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華裔, 自認國名難聽, 直接改名, 一直用到今天, 國人都想去

在近現代歷史上,華人或華裔出身的外國總統、總理不在少數,這也從側面反映了華人優秀能幹的優秀基因。這些國家的華人或華裔政要,因為身上流淌着炎黃子孫血脈的原因,大都對中國很好。但有一個國家的華裔政要卻不是這樣,他就是上世紀四十年代泰國總理披汶。

此人是華裔, 自認國名難聽, 直接改名, 一直用到今天, 國人都想去

披汶是華人的後代,他祖籍是廣東潮州,父親姓吳。不過到了披汶這一代,他入鄉隨俗,自小在泰國長大的他,就取了泰國色彩的名字,最開始叫做奇達桑卡,披汶的名字是後來泰國國王所賜,因此人們都以“披汶”這樣的名字來稱呼他。

1897年,披汶出生在泰國的暖武裏府,家庭經濟狀況一般,為了謀取活路,十幾歲的他就被送到泰國曼谷的陸軍軍官學校學習,並在兩年後加入到了炮兵部隊,要知道這個時候的披汶才十四歲,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童子兵,不過在當時的泰國,這種現象也非常正常。

披汶很努力上進,因此在1924年,他獲得了去法國軍事學院深造的機會,這也為他日後的平步青雲奠定了基礎。在法國學習期間,開闊了披汶的眼界,對君主專制制度也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此人是華裔, 自認國名難聽, 直接改名, 一直用到今天, 國人都想去

回國後的披汶,由於喝過“洋墨水”,所以在軍隊中獲得了快速的升遷,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泰國的革命浪潮中,披汶是一個活躍的角色,一系列的成就,讓他登上了泰國陸軍司令的寶座,並在1938年成功當選泰國總理。

當上泰國事實上的一把手之後,披汶就做了一件事,將泰國改名。其實在這之前,泰國一直叫暹羅,從十三世紀開始,就這樣“暹羅暹羅”叫了幾百年,這個名字在我國的古書記載中也經常出現。

但到了這個時候,披汶對“暹羅”這個國家的名字不滿意了,暹羅在梵語中是“黃金”的意思,他認為有點俗,不能代表國家的真正意義,所以下令將國家的名字改成泰國。泰國一詞的含義就顯得高大上了,它的意思是“自由,獨立”的含義,很對披汶的胃口。

此人是華裔, 自認國名難聽, 直接改名, 一直用到今天, 國人都想去

剛剛改名為“泰國”的兩年後,泰國就遭到了日本人的算計。在日軍的逼迫和引誘下,不費一槍一彈,日本就和披汶為首的泰國政府簽訂協議,兩國開始結盟,向英法美等國家宣戰。因為在披汶看來,當時的日軍如日中天,在東南亞地區橫行霸道,無人敢惹,所以跟着日本人混,不是什麼壞事。

但好景不長,隨着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節節敗退,泰國和日本的同盟關係也開始鬆動了。尤其對於披汶這個喜歡投機的人士來説,他很快就意識到風向不對,他曾對手下説:靜觀其變,哪一方在戰鬥中潰敗,哪一方就是我們的敵人。

最後自然是日軍失敗了,泰國也反戈一擊,不承認自己和日本的同盟關係。不過由於披汶在二戰期間的表現,他被盟軍列為甲級戰犯。僥倖的是,人們認為披汶是被日軍逼迫的,所以並沒有審判他,披汶後來還在泰國東山再起,最後下台後病死於日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71 字。

轉載請註明: 此人是華裔, 自認國名難聽, 直接改名, 一直用到今天, 國人都想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