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學校的差班和差學校的好班,該怎麼選?
尤其是那些成績不上不下的學生,會特別糾結。
上好的學校呢?進不去好班;上差的學校呢?明明能上好的學校,現在卻要自降一檔,難免心有不甘。
那到底該怎麼選呢?我估計,沒有人可以給家長們一個標準的答案。但君山作為一名初中老師,我的建議大家可以看一下:
如果家長為了面子,為了逢年過節遇到親戚説起來好聽,“我孩子是在某某某重點學校上學”,那麼,就上好學校的差班;但如果是為了孩子的前途着想,並且心智夠堅定,能經受得住“卧薪嚐膽,韜光養晦”時期的艱難困苦,那就選擇普通學校裏的好班。
理由如下:1、從師資來講。
可能很多人都會想,好的學校,師資好,教學質量一定高。
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任何公立學校,都存在師資不平衡的問題。可能這個學校裏大部分老師都是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的,但難免也會有幾個不上進的老師,統稱為害羣之馬。
領導在排班的時候,肯定是第一時間把好的師資放在重點班,以保證重點班能出成績。但這些不上進的老師也得安排上課啊,在公立學校裏又不可能把他們開除,那怎麼辦?毫無疑問,只能被安排在普通班。
因此,選擇了好學校的差班,你就要做好會遇到一些“奇葩”老師的準備。
而差學校,雖然整體師資可能比較差。但差學校就算再差,總也會有幾個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的老師,畢竟,爛船也有三千釘嘛。用這些老師去撐起整個學校的教育是很困難的,但學校如果把他們集中起來,放在一個班裏,這個班的成績肯定也不會差,起碼比好學校裏的差班要好。
我所在的學校就是如此。整體教學質量可能不行,但是呢?把側重班拿出來到全市裏去比,則成績是遠遠好於其他學校的普通班的。
2、從學校資源的傾斜來講。我們現在教育雖然説在強調平均分、後20%的學生成績,但其實,社會上評價任何一所學校,最主要還是看學校頭部學生的成績如何。
比如,一所學校,別的什麼都可以不管,只要這一年進了一個清華北大,那麼,這一年,所有人都會説你這個學校非常了不起。後面的學生怎麼樣,才沒人回來關心呢。
因此,大部分學校,他都會把教學的重點放在抓頭部學生上。把孩子放在一所學校的好班裏,就能得到學校所有的關注,但放在一所學校的差班裏,這所學校就算再好,孩子也很難享受到最優質的資源。
寧做雞頭,不做鳳尾,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
3、從孩子自身的競爭力來講。所有會選擇好學校的差班的學生也好,家長也好,都會有這樣的幻想,到了好學校之後,學習氛圍好了,通過自己的努力,很快就可以翻身了。
但現實是殘酷的,好學校裏的競爭其實更激烈。你在努力,人家也在努力,甚至可能比你還要努力;人家以前比你好,現在依然會比你好。
除非在你身上發生一些奇特的變化,或者讓你突然開竅的契機,否則,你在好的學校裏,以前是墊底,以後大概率也會是墊底。
而學習,其實是很需要自信心的一件事情。在好的學校裏整天遭受自信心上的打擊,和在差的學校裏你動不動就受到全校表揚,兩者對一個人的激勵肯定是不一樣的。
我這裏就有兩個在初中階段成績差不多的學生,一個去了重點高中普通班,一個去了普通高中重點班。最後高考成績出來後,重點高中的學生考了所普通的大學,而普通高中的學生,由於成績一直在校名列前茅,高中三年越學越有興趣,最後反而考取了重點大學。
這雖然只是個例,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印證我剛剛的觀點,自信心是激勵學生學習非常大的動力之一。
當然,如果家長有如下考慮,則可以無視我的這些話:面子問題,覺得孩子讀好學校給自己長臉;圈子問題,覺得孩子讀書好壞沒有關係,重要的是所處的圈子,孩子自制能力差,怕孩子到了差學校學壞;當地政府是集整個地區之力在扶持這個學校,這個學校已經在當地是巨無霸一樣的存在,全市最好的師資任由這個學校選調,全市最好的學生任由這個學生掐尖。那麼,説明這個地區的教育是畸形的,你別無選擇,直接讀這個學校就行了。
最後想説:
其實,讀書關鍵還是看學生個人及學生的家庭環境。學校的好壞,除非是我上面講的第三點,否則並不是決定性因素。
在好學校裏變差的學生,比比皆是;在差的學校裏,出淤泥而不染的學生,也不在少數。君山所在的學校就是生源比較差的農村學校,我接觸到的問題學生大多就是出自問題家庭,父母離異啊,家長對孩子的學習不聞不問啊,留守兒童啊,等等。
正常家庭的孩子,初中畢業考上重點高中,將來讀清華上北大,即使是像我們這樣的農村學校,依然不是什麼神話。
當然,我所説的,也僅僅是一些參考,關鍵還是看家長自己怎麼選擇。
你好,我是君山,一線教師,愛談一點教育上的問題,如果你喜歡這方面的問題,歡迎關注我,君山期待與你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