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之曹張爭鋒:仁宗後宮的養女制度,皇后和妃子們固寵的工具

大家好,我們的湯姆來説搞笑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慶曆七年春,大旱。
仁宗皇帝趙禎親自祈雨也不見效果,老天爺就是一滴雨也沒下,官家不由心生憂懼。
宰執賈昌朝遂上書官家,請求遣出宮人以平息災變,官家最寵愛的張美人率先響應,帶頭把自己的養女遣送出宮。
身為一宮之主的曹皇后也被迫響應號召,把自己剛進獻給丈夫的養女範觀音也遣送出宮,甚至連累另一個養女高滔滔,也被祈雨事件牽連出宮。張美人在此次後妃之爭中大獲全勝,曹皇后一敗塗地。
清平樂之曹張爭鋒:仁宗後宮的養女制度,皇后和妃子們固寵的工具
清平樂之曹張爭鋒:仁宗後宮的養女制度,皇后和妃子們固寵的工具
大旱祈雨和遣送養女有何關係呢?皇后又為何進獻養女給皇帝丈夫呢?為何仁宗皇帝后妃身邊都有養女呢?
其實,在封建宮廷中,一直都存在養女的現象,不過,在宋仁宗之前,宮廷中的養女多是宦官所養,比如漢國昭武帝劉聰的左皇后王氏,就是宦官王沈的養女,中皇后宣氏,則是宦官宣懷的養女。
很明顯,宦官收養女,是為了進獻給皇帝,來提高自己的地位、為自己獲得利益的,性質與仁宗后妃們收養女基本一致。
宋初宮廷並沒有收養女的現象,仁宗趙禎的生母章懿皇后李氏,在生了仁宗之後,又生了惠國公主,但那個孩子很快夭折,或許是為了打發宮中寂寞,李氏收養了一個女兒,這是北宋宮廷后妃收養女的最早記載,李氏收養女的行為是明確的存在倫理因素。
皇祐五年(1053)二月初一,仁宗還特意下詔把這個養妹記在早已死去的二伯父昭成太子趙元僖名下,給養妹一個宗女身份。
皇祐五年二月壬申朔,詔開封府促惟恭、承衍之任。樂安郡主,章懿太后養女,命為昭成太子元僖女焉。(長編卷174)
清平樂之曹張爭鋒:仁宗後宮的養女制度,皇后和妃子們固寵的工具
清平樂之曹張爭鋒:仁宗後宮的養女制度,皇后和妃子們固寵的工具
隨後,北宋宮廷的養女制度,更準確的説應該是仁宗後宮的養女制度,就開始悄然興起,但是,養母與養女之間的倫理因素卻在逐漸消失,而功利因素則蓬勃興起,養女成為養母逐名奪利的工具。
仁宗朝赫赫有名的温成皇后,即與曹皇后宮鬥勝出的張美人,就是後宮中第一個站在官家身邊的養女。她的養母人稱賈婆婆,是宮中稍有地位的宮女。
張氏比趙官家小15歲,趙官家繼位兩年後,張氏才出生。當趙官家23歲時,8歲的張氏進宮,成為賈氏的養女。經過宮廷的精心培養以及賈氏的教養,張氏極其出彩。
大概在15歲時,張氏被養母賈氏獻給對她一見鍾情的官家趙禎,封清河郡君,之後因生女封才人,再有孕進修媛,在後妃中是風頭無量,女兒夭折後自請降級為美人,隨後又進貴妃,死追皇后。
慶曆三年(1043)七月,張氏自請降級美人時,她的宮鬥對手曹皇后已經穩坐後位十年。在整個慶曆、皇祐年間,官家趙禎後宮互相爭鋒的就是曹皇后和張貴妃。準確的説,是張貴妃恃寵挑釁皇后,曹皇后不得不竭力自保。
清平樂之曹張爭鋒:仁宗後宮的養女制度,皇后和妃子們固寵的工具
清平樂之曹張爭鋒:仁宗後宮的養女制度,皇后和妃子們固寵的工具
史料並沒有記載這對后妃是誰最先靠收養女來固寵,但以曹張爭鋒的勝負率看,多半是曹後先行動。
出身將門的曹氏在趙官家眼中是端莊無趣,雖然她很有能力勝任皇后一職,但並不被趙官家待見,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也為了應付張貴妃的屢屢挑釁,曹皇后只能通過給丈夫進獻美女來固寵,張貴妃又不傻,怎麼可能讓曹後專美?所以,曹、張二人成為最早收養養女以備進御的后妃。
曹皇后收養的養女留下姓氏名諱的有五個,分別是範觀音、高滔滔、曹氏、李氏、武氏。
時宣仁皇后以慈聖外甥,亦為慈聖所養。稍長,將以進御。仁宗曰:「此後之近親,待之宜異,十三長成,可以為婦。」慈聖從之,後卒成婚。(龍川別志 蘇澈)
其中唯有範觀音成功進獻給趙官家禎,高滔滔被趙官家做主許配給嗣子英宗趙曙,李氏被指婚給皇族趙仲炎,而武氏則成為曹後嗣孫神宗趙頊的妃子。
可以肯定的説,範、高是曹皇后精心為丈夫準備的,養母與養女之間不存在倫理關係,如果存在的話怎麼看待母女同侍一夫?
李氏是趙官家表妹,大概趙官家無心再親上親,所以做主給表妹指婚族孫趙仲炎,又是一對差輩兒婚姻,趙官家居然這麼喜歡差輩兒,讓表弟娶了女兒,讓表妹嫁給族孫。
而後面兩個則是曹氏太后生涯中收養解悶的,當然,也不乏有進獻給當時皇帝的意思,只不過是英宗皇后高滔滔油鹽不進,沒成功,這不,武氏後來就成了神宗妃子。
清平樂之曹張爭鋒:仁宗後宮的養女制度,皇后和妃子們固寵的工具
清平樂之曹張爭鋒:仁宗後宮的養女制度,皇后和妃子們固寵的工具
張貴妃的養女只留下安定郡君周氏一個記載,周氏就是那個活了86歲的慶壽公主之母。當然,並不代表張貴妃就這一個養女,範觀音事件被遣送出宮的就不止一個。
這時候,養女已經明確的成為后妃利用的爭寵工具,養母藉助養女固寵,養女藉助養母一步登天,互利互惠,但是,一旦養母爭寵或者宮鬥失敗,身為養女的就要受到牽連,被迫出宮,甚至送命。
慶曆七年(1047)的大旱,就被心思縝密的張貴妃(當時位份是美人,次年升貴妃)利用,搞出來一場不見硝煙的宮鬥事件。
張貴妃有寵,養母賈婆婆也水漲船高,人稱賈夫人,就連大臣賈昌朝都與之聯宗,稱之為姑姑,張貴妃就美言賈昌朝出任宰執,讓他的仕途一帆風順。
當時曹皇后剛把養女範觀音獻給趙官家,官家正在興頭上,很是從張貴妃那裏分出一杯羹,素有遠慮的張貴妃感覺到威脅,必須未雨綢繆,想辦法把範觀音弄出去。
因為大旱,官家親自祈雨不見效果,心裏很擔憂,在張的指示下,賈夫人就暗示賈昌朝上書建議放一批宮人出去來應災,仁宗同意了。
外朝搞定,內廷就看張貴妃的表演,張貴妃對官家説,放出去的宮人必須得是後宮主子們親厚的,才能感動上天,並率先把自己身邊的養女全部遣送出宮。
貴妃都如此了,身為後宮之主的皇后怎麼能裝聾作啞,曹皇后啞巴吃黃連,只能把剛得寵的範觀音,和還沒獻給皇帝的高滔滔遣送出宮,張貴妃成功剷除爭寵對手。
慈聖光獻皇后養女範觀音,得幸仁宗,温成患之。一歲大旱,仁宗祈雨甚切,至燃臂香以禱,宮人、內璫皆右左燃之,祈雨之術備盡,天意弗答,上心憂懼。温成養母賈氏,宮中謂之賈婆婆,威動六宮,時相認之以為其姑,乃陰謂丞相,請出宮人以弭災變,上從之。温成乃白上,非出所親厚者,莫能感天意,首出其養女以率六宮,範氏遂被出,而雨未應。上問台官李柬之曰:“惟冊免議未行耳。”是夕鎖院,賈氏營救不獲,時相從工部侍郎,拜武鎮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北京,雨遂霔。(聞見近錄 王鞏)
雖然張貴妃在內廷獲勝,但在外朝卻失去一大援助,因為遣送養女出宮,老天還是不賞臉。按照以往的例子,有天災時宰執就要退罷以應災,賈昌朝就成了倒黴鬼,被罷免外放,隨後老天下雨。當然,一個賈昌朝倒下,還有千千萬萬個文昌朝、劉昌朝等着站起來呢,張貴妃不缺外朝合作伙伴。
清平樂之曹張爭鋒:仁宗後宮的養女制度,皇后和妃子們固寵的工具
清平樂之曹張爭鋒:仁宗後宮的養女制度,皇后和妃子們固寵的工具
就在同一年,被遣送出宮的高滔滔被趙官家指婚給宗子趙宗實,成了十三團練太太、後來的英宗皇后,也算是因禍得福,不是張貴妃與曹皇后宮鬥,高滔滔只能在宮裏和姨媽一起侍奉比她大22歲的官家姨夫了。
範觀音事件説明仁宗後宮的后妃收養女已經形成制度,在此後,張貴妃又收養四歲進宮的周氏,養大成人後進獻給趙官家被封安定郡君。福安公主之母董充媛也曾把兩個養女張氏、李氏進獻給趙官家,一個封安福縣君,一個封仁和縣君。
令人憐憫的是張氏、李氏,正是花季少女,成了垂垂老矣的趙官家的御侍,且受封沒多久,趙官家就龍馭賓天了,無兒無女的兩人只能老死宮中。
趙官家禎的始平郡君馮氏,生了兩個女兒都夭折,在仁宗朝再沒得到晉封,還是養女林氏成了神宗的美人,才憑着養女的關係得到晉封。此後,徽宗鄭皇后也是由內臣養女進宮,她為了固寵,又收養明達皇后劉氏;同樣,明達也收養明節皇后小劉氏,都是通過向官家丈夫進獻養女來固寵的。
直到北宋滅亡,后妃收養養女制度才衰落,不再有後妃收養女固寵的事例。所以説,后妃收養女制度是仁宗朝開創並盛行的。
清平樂之曹張爭鋒:仁宗後宮的養女制度,皇后和妃子們固寵的工具
清平樂之曹張爭鋒:仁宗後宮的養女制度,皇后和妃子們固寵的工具
為何仁宗朝如此盛行后妃收養女呢?
因為仁宗趙官家的原因,他長期無子,在女色上又一點都不節制,大臣們沒有理由反對他好色,畢竟官家理由正當,要生兒子。
可能會有人説,可以去採選啊!像清朝那樣選秀女,不就得了,何必非讓后妃收養女。不不,歷代的趙官家為了避免留下沉溺女色的名聲,不喜歡官方出面去主動選秀,就連大臣進獻都很少。
那怎麼解決后妃的缺口問題?自然是要允許後宮去收養養女,可以説,後宮的養女制度就是官家的妃子儲備庫,而且官家不用承擔好色的名聲,因為他沒主動去選妃。
就是因此,後宮的養女制度才在仁宗朝發展成最大的宮人羣體。當然,養女制度並不是沒有一點好處,她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擾民的弊端,民間不用搞得雞飛狗跳的。
令人諷刺的是,如此好色還沒有落個好色之名的趙官家禎,在宮廷女性如此龐大的情況下,后妃收養女為他預備,大臣宗親內臣為他進獻美女預備,勿論他怎麼努力,最終還是沒有親兒子繼承皇位,也是令人不知道説什麼好啊!
就是這樣。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參考資料:會要、長編等
透過表象尋找歷史真相,以史為論,訴説個人見解,謝絕脱離人文環境的過度解讀和陰謀論。有喜歡遼夏金元以及後宮八卦的朋友可以關注猴格,這廝雖然總是處於拖延症晚期,但寫出來的東西儘量不會讓讀者菌失望!如果發現有失誤之處,非常歡迎留言糾錯。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49 字。

轉載請註明: 清平樂之曹張爭鋒:仁宗後宮的養女制度,皇后和妃子們固寵的工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