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孩子,父母們可謂費盡心血,很多家長認為“就算砸鍋賣鐵,也要讓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不管這種想法對不對,至少説明,只要能讓孩子享受優質教育,家長們在資金投入上是毫不吝嗇、毫無保留的。
家長們的這種態度直接催生了教育培訓市場的火爆,大量資金的湧入,讓很多人嗅到了商機,不僅企業紛紛投身教育培訓行業,很多大學畢業生也選擇在教育領域自主創業,甚至有人直言“教育行業是未來最賺錢的行業”。果真如此嗎?你認同這個説法嗎?
我們通過幾組數據簡單地瞭解下教育行業近些年的發展,以及教育行業對高校畢業生的吸引力究竟有多大。
以K12教育為例(Frost&Sullivan報告),截至2017年底,中國國內有超過10萬家K12課外輔導服務供應商,按照在校學生整體人數及人均消費額度估計,至2020年,整體市場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未來三年複合增長率達9.2%。
另據德勤預計,2020年,民辦教育總體規模將達到3.36萬億元,2025年,這一數字將達到5萬億元,並實現10.8%的年均複合增長率。
麥可思研究院《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18屆本科畢業生就業比例增長最多的行業是“中小學及教輔機構”(就業比例:12.7%),較2014屆(就業比例:8.6%)增長4.1個百分點。其中,在“民辦中小學及教輔機構”、“公辦中小學”就業的2018屆本科畢業生比例分別為6.6%、6.1%,較2014屆分別增長了2.4個、1.7個百分點。
麥可思研究院《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19屆本科畢業生就業比例最大的行業類是“教育業”(就業比例:15.9%),具體來看,在“教育業”的就業增長主要是“民辦中小學及教輔機構”(2019屆就業比例:7.6%)和“公辦中小學教育機構”(2019屆就業比例:6.1%)的需求增長,較2017屆分別增長20.6%、7%。同時,“教育業”也是2019屆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最主要領域(本科:24.5%,高職:10.5%),選擇在“教育業”創業的高校畢業生集中在教育及職業培訓、中小學教育,以及文學藝術、設計、體育等方面。
很明顯,無論是行業發展,還是行業吸引力,“教育業”這些年都保持着高速增長。教育行業的確具有成為“最賺錢行業”的潛力。不過與此對應的是,家長們在孩子教育上的支出也越來越多。
早前曾有一位家長算過一筆賬,上小學三年級的兒子,一個暑假,花在教育培訓上的開支超過兩萬元。要知道,在一個普通城市的工薪階層,兩萬元差不多是一個人半年的薪水。半年薪水僅夠孩子暑假的培訓費,那孩子一年的培訓費,可能一年工資都不夠用。
當然,我們承認這種算法有不合理的地方,如果在普通的三四線城市,孩子暑假上各種培訓班的開銷大概到不了兩萬元,但也不會少,花七八千上萬的,大有人在。孩子的教育支出,成為了不少家庭沉重的經濟負擔。
可能有人會説,那經濟條件不夠好的家庭,就不給孩子報培訓班、不花錢請老師給孩子輔導功課。説這些話的人明顯對國內教育現狀很不瞭解。如今基本上每個孩子都會學幾門文體藝術類興趣班課程,或是學鋼琴、或是學書法、或是學畫畫、或是學舞蹈等等。在家長看來,不給孩子報校外培訓班,不讓孩子學點課外的東西,孩子就會落伍,他們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落在別人後面”。
而教育輔導則是一個硬需求,中小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部分學科“跛腿”的現象,這時非常需要別人的耐心輔導,可是很多學生家長不具備輔導孩子的能力,或沒有輔導孩子的時間,他們只得把孩子送到校外輔導班,花錢請老師給孩子補課。
一邊是花重金送孩子到培訓機構的父母,一邊是幾乎沒有空閒時間的孩子,教育走向越來越極端。特別是那些沒有選擇權的孩子們,他們每日勞作奔波,筋疲力盡;他們被動地接受父母所做的決定,敢怒不敢言。事實上,許多家長為孩子選擇的“興趣班”,在孩子眼裏就是累贅,他們對學這些東西毫無興趣,很是牴觸。更為可悲的是,連家長們也不知道為何要讓孩子學這些東西,他們只是看到別人家孩子都在學,所以讓自己孩子跟着學。
總之,不管你認不認同“教育行業是未來最賺錢的行業”這句話,家長在教育上的投入持續增加都是不爭的事實,孩子學習壓力的不斷增加也有目共睹。於是,名校越來越難考,優質教育越來越稀缺,而這又進一步加深了家長的焦慮,家長繼續加大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孩子的學習壓力繼續增加,如此反覆,不知何時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