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古今看世界
周文王之時,季連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史記楚世家》
我們都知道楚國是春秋時代自立為王的國家,它的統治形式與周王朝的正統傳承是有相違背之處的,有些歷史學家在評判楚國的政治措施的時候也説其是青春期叛逆型,條條框框幾乎都與中原的制度截然相反。
而在中原人眼中,楚國也算是南部的蠻夷,由此,中原文明多少對楚國人是有一些歧視的,但其實如果真的要追本溯源的話,楚國的王室先祖地位是很高的,其曾經是周天子的老師,而且在周王朝剛剛立國的時候就追隨姬姓王室治理天下了。
按理來講,這樣的勢力應該與周朝是相輔相承、一脈相傳才對,可為何後來的楚國會走上與禮樂制度完全相悖的自立之路呢?這其實還與楚國的一系列經歷有關。
一、待遇不公
根據史料記載,楚國的王室可以追溯到上古顓頊帝,在周朝的時候的族長鬻熊曾做過周文王的老師,甚至後來輔佐姬發進行武王伐紂,在那時的鬻熊地位是與後來的召公奭、周公旦等人差不多的。
但是後來周公旦成為了周王朝的中流砥柱,召公奭分封燕國,姜子牙分封到了齊國,其他的各路功臣也都有了自己的封地和任職,但是鬻熊卻留在了幕後繼續輔佐周天子,在他死後,他的子孫熊麗、熊狂、熊繹等等繼續為周朝王室效力,為周朝的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
但是就是這樣的家族卻並沒有被周王室分封,直到周成王的時候才將南部的偏遠之地,也就是當時的荊楚分封給了他們,要知道當時的楚地是非常貧瘠的,在中原人看來是未開化之地,不僅文化發展相當落後,經濟行政的各方面的條件也是非常不容樂觀,將一個有重要功勳的功臣世家分封在如此貧瘠之處,本身是有些不公的,而且當時給予他們的爵位也是子爵,所謂公侯伯子男,子爵的地位是相當低的。
當然,僅憑如此,楚王室也沒有對周王朝擁有不臣之心,只是安定心思在處地發展,並最終讓楚地呈現出了一片欣欣向榮。
但是看到楚國發展的如此順遂,周昭王心有不甘了。那時周天子對於諸侯的控制權已經降低,他擔心楚國的強大會危及到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於是周昭王時組織了一場規模比較龐大的伐楚活動,雖然這場伐楚活動並未對楚我的發展根據造成巨大影響。
但是卻影響了楚國王室對於周王朝的態度,但此事想來也算是無可厚非,畢竟一個為周朝發展立下過汗馬功勞的家族,最終以子爵的身份被分封到蠻夷之地,好不容易讓其發展步入了正軌,周朝還組織了伐楚活動,換作哪一個家族恐怕也接受不了。
所以隨着楚國的繼續發展,楚王室對於周王朝越來越不滿,因此便萌發了自立的念頭。
二、熊渠自立
在周王朝伐楚之後,楚國漸漸有了脱離周王朝的念頭,而隨着時代的發展,周天子本身對於諸侯國的掌控變得越來越低,漸漸的,各大諸侯國都出現了不聽王命的現象。
當此之時,楚國的國君熊渠抓住了機會,選擇了自立,並且興兵討伐楚國周邊的庸國和楊粵,到達鄂地後又立自己的長子熊康為句亶王,次子熊紅為鄂王,少子熊執疵為越章王,當時熊渠脱離周王朝的獨立之心是人盡皆知的。
只不過後來周夷王繼偉,憑藉着強硬的手段增強了對諸侯國的控制,熊渠擔憂以楚國一個國家的身份無法與周王朝相提並論,而去除了王的稱號,楚國的這一次自立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雖然熊渠的自立沒有傳承下去,可楚國的這次經歷卻實實在在地影響了後來的君主,所以到了後來熊通執掌楚國政權的時候,他完成了自己先祖的遺志自封為武王,成為楚國第一代以王位自居的國君,而此次之後,楚國也正式立國,成為了與周王朝分庭抗禮的國家。
三、地理位置的影響
自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之後,西周覆滅,為了保證周朝的宗廟社稷,周平王選擇東遷,東周建立,但是在此之後,周天子卻失去了對諸侯國的絕大部分掌控,各路諸侯都有着稱霸的念頭。
而且所謂攜天子以令諸侯,雖然當時並沒有人敢於直接取代周天子的身份,但是如同齊桓公,宋襄公這樣的霸主,他們都曾打出過尊王攘夷、仁義霸主的稱號來號令諸侯。
表面上周天子還是天下共主,但實際上已經失去了絕對的權利,當然,哪怕如此,也沒有國家敢於正面挑戰周王朝的權威,畢竟所謂尊王攘夷或者仁義霸主意思就是要站在周天子的角度上,如果有國家敢於反對周天子的統治。
那麼可能就會招致這些國家的共同征討,成為眾矢之的,最終得不償失,所以當時幾乎沒有國家敢輕舉妄動。
可是楚國卻不同,它擁有着比較優越的地理位置。我們上面説到過,當時楚國被封在南部偏遠地區,距離周王朝的統治核心比較遠,也距離中原強盛的霸主比較遠,所謂天高皇帝遠,楚國的地理位置決定着它與中原地區的諸侯國甚少有瓜葛,而且就算是諸侯國要聯合征討楚國也不一定就能夠討到好處。
再者,楚國南部還有諸多小型諸侯國的存在,這個國家是很難一網打盡的,它的流竄性很強,其實在楚國自立之後,周天子不是沒有組織過伐楚的活動,只是因為交通條件太過苛刻,地理因素有不友好,最終只能夠作罷。所以楚國在自立之後沒有受到太大的討伐,也是有地理方面的因素的。
小結
所以我們綜合上述的敍述來看,楚國之所以對周王朝有着不臣之心,首先是因為它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想來也是,楚國王室自周王朝還是諸侯國的身份的時候就以老師的身份侍奉姬昌,在武王伐紂的過程中又立下了汗馬功勞。
而與他同等地位的臣子要不是居廟堂之高,要不就是作為一國之君成為一方諸侯,只有他自己處在一個尷尬的地位,後來好不容易被分封,還是以子爵的身份被安排到一個荒蠻之地。
這也就罷了,在發展起來之後還受到了周王朝的討伐,這樣的經歷或許放在哪一個國家身上都不能完全接受。
而隨着周天子實力的衰微,熊渠抓住機會自立為王,這樣的行為也給了楚國後代很大的影響,讓他們心中一直有一顆反對周王朝統治的種子,只需要適當的時機,這顆種子就會發芽。
後來,因為地理位置的偏遠,在自立之後也沒有受到太大的討伐,讓他們能夠更加安穩的發展下去,這一切都是楚國能夠安穩立國的條件。
當然,除此之外,楚國自立為王的道路其實是給其他諸侯國開了先例的,畢竟那個時代的國家都想脱離周朝的統治而獨立,從而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
但是所謂槍打出頭鳥,沒有國家敢於第一個嘗試,而楚國則為他們趟平了前方的道路,有了自立為王的先例,也就為後來國家的稱霸提供了更好的基礎,所以,楚國的自立可以説是集天時地利人和於一身的,能夠穩定發展自然也不在意料之外。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本文作者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