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1月下旬,中央紅軍長征突破瀟水,越過道縣,紅一軍團第二師第四團在團長耿飈、政委楊成武的率領下,擔當了前衞團,向國民黨軍設立的最後一道封鎖線——湘江挺進。
中革軍委把涉渡湘江的地點選在界首和鳳凰嘴之間,命令紅一軍團從右翼,紅三軍團從左翼,紅八、紅九軍團等殿後,前後左右共同掩護中央縱隊渡江。
紅一軍團原來的部署是,由第一師作左前鋒,第二師為右前鋒,同時搶佔界首和全州。但是,當第二師第四團從道州出發,向湘江前進時,第一師尚在瀟水西岸。
紅一軍團軍團長林彪不得不調整部署,把任務全部交給了第二師。林彪交代説:兵貴神速,不能等,由你們第四團先把左翼界首陣地搶下來,然後再向右翼全州方向歸還第二師建制。
第二師第四團只好同時身兼一“左”一“右”的前衞任務,當他們進入界首地區奔上湘桂公路時,與國民黨軍派出的部隊僅有5公里之距。
一個史無前例的硬仗開始了。
右一耿飈,右二羅瑞卿,右三楊得志,右四楊成武
政委楊成武后來回憶説:“敵人像被風暴摧折的高粱稈似的紛紛倒地,但是打退了一批,一批又衝上來,再打退一批,又一批衝上來。從遠距離射擊,到近距離射擊,從射擊到拼刺,煙塵滾滾,刀光閃閃,一片喊殺之聲撼山動地。”
《耿飈回憶錄》也有描述:在湘江戰役中,敵人子彈打到了紅四團指揮部,警衞員拉着耿飈後撤,耿飈一聲怒吼“拿馬刀來”。在湘江戰役的歷史時期,耿飈患瘧疾,時不時地打着擺子,身體還很虛弱。結果耿飈衝到敵人隱藏的陣地,一把馬刀之下,收拾了敵人一個排,身上沾滿了敵人的腦漿、血漿,自己乾嘔不止。
在這種肉搏戰中,耿飈從小練就的武功就派上了用場。
這場湘江血戰,是中央紅軍在長征中最慘烈、最關鍵的一仗,光是第二師第四團,就阻擊了國民黨軍的15個團,紅軍最後能成功突圍,耿飈與楊成武居功至偉。
長征結束後,有一段時間,耿飈等在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學習,後來紅四方面軍也到達陝北,許世友也來到了紅軍大學學習。一天,許世友在操場散步,遇到了耿飈,就想與耿飈比武,耿飈對許世友説:“南拳北腿,咱倆不一定打得起來。再説,誰打了誰也不合適,還是你自己來一套吧”。
於是,許世友在耿飈面前表演了一套拳術,贏得了耿飈的一陣喝彩。耿飈在回憶錄裏説:許世友果然打了一套拳,“少林”味十足,真有力可扛鼎之勢。那種所向披靡的風格,與他直爽、粗獷、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渾成一體。
耿飈
網上有很多人説,耿飈的武功在許世友之上。其實在開國將帥中,很多人武功很高的,如賀龍、徐海東、賀炳炎、錢鈞、孫繼先等,他們的主要功績體現在了帶兵打仗方面,個人武功孰高孰低,論之意義不大。
耿飈是湖南醴陵人,與我黨早期著名領導人李立三,我軍著名將領左權、蔡申熙、楊得志、宋時輪、鍾緯劍、朱克靖,國民黨著名起義將領程潛、陳明仁等,都是醴陵老鄉。
7歲時,耿飈隨父母逃荒到湘南常寧縣水口山,13歲到鉛鋅礦當童工。在水口山黨組織的教育和引導下,積極參加工人罷工鬥爭。
在水口山,耿飈遇上了他的革命引路人蔣先雲。蔣先雲是黃埔奇才,各方面素質都極高,是毛主席與蔣介石都十分喜歡的人物。
1926年,耿飈組建並率領農民赤衞隊參加了醴陵暴動,後任瀏(陽)、醴(陵)游擊隊隊長,1930年9月,率領游擊隊參加紅軍,歷任紅一軍團第三軍九師參謀、師幹部教導隊隊長、作戰教育科科長、紅一軍團第二師四團團長。
耿飈小時候習武的師傅,正是他的父親耿楚南。耿楚南生活當時非常有名望的武林豪傑,還被皇上賞賜了一對虎頭雙鈎,人稱“雙鈎大俠”。
耿飈還有一個絕招:抓馬尾巴上馬。
中央紅軍與紅四方面軍兩大主力紅軍會師後,中央召開兩河口會議,決定繼續北上。就在紅軍整裝待發的時候,耿飈的那匹從瑞金騎來的騾子突然走失了。耿飈便帶上幾個戰士,到附近找馬。
翻過幾座山,他們在一片廣闊的草原上發現了好幾個馬羣。耿飈看中了一匹遍體雪白,四蹄黑色馬,就決定馴服它。但是這些馬在草原上放任慣了,不好靠近,又沒有套馬工具,要想降服它是很困難的。耿飈徒手窮追,好不容易追上那匹馬,抓住它的尾巴,馬兒負痛,後半部下沉,耿飈乘勢飛身騎了上去,那馬則毫不客氣地把他甩了下來。耿飈的倔脾氣上來了,又繼續追趕,追到了再上馬背。折騰了一天,滾成了泥人,那匹馬終於被治服了。於是,這種抓住尾巴上馬的技巧就成了耿飈的絕招。
後來中央紅軍改稱為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順利抵達陝北,與徐海東領導的紅25軍會師後,在部隊舉行的體育運動會上,耿飈將軍還多次表演過抓馬尾巴上馬的功夫。
在我國的開國將領中,抓馬尾巴上馬的功夫,只有耿飈一人有此絕技。
耿飈與肖勁光
在長征途中,耿飈居然每天寫日記。他有一架相機,拍了不少照片。斯諾的《西行漫記》對長征的瞭解和描寫,很多得力於耿飈的日記。《西行漫記》裏的照片,有的就是耿飈的攝影之作。
1946年1月至8月,耿飈任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中共代表團副參謀長兼交通處處長,在葉劍英領導下,同國民黨破壞和平、挑起內戰的陰謀進行了堅決鬥爭。他做地下工作也是一把好手。一次,耿飈發現有個經常跟蹤他的特務幾天沒露面,一打聽原來是生病了。耿飈就買了藥去看他。特務被感化了:“我這工作不是人乾的。病了沒人管我,反倒是你們共產黨來照顧我。”
1950年初,黨中央決定調耿飈同志到外交部工作,開始了他長達20多年的外交生涯。至1971年,他先後擔任中國駐瑞典王國大使兼駐丹麥、芬蘭公使,駐巴基斯坦大使,外交部副部長,駐緬甸、阿爾巴尼亞大使等職。
1971年1月起,耿飈任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1978年3月,耿飈任國務院副總理,負責處理外交事務,並分管民航總局、旅遊總局和軍工部門的工作。1979年1月,又任中央軍委常委、秘書長,1981年3月任國防部長。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惟一一位沒有被授予軍銜的國防部部長。他還是第十一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2000年6月23日因病醫治無效在京去世,享年91歲。(劉繼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