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廣場改造前模樣面積很小,佈局錯落有致,與現今差別很大

天安門廣場改造前模樣面積很小,佈局錯落有致,與現今差別很大

【1946年天安門城樓】天安門廣場,世界最大的城市廣場,它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面積達44萬平方米,可容納100萬人在此聚會。然而,如今大家看到的天安門廣場是1958年改造的模樣,明清時期的天安門廣場面積很小,而且還是老百姓的禁區。(這是一組反映天安門廣場改造前的老照片)

天安門廣場改造前模樣面積很小,佈局錯落有致,與現今差別很大

【站在天安門城樓上遠眺天安門廣場】改造前的天安門廣場為“T”型佈局,這裏是明清兩朝舉辦重大慶典和向全國發佈政令的地方,它代表着皇帝的尊嚴。由於北京中軸線從這裏穿插而過,因此老百姓根本無法進入這裏,使得這裏在明清兩朝五百多年時間裏,充滿着神秘色彩。

天安門廣場改造前模樣面積很小,佈局錯落有致,與現今差別很大

【明清時期天安門廣場平面圖】明清時期的天安門廣場總體佈局如下:正南方是大明門(清稱大清門,民國稱中華門),兩側是千步廊,正北是金水河和天安門,靠近金水河左右兩側是長安街左右門。從平面圖可以看出,當時天安門廣場佈局錯落有致,體現着中軸線對稱思想。

【中華門】中華門位於天安門廣場正南方,明朝稱大明門,清朝稱大清門。據《大清會典》裏的記載:“大清門,三闕上為飛檐崇脊,門前的正方,繞以石欄,左右獅各一,下馬石碑各一。”這座門的等級極高,平時三個門洞日常處於封閉狀態,只有重大節日才會開啓。

天安門廣場改造前模樣面積很小,佈局錯落有致,與現今差別很大

【站在正陽門遠眺天安門廣場】中華門的北側是就是天安門廣場,左右各有東西向廊房110間,俗稱“千步廊”,又向東西折南北向廊房各34間,皆連檐通脊,中華門兩側左文右武,朝廷各部衙署對列東西。除了紫禁城外,這裏就是全國的核心地區。

天安門廣場改造前模樣面積很小,佈局錯落有致,與現今差別很大

【開國大典時的天安門廣場】民國初年,北洋政府拆除了天安門廣場兩側的千步廊,並修築瀝青路、甕城等,這使得原本封閉的廣場向公眾開放,這是人們對天安門廣場初步改造,涉及的範圍很小,其整體佈局沒有出現重大改變。

天安門廣場改造前模樣面積很小,佈局錯落有致,與現今差別很大

【開國大典時的天安門廣場】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天安門廣場依舊沒有出現了改變。資料顯示,1950年和1958年國家兩次對天安門廣場進行改造,其中1958年這次改造規模最大,最終形成如今的佈局。新中國成立時的天安門廣場殘破不堪,“金水河裏盡是淤泥污物,散發着臭味;廣場上零亂荒蕪,雜草叢生;廣場東側房屋低矮破舊,電線零亂不堪;廣場西側坑窪不平,積水發臭,垃圾糞便觸目皆是。”

天安門廣場改造前模樣面積很小,佈局錯落有致,與現今差別很大

【開國大典時的天安門城樓】與天安門廣場一樣,新中國成立前夕的天安門城樓也破敗不堪,“連年戰火和災難,已面目皆非。寒鴉哀鳴,野鼠亂竄,樑柱上積存的厚厚的鴿糞臭氣熏天;城台上到處是破損的城磚殘瓦,多年來未曾油飾的城牆斑斑駁駁,金黃色的琉璃瓦屋頂上滋生的蒿草,瘦瘦枯枯地隨風搖曳着;雕花的門窗殘破不全,東歪西斜。”

天安門廣場改造前模樣面積很小,佈局錯落有致,與現今差別很大

【金水橋】1958年,國家對天安門廣場的總體改造擴建是這樣的,“保留正陽門和箭樓,拆除中華門,其東西兩側分列革命博物館、歷史博物館和人民大會堂,其形制、體量和高度,既取決於建築物本身的需要,也要與廣場的整體性,乃至舊有的古建築相協調;廣場面積初步定為40公項,略呈長方形。”

天安門廣場改造前模樣面積很小,佈局錯落有致,與現今差別很大

【1950年國慶時的天安門廣場】為何要擴建天安門廣場呢?這是種種因素綜合的結果。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廣場還處在三面紅牆的包圍之中,面積狹小,視野侷促,有礙於人民羣眾在天安門廣場舉行遊行集會等大型活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98 字。

轉載請註明: 天安門廣場改造前模樣面積很小,佈局錯落有致,與現今差別很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