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戰爆發之後,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序列下一共有六個旅,其中第343旅是由長征時期的紅一軍團改編而成的。當時,擔任八路軍第343旅旅長的是陳光,他是湖南宜章人,出生於1905年。在早期革命生涯中,陳光先後參加過湘南起義、井岡山斗爭和紅軍長征,曾經擔任過紅一軍團紅二師師長、紅四師師長、紅一軍團代理軍團長等重要職務,為紅軍長征的勝利立下了不少的功勳,逐漸成長為了我軍一位優秀的高級將領。
後來在陳光擔任八路軍第343旅旅長的時候,第343旅一共有兩個團,兩位團長分別是第685團團長楊得志、第686團團長李天佑。在抗戰中,陳光後來還擔任過八路軍第115師代理師長代理師長代理師長,他率領部隊參加了著名的平型關戰鬥、廣陽伏擊戰,以及梁山戰鬥、陸房突圍等開闢創建山東抗日根據地的系列戰鬥,戰功非常突出。在1939年8月打響的梁山戰鬥,陳光指揮部隊擊斃日本天皇的外甥長田敏江少佐,全殲日軍第三十二師團的一個大隊。此戰被八路軍總部稱為“殲滅戰的典範”,戰後日軍有關部門還專門撰寫了《陳光部作戰研究》,以供作戰參考。
抗戰勝利之後,根據工作需要,陳光被派到東北地區工作。在解放戰爭中,陳光歷任東滿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東北民主聯軍第六縱隊司令員、東北軍區副司令員、第四野戰軍副參謀長,參加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以及衡寶戰役、廣東戰役、廣西戰役等系列重大戰役。新中國成立之後,陳光出任廣東軍區副司令員兼廣州警備區司令員。1954年6月,受到錯誤對待的陳光在湖北武漢去世,年僅49歲。
陳光去世之後不久,在1955年9月我軍舉行了首次授軍銜,此時戰功赫赫的陳光已經沒有機會參加。不過,陳光當年手下的兩個團長,楊得志和李天佑都參加了授軍銜,而且都成為了開國上將。楊得志是湖南株洲人,他在解放戰爭中歷任華北軍區第二兵團司令員、第十九兵團司令員,參加了平津戰役、太原戰役,以及解放大西北系列重要戰役。新中國成立之後,楊得志又參加了抗美援朝,還擔任過志願軍司令員。1955年9月,時任濟南軍區司令員的楊得志(當時正在南京軍事學院學習),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李天佑是廣西臨桂人,他在解放戰爭中歷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司令員、東北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員、第四野戰軍第十三兵團副司令員兼第三十八軍軍長,參加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以及渡江南下作戰系列重大戰役。1955年9月,正在南京軍事學院參加學習的李天佑,和楊得志一樣被授予了上將軍銜。後來,李天佑學習畢業之後,擔任過廣州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廣州軍區代理司令員等系列重要職務。
這裏要多説的是,1988年4月,去世整整34年陳光,被恢復了名譽,令人非常唏噓。如今有很多人設想,如果陳光沒有因為遭受錯誤對待而去世的話,他在1955年9月會被授予什麼軍銜呢?當年他手下的兩位團長楊得志和李天佑,都是上將軍銜。假設陳光參加授軍銜,他至少也是上將。不過,這一切都是假設,斯人已去,讓我們向戰功赫赫的陳光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