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鄰居家的嘉嘉在小區和另一個小朋友打起來了,回家之後嘉嘉生氣的跟父母説自己被欺負了。
可嘉嘉媽媽看了兒子渾身髒兮兮的,非但沒安慰孩子,還不高興的問嘉嘉:“人家怎麼不欺負別人就欺負你呀!”,臨了還囑咐嘉嘉:“別就知道打架,説句‘沒關係’不就好了非要打起來才行嗎?”
孩子在外被人欺負了懷着期盼的心情,回家和父母説,希望父母能夠為他們討回公道,但是在很多父母的觀念裏,孩子之間的事情都是小矛盾,打打鬧鬧的不應該由大人插手。
還有些家長覺得:
別人不會無緣無故欺負你,那你肯定也有做的不好的地方!
結果,孩子本來想要得到安慰、想有人撐腰,卻被父母嘮嘮叨叨教育一番,還逼着孩子找自己的毛病。
一、孩子受欺負後和家長説,很多家長總會説一句沒關係
對於大人來説“沒關係”,是對待他人的謙讓,禮貌與態度,是你的涵養與家教,但是對於一個身心發展並不是很成熟的孩子總是要求孩子大度,家長有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是正確的嗎?
很多孩子在小時候受欺負後哭着回家想要和大人們溝通,可是很多大人們卻完全不在意這種事情,總會和他們説:
這樣一點小事,沒關係的。
總是這樣之後,孩子在外面受欺負告訴家長又無果,那還不如不去和家長訴苦,他們在心裏會默認家長不會管,還會和他們説沒關係。
很多孩子為了能夠保護自己不在外面被人欺負,在外面也會選擇把自己的狀態儘量調整到不去打擾別人,一個人在一邊玩耍,害怕別人搶他零食,害怕別人搶他的玩具,他又沒有辦法和別人去爭執。
時間長了,孩子的性格就會變得孤僻、懦弱、膽小,很多大人覺得孩子長大了以後好像變了,還以為那是自己孩子成熟了一些,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這是一種非常不好的現象。
二、父母是孩子堅強的後盾
在每一個孩子的心裏,父母對他們的意義,就是人生的導師,是道路的明燈,但是很多父母會在孩子小的時候總是認為,很多事情無所謂。
認為自己的孩子受欺負了,只是同學之間、朋友之間的打打鬧鬧,並不會為自己的孩子去爭取反而會勸誡自己的孩子:
你就不要這個樣子,為什麼他不欺負別人就欺負你呢?
如果連自己最信任的父母都這樣對自己的話,那麼孩子又會有誰可以相信呢,連父母都變得不能夠再依靠,他只能夠選擇封閉自己失去孩子的信任其實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只是家長的一個眼神一句話,孩子就有可能不再相信你了。
三、孩子在外被人欺負,大人們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
1、要儘可能的保持冷靜
衝突畢竟出在孩子之間,家長屬於第三方,甚至是“局外人”。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個時候家長最應該做的就是儘自己旁觀者的義務,冷靜地幫孩子分析問題,找出最好的解決方法。
2、教給孩子在必要的時候一定要學會反抗
很多家長總會認為孩子的事情,除了學習都是小事,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遇事總會讓自己的孩子學會忍讓,忍氣吞聲。
但是一味的忍氣吞聲會讓孩子的內心世界產生很多負面的情緒,比如委屈、難過,這樣的情緒是非常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的,所以,要讓孩子在必要的時候學會反抗。
3、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
家長教育自己孩子的過程中一定首先要教會孩子,要保護好自己的東西,任何人是沒有權利隨便拿走你的東西的,對於這種情況一定要學會勇敢説:不!
一味的忍讓,沒有任何的積極作用,而且我們要讓孩子切身的體會到堅定自己表達不是一件難事,有的時候我們雖然説了很多理論,但是到了實踐,孩子可能還是會猶豫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