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隨着贛南興國、寧都、石城一線中央革命根據地相繼失陷,粉碎敵人第五次“圍剿”的希望完全喪失,中央紅軍總部及紅一、三、五、八、九軍團連同後方機關共8.6萬餘人,從江西的瑞金、于都和福建的長汀、寧化等地出發,開始了舉世聞名的長征。
當時,紅軍總部為了牽制敵人快速對轉移的紅軍主力追擊,減輕主力紅軍的軍事壓力,中央決定留下一支紅軍主力部隊,即紅軍獨立第二十四師、加上各省軍區獨立團、獨立營、游擊隊等地方武裝約3萬人,受中央分局、中央軍區指揮留守蘇區堅守。
主力紅軍前腳剛剛離開,敵人重兵就從各個方向四面八方包鈔過來,當時,留守紅軍雖然與敵人展開了英勇頑強的鬥爭,局部地區取得了一些勝利,但由於敵強我弱,最後仍受到嚴重挫折,短短一二個月時間,中央蘇區的核心縣城和重要圩鎮,全部被敵人佔領,中央蘇區最後失陷。
于都九路突圍出發地
到1935年2月正值春節期間,中央分局、中央政府辦事處、中央軍區以及贛南省黨、政、軍機關和紅軍部隊共約1.5萬人,均被困在會昌西江和于都黃龍、寬田之間狹小的三角地區內,經費、糧食、槍支彈藥已十分缺乏,面臨的是全軍覆沒的危險境地。
九路突圍出發地紀念碑
針對嚴峻的形勢,留守紅軍根據電請中央急電指示,決定進行分散部隊突出重圍,保存革命力量,並將隊伍化整為零,分成九個方向向外突圍,開展游擊戰爭,史稱“九路突圍”,具體部署是:
當地羣眾介紹九路突圍
第一路由少共中央分局李才蓮率領獨立第七團,從會昌穿越封鎖線至汀瑞邊轉至閩贛蘇區,如有可能再到博生(寧都)縣以北,進行遊擊戰爭。
九路突圍出發地于都
第二路由中央分局委員陳潭秋及譚震林率領紅二十四師的4個連去閩西,與張鼎丞部會合,在閩粵邊堅持游擊戰爭。
第三路由中央分局保衞局長汪金祥率領紅二十四師的4個連,在尋烏南部和平遠、焦嶺、武平一帶進行遊擊戰爭。
九路突圍出發地于都
第四路由李天柱等率領紅二十四師的4個連,依靠尋烏南部原有的游擊區,向廣東東江發展,與古大存部取得聯繫。
第五路由毛澤覃率領紅二十四師的2個連向三南(龍南、定南、全南)挺進,建立於南遊擊區,並與信(豐)南遊擊區打成一片。
第六路由由留守中央軍區參謀長龔楚(後叛變)和紅二十四師七十一團政委石友生率領該團的9個連,經信豐大餘油山轉至湘南,收容西征的紅三十四師失散隊伍,並在該地區發展游擊區。
第七路由獨立三團團長徐鴻、政委張凱率領該團,並派曾在湘贛、湘鄂贛工作的同志,過信豐河到湘贛傳達指示,並留在該地區開展游擊戰爭。
第八路由留獨立六團在贛南,由贛南省軍區司令員蔡會文、贛南省委書記兼省軍區政委阮嘯仙、贛南省軍區政治部主任劉伯堅指揮,堅持游擊戰爭。
第九路由中央軍區司令部直接統率紅七十團(周建平為團長,楊英為政治委員)在中央蘇區一帶穿插遊擊,並與各蘇區取得聯繫和指導工作。中央分局書記項英和委員陳毅、賀昌隨紅七十團行動,其餘機關工作人員,派到各地和各部隊去工作。
紅軍安置傷員的醫院
當這支留守紅軍主力突圍時,最為艱難的是當時中央紅軍留下近萬名傷病員面對敵人包圍圈日益縮小的情況下,數千傷員集中在一起是很危險的,為此,分局決定將傷員全部疏散安置,為了保護傷員,作出九條規定:
留守紅軍困難時期向百姓的借谷證
(一)每個傷病員都要有一個火籠(取暖用);(二)每個人要有一牀棉被,無棉被的以蓑衣單被代替;(三)每五天洗衣一次,無換衣服的借衣裳給他穿;(四)每三天洗湯(澡)一次,生瘡的每天一次或兩次;(五)經常熱茶熱飯招待;(六)過年發動羣眾慰勞;(七)每十天發動婦女兒童團慰問,支部書記參加;(八)每個休養員要有一副單架,準備四個人無論任何環境不能使傷病員受危險;(九)十天召集組長聯席會一次檢查工作。
同時,將重傷病員都分散到老百姓家中休養、隱蔽治療,輕傷員則動員歸隊。發給每個傷病員三個月的錢、糧和一部分常用藥品,並向傷病員宣佈了紀律。
一切準備就緒,大突圍就要開始了,留守紅軍即將離開分局,告別井塘村,各奔東西,然而,各支部隊一出動,即遭到敵人的堵截,此時此刻四面都是敵人,到處是槍聲,這裏喊捉,那裏喊殺,九路突圍,留下的是一串串的血路。
這些人馬在敵人眾多碉堡封鎖和十二個師的重兵圍堵下,最終只有四路成功突出重圍:一路是毛澤覃率領的一個連,他們成功從敵人各部的縫隙中突圍出去,與中一共福建省委萬永誠率領的小股游擊隊會合,但稍後他們在福建遭遇敵圍攻,又被逼回了贛南,壯烈犧牲;一路是參謀長龔楚帶領的一團,他們突圍後向湖南進發;一路是譚震林率領的四個連,他們突圍後向福建進發後經河田、朱奮、才溪、紫金山等地,突破敵人重重封鎖與圍攻,4月底到達福建省永定縣,與張鼎丞部會合,接着成立閩西南軍政委員會,領導閩西南的游擊戰爭;一路成功突圍出去的就是陳毅項英那路,這一路只餘一百來人於4月底到達油山地區,並以此為中心,開始艱苦卓絕的南方三年游擊戰爭。
其它五路不是被重創後打散,就是被全殲,悲壯的李才蓮在瑞金銅缽山區犧牲,李天柱部損失重大剩餘部二十多人,李天柱不幸在戰鬥中犧牲。徐鴻所部在尋烏南部山區被敵包圍,團長徐鴻在突圍中犧牲。阮嘯仙部在於都祁祿山鄉畚嶺地區被粵敵包圍,阮嘯仙壯烈犧牲,劉伯堅、梁伯台在突圍中受傷,被俘後英勇就義,一路王孚善率50餘人突圍,不幸中彈犧牲,一路賀昌受傷後壯烈犧牲。
留守紅軍悲壯的九路突圍遭受了慘重損失,但保存了一部分革命力量和重要領導骨幹,粉碎敵人企圖一舉全部消滅留守中央蘇區紅軍的妄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為最終勝利堅持三年游擊戰爭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