業規劃,還是騎驢找馬的一時權宜之計?當然,需要直面這個問題的不僅是求職者,還有各地教育主管部門。相比起個人的求職選擇,如何為基礎教育吸引並留下更多高素質人才,才是更加值得關注的長期課題。#中學教師面試一半是博士#
(黃河評論信箱:[email protected])
編輯:梁冰
統籌:王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