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格局》是一本教育孩子自主學習的"育兒寶典",然而這本書卻強調了一個主旨:不犯錯的人生是失敗的人生,要學會“有效犯錯”。
對於這句話,知名親子關係專家李子勳老師就有過這方面的見解,他表示,如果孩子犯錯誤了,那麼家長應當有兩個原則,一種是讓孩子承擔錯誤的後果,另一種則是讓孩子的錯誤"不能浪費"。
這句話與《學習格局》的主旨一樣,都在強調家長在面對孩子錯誤的時候態度,認為關於錯誤一定要"有效利用",如果孩子不能承擔錯誤,那麼家長也要讓孩子在這次失誤當中得到經驗。
父母要能容忍錯誤,孩子才能從錯誤當中學到東西
孩子犯錯誤是在所難免的,畢竟人無完人,沒有人可以一次性就一帆風順沒有任何的挫折,因此家長一定要對孩子的錯誤給予寬容,因為這樣才能讓孩子在錯誤當中學習到經驗,畢竟對孩子來説,在失敗過後才能積累更多的經驗,反思更多的問題。
分辨孩子的學習行為到底是有效的還是無效的
孩子在完成課業的時候,家長要懂得孩子到底是為了應付式的完成課業,還是真的在完成課業的同時順帶完成了學習,因為這是分開看待的,完成課業可能只是表面地理解問題,但是並沒有剖析核心。
但是,如果是有效的學習方式,是完成課業的同時也學到了東西。
人生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父母要給予諒解
即使孩子犯錯了,家長也要給予諒解,鼓勵孩子繼續努力,因為這樣孩子才會在下個挑戰之前有更多的勇氣,要知道人生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只有錯誤沉澱下來了,才能讓孩子繼續用更加強大的心態和更豐富的經驗去應對挑戰。
家長應該強調這樣百折不撓的精神,才能讓孩子不斷地征服困難,最終成就自我。
由此可見,家長可以按照書籍的內容對孩子給予這樣的教育,讓孩子在反覆地試錯過程當中學會怎麼成長,畢竟錯誤不僅僅是一個"錯誤",它更是成功的絆腳石,只要孩子積累了足夠多的錯誤,那麼終究會邁向成功。
①鼓勵教育
試錯的一大動力便是家長的鼓舞,如果家長願意接受孩子的犯錯,讓孩子在犯錯過程當中不斷地檢討自己然後做到更進一步提升自己,那麼久而久之,家長的這種鼓勵會成為孩子的動力源泉,孩子會不斷地通過困難的挑戰來提高自己,最終成就自我。
②平日多與孩子進行溝通
對孩子來説,溝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畢竟孩子如果平日話不多又不願表達自己,那麼可能犯錯了後沒有經由家長地正確引導而因此變得敏感且內向,因此為了疏導孩子的心理,那麼家長的溝通是必不可少的。
③教育孩子分析自己的錯誤
對待問題本身,家長應該讓孩子懂得怎麼從錯誤上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讓孩子知道自己到底是因為什麼犯錯的,而不是簡單地讓孩子只會認識到自己犯錯,因為那屬於"無效教育"。
家長應當孩子自我反省做檢討,然後總結出經驗避免下次再度犯錯誤,這樣才會叫做"有效錯誤"。
顯然,孩子的錯誤能不能轉化為一次寶貴的經驗讓孩子進一步地成長,家長的心態和教育非常重要,只有家長在孩子"下墜"的時候扶孩子一把,才能在最關鍵的時刻讓孩子找到更進一步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