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根本不喜歡吃荔枝?

大家好,我們的曉正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楊貴妃根本不喜歡吃荔枝?
文:唐風宋月(讀史專欄作家)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楊貴妃,廣西容州普寧縣雲陵里人。容州設置於唐貞觀八年(634年),州府所在地為北流縣,元和中移治普寧縣。轄境相當今天容縣及北流北部地區。
容縣和北流皆盛產荔枝,北流市還於1995年被有關部門命名為“中國荔枝之鄉”。
看來,楊貴妃從小就是吃荔枝長大的。
楊貴妃根本不喜歡吃荔枝?
史載,楊妃母葉氏懷胎十三月生楊妃。楊妃生而有“異質”。就是説有異於常人的體質。
我們知道,一般人都是懷胎十月而生,少於十月或者多於十月都會有“異質”。比如不到十月,八個月多點生的,那麼生下來就會“腦髓裏略有貴恙”,基本不健全。當然,要是遠遠高於十個月,比如三十六個月,像哪吒小英雄,那麼生出來就會用板磚拍人。也就是説,楊妃在娘肚裏13個月才出來,和正常人體質不一樣。
那麼,楊妃具體是怎麼“異質”呢?與楊妃同時代的太子老師許子真在《容州普寧縣楊妃碑記》中如是寫道:“(楊妃)初誕時滿室馨香,胎衣如蓮花,眸如點漆。肌白如玉,相貌絕倫”。
意思三點。第一,身有體香。第二,眼珠漆黑。第三,膚白如玉。總之,相貌絕倫。
楊貴妃根本不喜歡吃荔枝?
楊妃的家庭並不富裕,一家人擠在地下室裏。(妃家素窶。窶,讀ju,本意為雙層地洞。唐人住宅分為地面起建、半地穴半地面和純地穴三種,分別對應富裕、小康和貧窮三種家庭。地面建築需要木料,涉及砍樹、運輸、木器加工、搭建等多項費用,耗費較大。而純地穴式居屋可以省去這些費用,只要花幾個挖洞錢就行)。
楊妃因為窮,因此從小隻能吃荔枝,喝涼水。至今容縣尚有楊妃井,井水甘甜凜冽,喝了可以美容養顏。(楊妃井最冷冽,飲之美姿容)。井邊有好多香草,沁人心脾。(這都是書上寫的。如有與實物不符之處,風月君只負紙上談兵之責)。
楊貴妃根本不喜歡吃荔枝?
楊妃井遺址,楊妃成於此井,也敗於此井
楊妃長到三歲,命運發生了第一次改變。當地一個名叫楊康(不是金庸武俠小説裏的那個楊康)的軍人看中了她,把她買回了家。楊妃生父家窮,不得已而與之。
楊妃在楊康家長到十四歲,命運第二次改變,被當地司户楊玄琰看中,從楊康手裏強奪過來,送到京師,選為壽王妃。
二十歲,命運第三次改變。開元二十八年,唐明皇讓她出家為女道士,號太真。當然,最終目的眾所周知——然後還俗成為唐明皇的妃子。
楊貴妃根本不喜歡吃荔枝?
但寵遇之後,也出過幺蛾子。天寶五年,楊妃二十八歲,因為耍小性子,吃醋撒潑,跟李隆基抬槓,結果龍顏大怒,派高力士把她送回楊府。(以妬悍忤旨。妬,通妒,嫉妒。悍,剽悍,蠻不講理)
其實女人嘛,都這樣。關鍵是遇到什麼男人。小男人吃這套,大男人不吃這套。李隆基是大男人,不吃這套。
楊貴妃根本不喜歡吃荔枝?
皇帝老兒嘴上説着愛情,行動卻不這麼回事,咋整,趕緊彌補唄。楊妃悔恨號泣。
女人麼,一哭二鬧三上吊,老套路。抽刀剪下一縷頭髮給了高力士:我身外無物,只有頭髮是自己的,你送給皇上,留個紀念吧。讓他不要想我。
李隆基得到頭髮,涕淚俱下。高力士一看有轉機,趕緊半夜出來開了坊門把楊妃放進來。
第二天李隆基一睜眼,看到楊妃倚門而立,大喜。楊妃趕緊道歉,哭着説對不起。李隆基讓高力士叫來兩雜耍小丑給楊妃表演逗樂,二人重歸於好。
這一場驚心動魄讓楊妃的危機感與日俱增。她知道自己的地位並不穩固,猶如沙上築堤。於是她開始行動,行動的關鍵就是,吃荔枝,喝涼水。
距貴妃香消玉殞時間不遠的大詩人杜牧有一首《過華清宮絕句》名流後世,這首詩也把楊妃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成為奢靡浪費的代名詞: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對於這首詩的真實性,《新唐書·后妃·楊貴妃傳》寫道:“妃嗜荔支,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千裏,味未變已至京師”。
分析這段話。第一,楊貴妃嗜荔枝。什麼叫嗜,《説文解字》,嗜慾,喜之也。就是説,吃荔枝上癮,跟抽煙一樣,不抽不行。一天不吃百爪撓心。
我們知道荔枝味甘、酸,性熱,多食易上火。因此據説在吃荔枝前後應該適當喝點鹽水、涼茶或綠豆湯,健脾祛火。
但是楊妃最怕上火,因為體太胖(素有肉體),一到夏天活不過去,更有肺熱之症。為了解除肺熱,她用盡了各種方法。
第一,終日口含一塊玉魚兒,把嘴裏的唾液嚥進肚子裏,潤肺去熱。(蓋籍其涼津沃肺也)。
第二,每天大清早起來去後花園裏從花枝上吸花露水,潤肺下火。
楊貴妃根本不喜歡吃荔枝?
因此楊妃吃荔枝無疑吃砒霜,不亞於慢性自殺。
可是她為何偏不怕死還要吃,還居然吃上了癮?原來荔枝還有一個功效,那就是改善失眠、健忘、多夢等症,並能促進皮膚新陳代謝,延緩衰老。
楊妃受玄宗寵幸,終日狂歡達旦,睡不好覺,因此需要睡前吃點荔枝安眠入睡。由於經常熬夜,容顏肯定受損,因此需要美容養顏。
對於楊妃而言,美容養顏才是王道。沒了容貌,她分分鐘會被玄宗冷落,生不如死。跟現在的偶像明星一樣,不整容不打針不吃羊胎素,簡直死路一條。
誰都知道整容危害大,等於自殘,可是為何那麼多人都要整。原因很簡單,為了吃飯啊。楊妃吃荔枝,主要原因在這裏。她吃的不是荔枝,是危機。
第二,必欲生致之。什麼意思,一定要生吃,不能熟吃。唐人吃荔枝兩種吃法,一種生吃,就是吃新鮮的,摘下來就吃。一種熟吃,就是吃荔枝罐頭。
唐時的荔枝罐頭是這麼做的:把荔枝摘下來,剝皮,用鹽水浸泡,裝在銀瓶裏。有個名詞,叫“鹽漬荔枝”。這樣做的荔枝罐頭是能夠長久保存而且味道不散的。就如咱們現在吃的水果罐頭。
就是説,楊妃吃荔枝有兩種吃法,一為吃現的,二為吃罐頭。可是楊妃為了好吃上口,美容養顏,就要吃新鮮的,不吃罐頭。然後問題來了。荔枝不好保鮮。“若離本枝,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
因此,楊貴妃如果要吃新鮮荔枝,最好一天之內送到,不超兩天。否則一堆色香味盡去的荔枝。
因此有了第三條,用驛馬傳送。驛馬就是為國家傳遞公文、軍事情報、貴重物資等重要東西的良馬。《禮記》寫道:“驛傳車馬,所以供急遽之令”。就是説,除了特殊緊急情況,特殊貴重物資,是不能動用這些戰略資源的。
唐時修有馳道,相當於現在的國道,平坦寬闊,每隔五里有站牌,設有茶鋪,能喝水,不給吃飯,不能換馬。每隔十里有驛所,有吃有喝,還能換馬。也就是所謂“傳送”。一站接一站往下傳,人歇馬歇快遞的東西不歇。直到到達目的地。
楊貴妃根本不喜歡吃荔枝?
所以第四,“走數千裏,味未變已至京師”。
根據荔枝三日味變可以算出,數千裏地,三日之內送到。那麼問題來了,荔枝是哪裏產的,三天能不能送到。
這也是個聚訟的話題。
有人説荔枝是廣東產的。《唐國史補》寫道:“楊貴妃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勝蜀者,故每歲飛馳以進。”
唐時南海縣就是現在廣州市荔灣區,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設置。
也有人説荔枝是四川成都產的。蘇東坡就抱這一觀點。認為如果是廣東產的,三天就運不過來。蘇詩人是一位浪漫派,不是史學家,説説而已,當不得真。他還説孔子的頭是正方形的呢,你信嗎。當然蘇詩人這麼説還有一層意思,就是給老家做廣告,因為他就是四川人。
因此有了第三種説法,楊妃吃的是廣西北流的荔枝,也就是她老家的荔枝。為啥要吃老家荔枝,有一個重要因素被學界忽略,那就是老家的井水。冷冽甘甜,清肺祛火,美容養顏,更有香花香草,增加楊妃體香。因此,跟荔枝一起送來的,是楊妃井的井水。而只有老家的井水才是楊妃最為需要的。也是獨一無二絕無僅有的。
因此“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句話是絕對正確的,因為快遞運送的根本不僅僅是荔枝,所以沒人知道!
楊貴妃根本不喜歡吃荔枝?
現在廣西北流到西安最短路程為2100多公里,4200裏。唐時馳道跟現在高速公路差不多,基本修的也是兩地之間最短距離,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唐朝的一里大約450多米,跟現在一里500米也差不多。因此我們可以大約估量,驛馬需要三天內走四千裏地。
那麼這個時間驛馬能送到嗎。因為荔枝一般在陽曆五月以後成熟,此時已入夏天,凌晨三點就能趕路,晚上九點天黑休息。一天可以跑路十八小時。
注意一個細節,驛馬不是一匹馬,而是無數匹。每匹馬只跑一站地,也就是十里,接力傳送。因此每匹馬在十里內發揮的都是最大能量。一匹馬正常時速大概是五十公里左右,也就是一百里,那麼跑十里只需要六分鐘。十八小時是1080分鐘,就是180個六分鐘,就是180個十里,也就是1800裏。
照此計算,考慮到交接簽收等必要手續,三天之內送到也是綽綽有餘。
因此,楊妃吃老家新鮮荔枝,喝老家純天然無污染礦泉井水是確有其事,而且完全可以實現的。所謂磚家學者們的辯謬研實之説,只能越辯越謬,越研越虛。
其實,杜牧《過華清宮三首》,並不是譴責玄宗等人驕奢淫逸,而是説他們耽誤了國事。本來用於傳送軍事情報的驛馬,結果送了博美人一笑的荔枝和井水。於是安祿山來了,大唐從此中衰。
大家可以重新讀一下,這裏不展開。看看三首詩的重點在哪裏,是説啥。
過華清宮絕句三首
【其一】
【其二】
新豐綠樹起黃埃,數騎漁陽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峯上,舞破中原始下來。
【其三】
萬國笙歌醉太平,倚天樓殿月分明。
雲中亂拍祿山舞,風過重巒下笑聲。
.End.
好書推薦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649 字。

轉載請註明: 楊貴妃根本不喜歡吃荔枝?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