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彭春是誰?
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波廷傑,用中文對“五四精神”發表演講,把五四與美國精神聯繫起來,故意絕口不提李大釗和陳獨秀,而把有美國留學經歷的胡適突出出來,還重點提了一個人物——同樣留過美的張彭春。
波廷傑(資料圖)
一番鼓搗之後,國內一些人應聲而起,他們的主攻方向有兩個:波廷傑“開悟”了中國人,“五四精神”多年來被有意曲解了,張彭春才是真正的民族精英,波廷傑一個美國人比中國人更懂中國,所有中國人應該感到“汗顏”。
張彭春作為《世界人權宣言》起草者之一,之所以知名度低,是被故意“抹去”了,他證明中國人是可以對“普世價值”做出貢獻的。
《世界人權宣言》起草者之一張彭春(圖片來自聯合國網站)
在一眾對華輿論戰的幕僚中,波廷傑是比較特殊的一個。選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一個不太為公眾熟知的人物,用美國人的話語做一番重新演繹,引發中國社會內部的對立。這是波廷傑比蓬佩奧們高明和新鮮的地方。
然而,這些人嘴裏的,是真實的張彭春嗎?
民族主義者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英、日等國為解決《凡爾賽合約》中未能解決的問題,重新瓜分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殖民地和勢力範圍,由美國建議,在華盛頓召開會議。
在巴黎和會上倍感羞辱,經歷“五四運動”洗禮的中國社會,希望利用這次會議的機會,爭取向日本要回德國在山東的權利,並廢除“二十一條”。
鑑於對北洋政府的不信任,除政府派出施肇基、顧維鈞和王寵惠作為全權代表參會外,民間也組織代表參與,
【來源:環球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