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砂開智” 盆中“淨手”!這個古代開學禮 更具儀式感

“開學”是一個很有儀式感的詞,它代表着新的起點、新的開始。而在“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金榜題名”的古代,開學的那些事兒可比現在複雜多了。

“硃砂開智” 盆中“淨手”!這個古代開學禮 更具儀式感

眾所周知,古代的教育並不普及,因此,對入學年齡的要求也沒有現在這麼嚴格,甚至二十歲入學都有先例。東漢的《大戴禮記·保傅》記載,“古者年八歲而出就外舍,學小藝焉,履小節焉。”而《尚書大傳·略説》則稱“古之帝王者,必立大學、小學……十有三年始入小學”,同篇中還有“十五始入小學,見小節,踐小義”的記載。

由此可見,從周至漢,只要在8至15歲之間都可以讀小學。但這裏的“小學”是對文字學的別稱,並不是現在所指的小學六年義務教育。在古時,“大學”以詩書禮樂為學習內容,“小學”則以文字訓詁為教授內容。

隋唐時期,學生的入學年齡就提前了一些,如唐代醫學家、藥王孫思邈便是“七歲就學”。當時的他已經能“日誦千餘言”,以至於洛州總管獨孤信見到他時大為驚歎,稱“此聖童也”,也就是現在所説的神童。

到了明清時期,也依舊沿襲“彈性入學”的傳統。據《莊渠遺書·渝民文》記載,“凡為父兄者,如有子弟年六七歲至二十歲未冠者,俱要送入社學。”而社學就是地方官府奉朝廷詔令所設的“鄉村小學”。

那是不是從古代開始,九月就一直是官方開學時間呢?和入學年齡一樣,古代的開學時間在每個朝代也各不相同,除了現代統一的“秋季入學”外,還有“春季入學”和“冬季入學”。由於古代的中國是傳統的農業社會,一切圍繞農事展開,因此也一直奉行“農閒時間搞教育”的原則。

在漢代,據崔寔《四民月令》記載,有三個入學季:正月農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硯冰凍時,其中“八月暑退”與現代開學時間最接近。到了南北朝時期,開學時間相對統一,冬季入學成為主流。《北齊書·李鉉傳》中便有“春夏務農,冬入學”的説法,開學大概是農曆十月。那除了農事規律,古代開學的時間還與學期的長短有關,短學期通常為三個月,長學期就是一年。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新生入學前也舉辦“開學典禮”。事實上,在中國古代,“入學禮”被視為人生的四大禮之一,與成人禮、婚禮、葬禮相提並論。新生入學會有隆重的“開學典禮”,主要包括正衣冠、行拜師禮、淨手淨心和開筆禮等環節。

其中,正衣冠是指新生入學時,要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幫忙整理好衣冠,再排隊到學堂集合,在先生的帶領下進入學堂。行拜師禮是指學生步入學堂後,先要叩拜先師孔子神位,再拜先生,並向先生贈送六禮束脩。所謂的六禮束脩,分別為乾肉條(感謝師恩)、芹菜(勤奮好學)、蓮子(苦心教育)、紅棗(早早高中)、桂圓(功德圓滿)和紅豆(鴻運高照)。先生在收下束脩後,也會回贈《論語》、葱(聰慧)等禮物,並帶領弟子齊頌《大學》首章,象徵擔下“傳道、授業、解惑”的重責大任。

行過拜師禮後,學生要按先生的要求,將手放到水盆中“淨手”。寓意淨手淨心,去雜存精,在日後的學習中專心致志、心無旁騖。最後的開筆禮是中國古代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形式的稱謂,俗稱“破蒙”,古代讀書人只有開筆破蒙後方可入學讀書。這也是開學禮的最後一道程序,包括硃砂開智、擊鼓明智、描紅開筆等。因為“痣”與“智”諧音,所以,“硃砂開智”也寓意學生從此開啓智慧,目明心亮,日後的學習能一點就通。而“描紅開筆”是學生在先生的指導下,學寫人生的第一個字“人”,這一撇一捺,也是寓意做學問首先要堂堂正正地立身。等完成這一系列的儀式之後,古代的學生就算是正式開學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90 字。

轉載請註明: “硃砂開智” 盆中“淨手”!這個古代開學禮 更具儀式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