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東湖評論:探索發展新路子,小店也能大作為

近日,商務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開展小店經濟推進行動的通知》,通過開展小店經濟推進行動,形成多層次、多類別的小店經濟發展體系。至2025年,形成人氣旺、“煙火氣”濃的小店集聚區1000個,達到“百城千區億店”目標。這讓惠及千家萬户、傳遞人間温暖的小店經濟迎來了高光時刻。

小店雖小,但作為城市經濟活動的“毛細血管”,在國民經濟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年初,受疫情影響,小店經濟遭受了嚴重衝擊,然而,眾多小店並沒有因此關張停業,而是通過數字化轉型升級、線上線下跨界組合等方式積極自救,不僅穩住了主營業務基本盤,還探索出融合發展新路子,到7月初,已有1200萬家小店收入較去年同期實現逆勢增長。

小店經濟在疫情影響的壓力測試下表現出的巨大韌性,為加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社會秩序提供了強勁動力。然而,小店經濟規模大、分佈廣、服務和業態多元等特性也提醒我們,要促進其健康繁榮發展,應當有“以小見大”的思維,“由表及裏”的舉措,答好這道“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的組合題。

答好“民生題”,讓小店添活力。小店不小,而是大寫的民生。截至2019年底,全國註冊小店8000多萬户,帶動就業約2億人。可見,小店對於許多人來講就是維持生計的老本,從小餐館到小賣店,區區幾平米見方,可能就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因此,既要讓小店“活下來”,還要增強其活力。其中,除了小店自身危中尋機的積極突圍,更離不開政府、金融機構、電商平台等多方力量的雪中送炭。對於這件事關民生的“天大的事”,必須要堅持人民至上,將其作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重要舉措,落實好減税降費、金融支持、優化營商環境等政策,為釋放小店經濟活力創造良好環境。

答好“經濟題”,讓小店增收益。小店作為經濟深海中的“一葉扁舟”,雖然具有“船小好掉頭”的優勢,但是相較於大企業、大公司這樣的“巨輪”,很難經得起大風大浪的折騰。而要想實現“百城千區億店”的目標,政府管理層務必要當好“店小二”,讓小店經濟“叫好又叫座”。在用地、用房、財政、金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時,也要因城施策、因地制宜,積極為小店的發展前景提供必要的政策引導和信息支持,既要增加小店數量,壯大其主體規模,更要着眼經營狀況,讓其能夠有穩定的收益。堅決杜絕為了完成數量指標讓小店“賠本賺吆喝”,真正讓經營者嚐到甜頭、看到盼頭、能有想頭。

答好“管理題”,讓小店上檔次。小店種類多、門檻低、經營靈活,往往一口小炒鍋,幾張小板凳就能撐起一個小吃店。然而,由於許多小店開在人流量較為密集的鬧市,一旦有佔道經營,破壞街道環境等現象就容易讓小店經濟背上“髒、亂、差”的標籤。因此,要想讓小店經濟小而不雜、繁而不亂,政府職能部門應當加強對其店面環境、食品衞生、服務質量等方面的監督管理,讓“質量優、服務好、講誠信”成為小店經濟的“新概念”。同時,要助力小店借力電商平台,利用平台技術、流量、場景和資源優勢,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讓傳統小店也能連接“數據大腦”,在成本管控、經營模式上更為精細合理,滿足消費者需求。

開展小店經濟推進行動,是促進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舉措,需要細心呵護、用心培育,進而讓小店經濟更“閃亮”,城市“煙火氣”更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36 字。

轉載請註明: 【地評線】東湖評論:探索發展新路子,小店也能大作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