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錄取已經結束,大學又將迎來一批“新鮮人”開啓他們全新的校園生活。我想對學生説的是,無論你因為什麼原因選擇了哪一所高校,選擇了哪一個專業,一旦做好選擇那就儘量認可自己的選擇,並且全身心地投入,為自己尋找到興趣點所在。而對於高中生來説,利用高中三年的學習時間,認真思考自己的未來和興趣所在,在高考和志願填報中,儘量選擇自己所愛,而不要為了用足每一分而“委屈”自己的內心或者“將就”自己的興趣。
身為高校招生的“一線作戰人員”,我多年參加高校招生。高校招生確實是高競爭性的工作,這不能簡單歸結於某些原因,對好生源的爭奪不僅在現在,在未來也不可避免。但是對於高校來説,相比較高考出分前後高校的生源爭搶,其實我們更應該關注高校如何從簡單的生源競爭向前再推進一步,更多地參與基礎學段的人才培養,也許這才是更有價值的生源競爭,這也有利於大學與基礎教育階段的對接。而對於家長和考生來説,更應該保持清醒,更多關注興趣所在,以及能力與專業的匹配度。
優質教育資源是稀缺資源,高分考生同樣也是稀缺生源
有人認為,知名高校是稀缺資源,但其實,高分考生也是稀缺資源,高校之間激烈的生源競爭以及社會輿論壓力迫使知名高校在招生和宣傳方面都不敢“佛系”。
具體而言,當某地只有一所頂尖高校,並且當地的拔尖考生通常不習慣去外地讀書時,那麼這所高校在當地才不愁沒有好的生源。而一旦當地有兩三所“噸位”差不多的知名高校,校際競爭就會凸顯。
在有些省份,拔尖考生傾向於報考北京、華東地區的知名高校,那麼這些名校在這些省份的競爭也會凸顯。除非是實力遙遙領先於其他高校,否則高校招生就不可能“躺贏”。
另一方面,很多考生與家長對各所大學和各個專業缺乏瞭解,很容易受到各種信息的影響。而那些在高考招生時更願意宣傳、“拉票”、展示誠意的高校在同等條件下,就有可能佔據上風——維持較高的錄取分數線。
歷來,高校對維持較高的分數線都非常在意。這往往是出於多種考量。一方面,知名高校追求卓越,當然希望儘可能地提高生源質量,而生源質量在當下往往是用高考分數來表徵的。另一方面,每年高考錄取結束後,一些自媒體熱衷於整理出每一所大學的錄取分數線,並據此排序,而一些中學張貼高考喜報時也更願意參考這樣的排序,這對今後考生按錄取分數線“從高到低”填志願、“不讓每一分浪費”產生導向作用。而那些取得理想戰績的高校,也會向社會展示戰果,這就使任何一所高校在這方面都無法“佛系”——如果不抓緊,不但臉面無光,而且以後的錄取分數線可能會越來越低。
招生早已成為全年度全方位的競爭
既然大學招生無法做到“佛系”,那麼他們需要做什麼?僅僅是在高考結束後,在公園擺攤提供諮詢?或者只是在高校招生網站上打廣告?
事實上,招生宣傳到今天已然是一場“立體戰”了,而且是需要在平時就付出努力的。且不説舉辦中學校長論壇這樣高規格的“外交活動”,事實上一年四季高校都有各路人馬在中學跑,有的高校一年之內甚至會派不同的人去外省市同一所中學好幾次。
中學校長是必須要拜訪的,招生人員也要在教務主任、年級組長面前“混個臉熟”。但中學領導很忙,一般的人很難有機會接近他們,招生人員有時候得通過地方人士牽線搭橋。為了和中學搞好關係,有的高校還會頒發“優秀生源基地”的牌子、和中學共建創新實驗室。
同時,伴隨着教育的發展,現在上海的中學不但有生涯規劃課,一些中學還通過校外機構聯繫名校教授進中學開講座。在上海,復旦大學開出了高中先修學堂,並給當地幾所知名中學的尖子生“開小灶”。但這種資源在很多別的省市還是缺乏的,於是大學教授跑中學“送講座”成了重要的交流和宣傳途徑。
但是,中學要維持正常的教學秩序,要確保學生的時間安排,不可能對大學頻繁開放。於是,一些高校藉着參加中學科技節、文化節的由頭,把講座送進中學,甚至由院士、高校領導帶隊。一般情況下,如果院士宣講,那麼中學往往會更重視,不但校長親自接待,而且會在中學的微信公眾號隆重宣傳。
和“送講座”配合的,是大學生寒假回中學母校宣講。這是中學每年舉辦的活動,頗有儀式感。一方面,傳遞信息,增進高中生對大學和專業的瞭解;另一方面,給高中生加油打氣,鼓勵他們考出高分。當去年畢業的學生齊刷刷出現在母校高三學生的面前,為自己就讀的大學“站台”,這樣的場景頗具感染力。
面對招生宣傳,考生和家長更應保持清醒
平時費了好大的勁兒做這做那,但如果“臨門一腳”沒踢好,也會鎩羽而歸。於是,招生宣傳人員在高考出分前後費盡全力地對考生填報志願施加影響。
最常見的是使用某種話術。比如,現在網上有各種大學排名、專業排名、學科評估結果,不同的評估體系得到的排名結果有區別,考生和家長也無法輕易洞察其中的奧秘。於是,招生人員專挑對自己有利的,種種説辭讓人感到讀了他們的大學和專業,畢業後前途無量。但很少有家長會在這些説辭面前,還能對學生的興趣以及與專業的匹配度保持清醒,家長們也很容易忽略學生的個體差異。
有些招生人員還會採用心理暗示。例如,考生參加一所高校的地方招生組組織的高考諮詢,會被邀請在該高校宣傳海報前合影拍照。此後,考生頻頻收到合影和推送資料,得到“你已經是某校學生”的心理暗示。
這種“心理遊戲”還有很多。比如,有的高校的地方招生組會把考生叫到駐地賓館,對考生進行“面試”,暗示想要進這所學校非常難。於是,考生一旦獲得“面試通過”的消息,就會產生一種心理上的承諾效應,因為越不容易得到的東西就越會被珍惜。
更有甚者,有的招生人員還會嚇唬考生:你考了這個分,某高校根本不可能收你,如果你填報的話,就會直接滑檔!考生被各路人馬的各種説辭和反覆爭奪搞得七葷八素,心情高度緊張,生怕“一失足成千古恨”。
錄取結果出來,很快一切都回歸平靜,無論是考生、家長還是招生人員,都接受了這樣的結果。事後想一想,一方面,名校應該更多地把功課做在前面,廣為傳播學科知識、介紹各個專業,將招生宣傳與社會服務相結合;另一方面,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志願之前,應保持清醒,認真思考興趣、能力與專業這三者的匹配度,還要考慮社會需求,而不是被各方人馬種種“話術”和招生專業目錄中各種諸如“卓越班”的名頭所誤導。當考生選擇的是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即便自己被錄取的學校沒有自己期望的那麼好,也不至於患得患失,或者未來就讀時遇到困難也不至於太過後悔自己的選擇。
作者:景至文(筆名,作者為某985高校招生組成員)
編輯:王星
責任編輯:姜澎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