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佛教傳入之際,根本就沒有市場,為了尋找一種親切感,佛教僧侶就故意把自己表述為道教的一種流派,隨後道教也默認了這種關係,以至於西晉時,便有一個道士王浮,把這些説話彙編整理,寫出了一部《老子化胡經》。
而到南北朝之際,佛教漸漸佔了上風,反而凌駕在道教之上了。那些和尚便不甘心做道士的分支了,他們開始大張旗鼓地宣揚,説老子化胡,乃是道教貶低佛教的胡説八道。甚至有個和尚編了一段故事,記在梁代僧祐的《出三藏記集》裏,説有個人死而復生,看見法師為閻羅王講經,這倒也罷了,偏偏他還順便看見一個被器械鎖在那裏的道士,於是這個人就問道士,你為啥在此受苦呢?道士便説,哎呀,我就是王浮,都怪我一時糊塗,編寫了那本《老子化胡經》,所以得到這個報應啊!
當然道教這邊又怎能就此善罷甘休,當年你們佛教初來的時候,人生地不熟,我們看你們可憐,就接受了你們關於老子化胡的説法,現在倒好,翅膀硬了,就反過來倒打一耙,尋我們道教的不是?
兩廂對立,誰也不服誰,那就論辯唄!北魏孝明帝時期,第一次皇帝主持的道佛大辯論,對陣主題為老子與釋迦牟尼的出生誰先誰後。因為如果釋迦牟尼比老子年紀大,所謂老子化胡也就不復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