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費上漲156%!首輪“雙一流”建設,誰是最大贏家?

經費上漲156%!首輪“雙一流”建設,誰是最大贏家?
一所大學有多受重視,未來的發展前景如何?辦學經費規模,是最直觀的體現之一。

自從2017年我國首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公佈以來,瞄準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我國高等教育整體水平有了大提升,高校的實力體系也有了新的分佈。

那麼,入選首輪“雙一流”建設名單以來,哪些高校獲得的經費支持提升幅度最大?

青塔團隊統計了110所“雙一流”建設高校2017年~2020年的預算經費情況,從辦學經費的角度出發,進而觀察入選“雙一流”對高校發展產生的影響。

//

四年間,“雙一流”高校預算平均增長31%

相較於2017年,大部分高校的辦學經費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長,“雙一流”建設高校的預算經費四年間平均上漲了31.05%。不過從結構上看,依舊有60%的高校(66所)低於平均漲幅。

其中,經費上漲幅度最大的5所高校為北京化工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中國傳媒大學、雲南大學和海南大學,分別上漲了156%、122%、88%、87%和86%。

而北京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寧夏大學、南開大學、福州大學、天津大學等高校,2020年的預算經費規模相較於2017年則有所下降,最大降幅為16%和23%。

經費上漲156%!首輪“雙一流”建設,誰是最大贏家?
經費上漲156%!首輪“雙一流”建設,誰是最大贏家?
//

清華穩居第一,東南大學高歌猛進

除了絕對的經費規模變化外,高校們四年間經費排名的相對位次也存在着不小的變化。

其中,清華大學連續四年保持着我國高校經費規模的第一位,浙江大學在近三年間穩居第二位。

北京大學的經費規模則一度由第二位下滑至第六位(2018年),而後穩定在全國高校第三位。

東南大學則是頭部高校中,位次上升最快的高校,由2017年的第21位一路高歌猛進,來到全國高校第9位,經費規模上漲幅度為71.16%,並在2020年正式突破了百億大關。

相對的,天津大學的經費規模則在2017年迎來一波上漲之後,由全國第6位下降至第15位。南開大學與廈門大學的經費規模相對位次,均未能在2020年進入全國前20位。

//

地方“雙一流”高校,幾家歡喜幾家愁

“雙一流”動態調整的機制讓中國高校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同時也面臨着“慢進則退”的巨大挑戰。與擁有穩定支持的中央高校相比,入選雙一流後,各省份對於省內地方高校的支持力度,則更多地成為了地方高校的“制勝關鍵”。

然而從地方“雙一流”高校經費規模的相對位次來看,不同高校之間卻存在懸殊的差別。

其中,南京工程信息大學、上海大學、雲南大學和廣西大學在入選“雙一流”之後,在經費上得到了大幅度的支持,經費規模相對位次都有着10位以上的提升。

而福州大學、首都師範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寧夏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四川農業大學、西北大學和北京工業大學,相較於2017年,經費規模的相對位次都有所下滑。

//

從整體上看,哪些高校的變動幅度最大?

綜合“雙一流”建設高校的整體情況,在經費增長方面,北京化工大學是最大贏家。四年間,不僅在預算經費上有着156%的漲幅,經費規模的相對的位次也上升了26位。

而堅守在我國西北角的蘭州大學,在首輪”雙一流“建設週期內也有了更多的經費保障,經費規模相對位次上升了15位,增加了69%,增長幅度在“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僅次於雲南大學、東南大學和中國海洋大學,位居第四。

蘭州大學並非個例,從整體上看,雖然存在基數差異,但是在首輪“雙一流”建設週期內,無論是增長還是下降,經費規模變動最大的高校集中在東部沿海,中西部“雙一流”高校則大多呈上升趨勢,普遍獲得了更加充裕的經費支持。

四年的時間,對於一所大學的發展來説並不算久,許多變化已經發生,只是結果尚未完全顯現。在擁有了更充裕的辦學經費之後,無論是基礎設施建設或是人才引進,高校都有了更多謀篇佈局的空間,這恰是為未來十年乃至二十年學校發展打下的基礎。

如今,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名單呼之欲出,在分類建設的大背景下,“雙一流”建設又將為我國高校的實力佈局帶來怎樣的驚喜,讓我們共同期待。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74 字。

轉載請註明: 經費上漲156%!首輪“雙一流”建設,誰是最大贏家?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