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無論到哪裏生根發芽,都不會忘記一點: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老外常常覺得不可思議:為什麼你們中國人都一個樣,把孩子抓那麼緊,那麼小就急着讓他們學這學那,好像後面有隻看不見的老虎在追一樣?
別説,還真有看不見的東西在追。
紀錄片《英國的華人虎媽》記錄了生活在英國的華人媽媽們對孩子的教育之道。他們隨機從一家中文學校抽了幾組家庭,跟蹤瞭解華人媽媽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節目組發現在中國父母的信念裏,從來不認為孩子做不到,他們認為孩子從一開始就能做到,只要孩子努力就能做到。
換句話説,他們堅定地相信——是娃皆可雞,只看媽媽夠不夠堅持。
來自廣東的6歲寶寶——馬修的父母都是會計。這是馬修媽媽給兒子制定的每日計劃,精確到15分鐘。
小小的人兒每天3:30從幼兒園放學回家後,就一刻也不得休息,要參加足球俱樂部,參加學校的園藝活動,跳繩,彈鋼琴,做公文式數學,學中文,用中文寫作,背英語單詞,練習用英文寫作……到了週末還要進行數學和英語測驗。
這樣的計劃表他已經執行了整整一年。節目組拍了馬修默寫英語單詞時的情形,隨便貼幾個他默的單詞,你們感受一下:Investigate,Instruction,invitation,instrument,invisible……
這是一個六歲小朋友每天要背的單詞,我感覺我高中都不一定能默得出來,嚴重懷疑他媽是按照字典順序給他默寫的。可怕的是,馬修一般都能做到全對,狀態不好的時候也能對八成。
馬修的爸爸媽媽由於都是新移民,同為華人,他們的生活跟國內的雞血家庭還是很像的。倆人做着一樣性質的會計工作,媽媽負責制定各種計劃,並監督、落實這些計劃。爸爸一邊抱怨老婆對兒子太過嚴厲,一邊心安理得地當甩手掌櫃,啥也不幹。每天下班回家,爸爸的第一件事總是去看他種的花,而不是去看兒子學習。
作為一個六歲小孩兒,馬修當然也會嫌累,想要偷懶,困了想睡覺,窗外有冰激凌車路過就要分神。但他有個強大的媽,總能在他犯困的時候堅定地告訴他:不行,還沒做完,不許睡。
虎媽的想法是:這些玩意看着多,但是扣掉中間休息,滿打滿算也就3個小時,一天學3個小時又不多咯。
馬修原本的夢想是當一名清潔工,因為他經常通過窗户觀察清潔工,他覺得這工作很有意思。馬修媽不動聲色地帶兒子去了她們老闆——一位牙醫的家:回來以後告訴兒子,清潔工收入很低,又很辛苦,將來如果要像她們老闆一樣住大房子,還得當牙醫。
於是馬修就改了主意,告訴媽媽:本寶寶決定不當清潔工,改行當牙醫了。其母心中暗喜,臉上卻不露聲色:當牙醫不錯喲,可是隻有好好讀書才有機會當……
很明顯,馬修並不快樂。即便在旅遊的時候,他都一臉並不興奮的表情,度假唯一讓他高興的,是可以不做作業,當然每天一頁的計算還是要刷的,但那畢竟已經比平時少得多了。
在超市裏馬修媽要獎勵兒子一個玩具,獎勵他之前拿了第一。媽媽説:“你是因為拿到第一,所以媽媽才給你買這個的哦,要記着生活裏沒有什麼是免費的。”
採訪者問馬修:那到底是你想當第一,還是媽媽想當第一呢?
馬修毫不猶豫地指了指媽媽,然後説:“我不想當第一,我想當第二。”
媽媽無奈地搖了搖頭説:“第一難道不好嗎?”
馬修的媽媽也並不快樂,從小她的父母就一直逼着她不停地學習。連個度假都沒有,所以她現在會帶兒子去旅遊,彌補自己小時候的遺憾。
馬修的媽媽對數學一點也不感興趣,可是她的父母都説:“學會計吧,會計哪裏都有人需要,會計畢業了好找工作。”
於是馬修媽就學了會計,即便在幹這個工作好多年以後,她依然形容自己每次打開電腦就想死,這麼多數字實在看得人頭大。而她的丈夫當初也是在一個叔叔建議下學了會計。
有意思的是,另一組家庭中的華人媽媽,也給4歲的女兒灌輸,長大了一定要學牙醫。這些華人的志願和理想,彷彿都有統一的標準答案。在媽媽那一代,是會計,在馬修這一代,是牙醫。
另一個讓馬修媽媽覺得不爽的是自己為這個家付出了太多。她總是很生氣,為什麼只有自己一個人操心兒子,老公卻可以啥都不管。明明她跟老公一樣要工作啊。
這一點,嫁給本地人的媽媽可能有點優勢。
另一位華人媽媽嫁給了英國人。這個媽媽家有一個非常可愛的4歲女兒凱特。因為他家女兒年齡較小,虎媽目前主要負責協調總指揮。
她搞定了女兒即將就讀的學校,幫女兒找好了鋼琴課老師,隨時準備擼起袖子大幹一場。
凱特的爸爸是一個英國人,雖然他一直抱怨老婆霸道、嚴格,但他會做家務,打掃、做飯、帶孩子,並且不干涉老婆的育兒方針。
凱特的媽媽從小也被父母嚴格要求着長大,她認為打雞血是必須的,她甚至覺得凱特4歲才開始學鋼琴和算術已經晚了,家鄉那邊孩子4歲已經會乘法了。
看這個紀錄片,令人由衷覺得,華人媽媽的雞血是刻在骨子裏的,代代相傳。她們自己有着一個並不愉快的童年,讀着自己並不喜歡的專業,過着並不開心的人生,可這是唯一一條能令她們感到安心的路,所以她們只有不斷在身後push自己的孩子也走這麼一條雖然辛苦,但大致知道會去到哪裏的路。
回到開頭説到的,這些媽媽們雖然並沒有人在後面追着她們要她們揮舞小皮鞭“鞭策”孩子,但他們的童年經歷已經內化成了自己的內在父母,總會不停地在她們耳邊喃喃低語:“不能停下,不考第一就會變成第二,接着就是第三,如果孩子將來當不成牙醫,還能幹什麼?他們不能過得比我差。”
這是虎媽們的悲劇,她們永遠無法真正從童年的陰影裏走出來,而現在她們正在親手炮製下一代虎媽虎爸。
這大概就是華人家庭無論到哪個國家,都能混到中產階級,卻也只能止步中產階級的根本原因。從源頭上,他們就掐滅了對孩子成長來説最壞以及最好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