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開學,家長們在送新生入園時,常常會擔心孩子被同學欺負,於是會告訴孩子"被別人欺負了一定要打回去,或者直接去告訴老師"。
甚至還有一些家長在孩子哭鼻子回家的時候,不僅不去安慰,反而説孩子沒出息,其實當孩子被欺負之後,"打回去"和"告訴老師"都沒用!
那麼為什麼這兩種方法沒用呢?1、只會讓孩子更懦弱
有些父母一聽到孩子被別人欺負了會非常生氣,於是直接告訴孩子"你也還手",可家長是否有想過,如果孩子真的有勇氣,或者在身體上有足夠的實力時,也不會被別人欺負。
大多數被欺負的孩子,不管在勇氣或者身體方面其實都處於弱勢,如果家長總這樣教育孩子,不僅沒有作用,反而會讓孩子變得更懦弱,以後被別人欺負了也不敢告訴父母。
2、老師懲罰能力有限
如果家長告訴孩子"被同學欺負了去告訴老師",其實沒太大作用,一來是因為老師對這些調皮的孩子,頂多就是口頭教育,也不可能真的去懲罰他們什麼。
雖然老師本身也非常討厭這些調皮的同學,但畢竟能力有限,只能嘴巴上説説。二來是因為孩子被欺負了去告訴老師,那些主動欺負同學的小朋友也會展開更過分的報復。
關於這一點,家長們不妨看看專家教你該怎麼做,美國心理學家曾指出過,利用ICPS方法,來解決孩子在校園內遇到的人際衝突。
什麼是ICPS?它指的是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比如兩個小朋友之間,因為一個玩具而爭吵起來。大多數家長會告訴孩子,"寶寶你想拒絕的話,可以直接告訴小朋友或者去求助別人,沒必要去推別人"。
這其實是家長在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去做,而不是小朋友自發決定應該怎麼做,如果是用ICPS方法來教育的話,那麼家長的思路完全就不一樣了。它以提升孩子自主思考能力為主,引導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利用ICPS如何解決問題?第一步:明確問題原因
一般來説,年紀比較小的孩子在跟父母交流的時候,他們的思維都是非常單一的,家長可以針對此方面對孩子進行訓練。
比如利用"是"或者"不是"的方法來引導孩子,如何正確表達問題。慢慢讓孩子知道,怎樣更全面去考慮問題,這樣當孩子遇到與同伴發生矛盾時,他們才能更完整地説出整件事情的經過。
第二步:理解孩子感受
當我們在陪孩子看動畫片的時候,對於其中一些動畫角色,我們可以詢問孩子,在看到他們出場的時候,內心會是什麼樣的感受,而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態?
我們可以讓孩子利用共情法去考慮問題,這對解決孩子之間的衝突能起到很好的幫助作用,只有理解別人的感受,才能解決矛盾。
第三步、找出方法
當孩子願意説出自己想法的時候,媽媽們就可以順勢引導孩子提出一些問題,讓孩子思考怎樣自己解決問題。
如果小朋友已經想到了其中一種,那麼我們也可以幫助他們,想到其他方法,比如用"還有呢""或者呢"這樣的語句來鼓勵孩子思考。
第四步、作出選擇
當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之後,孩子就能根據結果來選擇最適合的方法,比如我們可以讓孩子知道一件事情可能會產生的後果,然後再根據這幾種不同的方法,推測出後果的情況下,做出正確選擇。
結語:當孩子遇到被欺負的情況時,家長不妨讓孩子利用這幾個步驟去自己解決,當然如果遇到嚴重的情況,家長還是要主動出手,避免讓孩子捲入校園暴力之中。同時我們也要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成為主動施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