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一代做官九代絕”,下一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留下的大智慧

在古時,做官不僅僅是能夠施展自己的抱負,重要的是還能光宗耀祖。因為在古時,這是一個家族的榮耀。當時的做官就好比是現在我們考公務員與教師一樣,是非常讓人羨慕的職業,可以有人伺候,還有吃皇糧。重要的是可以光耀門第,好比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個道理。

所以在古時,經常有人為了科舉考試準備很多年,甚至是考很多年,哪怕最後是一個小小的縣令,也是在民間權利非常大的官職了。畢竟許多人窮極一生也只能面對黃土,每年靠着微博的收入填飽肚子。生殺大權完全是掌握在別人手中,自己並沒有話語權。

俗語:“一代做官九代絕”,下一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留下的大智慧

別看為官風光一時,但是在古時,民間就有俗語:

“一代做官九代絕”,

這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這句話只是人所處的環境不同,同時為人處世的方式不一樣,所以從而思考的角度不同。

舉個淺顯的例子,就是:"百姓無粟米充飢,何不食肉糜?"是一樣的道理,就是身處不同環境的中的人,對待事物的理解方式是不一樣的,但是這並不是這句話的意思。

俗語:“一代做官九代絕”,下一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留下的大智慧

如果風調雨順、天下太平,百姓儘管日子過得清貧些,但通過辛苦的勞作,人們就算是遇上肆意搜刮的貪官,也能保住性命。

但要是在戰亂的年代,各方勢力爭搶不斷,形勢混沌,本來就民不聊生,再遇上一個貪官,人們真的活不成,不僅自己活不成,後代也活不成,可謂是一個貪官絕九代。

俗語:“一代做官九代絕”,下一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留下的大智慧

再有,

“伴君如伴虎”,

在朝中做官其實是有很大的風險的,稍有不慎就有了能被

誅連九族

的風險,這意味着不僅是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只要是在一個族中,都會被殺。

古代“誅九族”是從秦始皇開始實行的,當時丞相李斯為了加強秦的統治,把之前實行的“誅三族”增加到“誅九族”。但是在歷史上很少有被“誅九族”的,刺殺秦王的荊軻僅僅是被誅殺了三族。

在歷史上,唯一被誅殺十族的人是明朝方孝孺,當時被牽連的有2000多人,可謂是慘絕人寰。

在靖難之役之後,明成祖朱棣要求方孝孺草擬詔書,但是方孝孺不僅果斷拒絕,還説:“死即死,詔不可草。”明成祖朱棣威脅説:“這不是你一個人死就能解決的事,你的九族全部都要陪你死你也不在乎嗎?”方孝孺怒聲道:“便十族奈我何?”

朱棣怒不可遏,,在方孝孺九族之外,加上門生,湊成十族,統統殺掉。

俗語:“一代做官九代絕”,下一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留下的大智慧

而“一代做官九代絕”的下半句是“一家發財九家貧”

,眾所周知,封建社會是建立在剝削制度上的社會,但凡過的非常富足的人家,很有可能是剝削了其他的百姓。

但是被稱為“古今第一完人”的曾國藩,

就在官場生涯中過得如魚得水,最後能夠安享晚年,他之所以能夠成為晚清名臣,

成為立德,立言,立功的“聖人”

,靠的就是他

不僅懂得向高人低頭,也懂得向小人避讓,這就是他的處世智慧。同時也完整的掌握了為官之道,

不僅深的皇上喜歡,還深受百姓愛戴,這樣的官是在是太少了。

俗語:“一代做官九代絕”,下一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留下的大智慧

其實,曾國藩能有如此的成就,這其中的功勞,離不開馮夢龍寫的一本“奇書”——

《智囊全集》

曾國藩説:“每當夜深入靜時,方翻此書,細細品味。”

而我們清朝著名的大才子——紀曉嵐,也是對它手不釋卷,最終竟然憑着自己的記憶力,將這本書倒背如流!

俗語:“一代做官九代絕”,下一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留下的大智慧

馮夢龍在寫這本《智囊全集》時,就説

:“天下無餘智”

,這意思就是——普天下所有的智慧皆囊括於此。

正因如此,不僅曾國藩和紀曉嵐對它非常鍾愛,在之後讀過《智囊全集》的康熙,還認為它是

“國之利器”;只允許內部傳閲,不可外傳。

到了今天,智囊全集依然值得我們思考與學習。我們熟知的首富王健林,也把這本書推薦給了萬達高層。讓自己的員工從古人智慧中學習職場用人訣竅,加強個人修養,增強在職場中為人處世的根本。

俗語:“一代做官九代絕”,下一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留下的大智慧

究竟這是一本什麼樣的“奇書”,能夠讓這麼多名人喜歡呢?

《智囊全集》是一部反

映古人巧妙運用聰明才智來排憂解難、克敵制勝的處世奇書,被稱為“千古謀略第一書”。

裏面記載了從先秦到明代的各種小故事,全部正史和筆記、野史,不僅有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謀略,也有平常百姓小人物生活中的奇巧機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37 字。

轉載請註明: 俗語:“一代做官九代絕”,下一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留下的大智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