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式瓦當:屋檐上的藝術

由 高會雲 發佈於 經典


屋頂的風景,

多的是鱗次整齊的瓦片,

有“桂華流瓦”,

也有“鳳樓鴛瓦”。



瓦當,俗稱“瓦頭”,是古代中國建築中筒瓦頂端下垂部分。

古文“當”為“底”,因為瓦一塊壓一塊,從屋脊一直排列到檐端,而帶頭的瓦正處在眾瓦之底,故名瓦當。瓦當的下面就是椽頭,“當”可以抵擋風吹、日曬、雨淋,保護椽頭免受侵蝕,延長建築壽命。



瓦當的裝飾

瓦當的圖案設計優美,字體行雲流水,極富變化,有云頭紋、幾何形紋、饕餮紋、文字紋、動物紋等等,為精緻的藝術品,屬於中國特有的文化藝術遺產。


文字瓦當字數不拘,

1字到12字均有,

“無極”“萬有熹”“長生無極”之類的吉祥話,

“惟漢三年大並天下”“崇湧嵯峨”的記事語。

不管幾個字,都以排滿當面為主

且多為篆體,大氣典雅。

加上佈局巧妙,比圖案更精緻。

圖案瓦當更是花樣百出。


人踏楊柳岸,滿眼曉風殘月;

風過三千里,看遍美景良辰;

似乎,繁煙過耳,

才不枉人間走一遭。

----千秋萬歲


但當馬蹄踏過石板街道,

仰首輕望,

瓦當那最原始的陶土質感,

卻彷彿在提醒世人,

鉛華易褪,天真難尋。

------長樂未央


▲漢 四神瓦當

四神瓦當無論是圖案形式,

還是尺寸大小,

都有嚴格的規定:


龍紋瓦當直徑19.3釐米,

龍頭大張,龍體盤曲,氣宇軒昂;


虎紋瓦當直徑17.2釐米,

瞪目張口,虎腿伸張,騰驤咆哮;


朱雀瓦當直徑18.3釐米,

或是鳳,或是鸞,

口銜寶珠,昂首翹尾;


玄武瓦當直徑19釐米,

龜伏蛇曲,凝重不失活躍。

瓦當的演變

瓦當,最早產生於西周時期,有素面瓦當及飾有重環紋的圖案瓦當兩種,形制均為半圓形,也就是瓦當發展之初的基本形制。


戰國時期,地域風格彰顯無疑,洛陽周王城主要是素面半瓦當和動物紋瓦當,還有少量的雲紋瓦當;齊國流行樹木雙獸捲雲紋半瓦當;趙國以素面圓瓦當為主,有少量三鹿紋瓦當;燕國多饕餮紋瓦當;秦國流行單個動物圖案組成的瓦當;楚國以素面瓦當為主;魯國以雲紋瓦當為主;齊國出現了中國最早的文字瓦當。


秦漢時期是全國各地造型風格的大融合時期。畫像瓦當多先齊風格,多取材樹木、樹葉、動物等圖案。由於瓦當圖案中多取材於社會生活,對後來的漢畫像石藝術起了深遠的影響。

漢代瓦當圖案完成了由具象向抽象、有寫實到寫意的形式上的轉變,反映農牧業生活的瓦當漸漸少了,四神瓦當盛極一時,瓦當圖案以雲紋和幾何變形紋為主,文字瓦當也繁盛起來,同時,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瓦當也開始大量運用於民間。


▲漢 四夷盡服瓦當


▲漢 天降單于瓦當


▲漢 田氏富貴瓦當

魏晉至宋代隨着西方佛教的傳入,蓮花紋、獸面紋瓦當漸漸多起來,雲紋則簡化變形,並且漸漸消失。紋飾有素瓣蓮花變為復瓣蓮花,周圍多飾有連珠紋,成為魏晉隋唐以至於宋代瓦當的主要裝飾題材。


元代瓦當清一色的採用獸面為主的瓦當紋樣,並無出新之處。明清兩代瓦當以琉璃瓦為皇室用瓦,圖案採用雲龍紋為主。這一時期,由於普通民居的磚雕發展起來,沖淡了瓦當作為裝飾的主體地位,瓦當無發展之地,逐漸失去了創新的動力,以造型統一的蟠龍紋為主。


瓦當和滴水

自古以來,凡事均有兩面;

如夫妻,如兄弟,如姐妹,如陰陽;

瓦當,亦有一兄弟名曰滴水:


周代,古人發明了瓦。制瓦人先做一個圓筒形的陶坯,然後剖開入窯燒造,4剖或6剖為板瓦,對剖為筒瓦。瓦當就是把筒瓦一端做成封閉狀即可。

中國傳統建築中,屋頂的瓦有仰鋪和俯鋪。所以最前面的瓦也有兩種,一種圓形或半圓形,瓦面弧形朝下,另一種三角形或如意形,瓦面弧形朝上。前者才是瓦當,後者叫“滴水”。


西周中晚期,建築上已有瓦當蹤跡。三角形滴水卻是唐朝才出現,瓦當和滴水,一個防止雨水倒灌,一個引導雨水下流,都是為了保護屋檐,不讓椽子爛掉。大體上功能差不多。但是瓦當的出現比滴水整整早了1000多年。


在古代,能夠用到瓦當的首先是皇家、然後是官府和貴族。而且瓦當的尺寸很有講究的,直接和房屋建築大小有關。一個有經驗的老師傅,可以通過瓦當當面直徑和瓦片長度推斷出建築的面積大小。

像宮廷王府、官宦人家、寺廟等大型建築上所用瓦當的直徑多在15~17釐米,瓦片長度在20~70釐米間。普通居所用的瓦當直徑通常在8~11釐米,瓦片長度在10~20釐米間。


幽巷煙起,青石留細雨。

粉牆黛瓦,垂淚欲滴。

身披蓑笠,搖櫓引歌。

珠落碧盤起漣漪。


片瓦之下,曾經是無數人的家;

片瓦之上,曾經是變幻的風雲;

瓦當,

古人帶給我們的視覺盛宴,

如今,已徐徐遠離歷史的舞台。


逝去的是時間,

永恆的是存在。

(轉載自太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