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長過程中,每個人都會遇到一個問題:怎麼有效地去融入到這個社會里面?怎麼才能夠和其他人建立一個良好又適宜的的關係?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説過,單個的人是軟弱無力的,就像漂流的魯濱遜一樣,只有同別人在一起,才能完成許多事業。
對未來社會而言,一個人的團隊合作能力就是他的核心競爭力,能否培養出一個“合作型”的孩子是對每個父母的考驗,也是每個父母的期待。
單絲不能線,獨木難成林。配合與合作,就是一羣人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一起進行努力,從而實現這個共同目標的過程。
而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讓孩子在懵懂無知的時候,形成一個積極、有益的配合和合作觀念。
青少年時期是孩子發育、成長的一個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孩子會逐漸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所以,我們可以利用好這一時期,發揮出自己教育的作用,引導孩子學會與他人進行配合和合作。
不要只會孩子該怎麼做,而是告訴孩子這麼做的原因
現在很多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能夠參與合作,但如果問他們為什麼,他們會説是老師要求的,回到家之後仍然是喜歡自己玩。他們對“合作”的認知停留在比較表面,而不是深入化為自己的需要,並且這種需要往往是成年人附加給與的。
之前看到鄰居小朋友貝貝想搭一座城堡,可是搭來搭去都失敗了,城堡總是還沒有搭好就倒塌了。急得貝貝皺起了小眉頭,直接把積木摔了起來。看到之後,小寶走過來想幫忙,貝貝卻不領情,一把就推開了小寶的手。
她媽媽看見後就告訴貝貝:“哥哥會玩積木,能夠搭很多漂亮的城堡,你去請哥哥來幫幫你好嗎?”“不要!” 貝貝一邊説着一邊把搭了一半的城堡全部推倒了。
然後我就過去跟貝貝説“貝貝不是一直想搭一個超大超好看的城堡嗎?剛剛媽媽不是讓你把積木讓給小寶哥哥,是讓小寶哥哥幫助你,你們兩個一起搭,就可以成功啦。”貝貝盯着積木想了一會,然後才讓出一個位置給小寶,對小寶説“小寶哥哥要幫我搭好哦”。
孩子很少會主動意識到“大家一起玩更有趣”“相互幫助、協作會使遊戲更快樂”,我們可以通過讓孩子明白這些來提升孩子合作行為的動機和原因。
帶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
如果孩子總是一個人“獨處”,當然不會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互幫互助究竟有什麼力量和神奇之處。要讓孩子到集體中去,在集體交往中才能增強團體合作意識,形成樂觀、大方、寬容、團結這些優秀的品質。
小寶4、5歲的時候我就讓他去自己選擇比較喜歡籃球還是足球,這兩個都是需要配合的體育運動,每週讓小寶跟小區裏的小朋友或者幼兒園的小朋友一起踢球,在他自己喜歡的運動上他就能夠明白合作的重要。
學會欣賞同伴的優點
如果在合作中大家取得了成績固然很好,大家可以一起分享這份一起開心的成就感,但如果失敗了,有些孩子可能會把原因怪在別人身上。特別是一些競爭意識強烈的孩子,都希望自己做得比別人好。
這就需要家長培養幼兒的集體意識和觀念,引導幼兒尋找同伴的優點,並且告訴孩子大家能相互幫助,與同伴一起既能分享成功也能承擔失敗。
互相交流,和夥伴一起分享心得
如果説合作完成某項事情是孩子們體驗“團隊力量”的最直觀的環節,在合作結束後的“心得交流”將進一步鞏固“團隊與合作”的意識。
每次完成任務後,都可以留給孩子們互相交流和反思的時間,孩子們在這個環節中,互相交流心得,反思和總結,大家一起感受團隊中每個人發揮的作用和重要性,在換位思考中明白靠一個人的力量是完成不了任務的。
小寶在踢球的時候我也會告訴他,小寶傳球做的不錯,其他小朋友也做的很好,如果對方一直突破進球,而我們隊伍的小朋友沒有守住門,球隊也不會贏,如果我們的球一直被對方攔截,球隊也不會贏,球隊贏一次比賽是大家共同獲得的結果。
總之,讓孩子學會配合和合作,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父母無須刻意去為孩子創造條件,只需要利用好生活中那些普通的事情,在潛移默化之中讓孩子成為一個善於配合、樂於合作之人,最終更好、更快地融入社會,融入身邊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