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被德國佔領的巴黎,為何能不遭一絲破壞,市民與德軍其樂融融

1940年5月,英法兩國與德國構成的西線才開始爆發戰爭。德軍繞過法國引以為傲的馬奇諾防線,先佯攻荷蘭和比利時,吸引英法主力,然後古德里安率領裝甲部隊穿越防守薄弱的阿登山區,向海邊突進,切斷英法之間的聯繫。
德軍一路勢如破竹,推進到離巴黎40多公里時,法國已經喪失了抵抗意志。6月10日法國政府宣佈巴黎是“不設防城市”,撤出了首都,遷到波爾多,6月14日德軍開進巴黎,自此巴黎已全面淪陷。
二戰被德國佔領的巴黎,為何能不遭一絲破壞,市民與德軍其樂融融

巴黎的幸運
無疑巴黎這座城市是幸運的,它沒有經受二戰炮火的蹂躪。更讓吃瓜羣眾羨慕的是,相比起德國佔領的那些東歐國家的民眾來説,巴黎民眾彷彿生活在天堂。同一個國家佔領下,生活境況有着天壤之別。
被納粹視為劣等民族的東歐國家,納粹統治以破壞和掠奪為主,還有對猶太人滅絕人性的屠殺。在納粹統治下的東歐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有着“文藝之都”和“香豔之都”的巴黎,獲得了第三帝國的特別關照。在戰火紛飛的時代,巴黎仍然算得上一片安詳的樂土。
巴黎被佔領,法國政府撤離後,各種關於德軍的流言蜚語開始在巴黎民眾之間傳播。這些傳言描述德軍如何殺人如麻,對待女性如何如狼似虎,傳言導致巴黎市民人心惶惶。僅僅是傳言倒也罷了,這時市民們還從收音機裏聽到政府動員市民撤離巴黎的消息,否則男性會被抓去奴役,女性會遭到侵犯。
二戰被德國佔領的巴黎,為何能不遭一絲破壞,市民與德軍其樂融融

民間和官方的消息都傳遞出了一個內容,德軍是來者不善。70%的巴黎民眾開始逃離這座城市,他們拖家帶口湧向公路,朝着德軍進攻相反的方向逃跑。逃跑人流高峯時期,往南的道路被堵得水泄不通,不過拖家帶口的人們最多隻能逃出100多公里。
和約簽署後的 6月下旬,越來越多的巴黎人逐漸返回家園。原本想象中的一片狼藉,商店、銀行都被洗劫一空的城市景象並沒有出現。取而代之的是在著名的香榭麗舍大街的咖啡館門外,德國官兵與巴黎市民一起喝着咖啡,氣氛看起來相當和諧。只不過大家還不是很熟悉,彼此交流不多。
更讓人詫異的是,在巴黎任何地方碰到德國軍人,他們都彬彬有禮,顯得和藹可親。佔領巴黎的德國官兵們倒不像是侵略者,而像是節假日前來旅遊觀光的遊客。巴黎人的恐懼感在這種温情脈脈的環境中,一點一點的消失了。與德國軍人一起生活在同一個城市,顯得一點也不違和。
二戰被德國佔領的巴黎,為何能不遭一絲破壞,市民與德軍其樂融融

巴黎幸運的主要原因
巴黎之所以被優待,跟希特勒對這座城市的熱愛和崇拜有莫大關係。歐洲文藝青年無不有“巴黎情節”,希特勒也不例外。德軍佔領巴黎後,希特勒難掩興奮之情,當和約簽署之後,他立即開始籌劃自己的巴黎之行,這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到訪自己心目中的“燈光之城”。
1940年6月23日一大早,希特勒一行人就坐上飛機飛往巴黎。希特勒巴黎之行好像一個成年人來圓兒時的夢想,他帶着謙卑的心態,甚至內心還有些小學生的愉悦。
巴黎歌劇院是希特勒到訪巴黎的第一個參觀地。查看包廂時,他居然指出少了一間屋,劇院工作人員都感到吃驚,因為這間屋子多年前就沒有了。旁邊跟隨的人也都露出驚奇的目光。
二戰被德國佔領的巴黎,為何能不遭一絲破壞,市民與德軍其樂融融

塞納河右岸的蒙馬特高地是希特勒參訪的最後一站,它位於巴黎市18區,是一座130米高的山丘,可以俯瞰巴黎城。蒙馬特附近有大量著名景點,如白色圓頂的聖心堂、小丘廣場、皮加勒廣場、紅磨坊、愛牆,很多電影喜歡來這裏取景。藝術家們熱衷於來蒙馬特創作,畢加索、梵高這樣的大師也在這留下了足跡。
希特勒説之所以命令部隊繞開巴黎,避免在這裏作戰,正是因為蒙馬特下面的畫可以留給未來。另外,希特勒要向歐美證明,他發起的“民族社會主義運動”,願意跟法國共享繁榮的果實。希特勒對軍隊下達命令,在法國以及巴黎要當解放者,不當征服者。
二戰被德國佔領的巴黎,為何能不遭一絲破壞,市民與德軍其樂融融

希特勒還給德國佔領軍佈置了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儘快恢復巴黎的正常生活。德國人在巴黎不能強買強賣,不能白吃白喝,誰要是搶劫就當場槍斃,買東西必須一分不差地給錢。
當巴黎市民隨處見到彬彬有禮的德國官兵,就不難理解了。一直到1940年9月份,巴黎人發現,首都除了多了一些納粹標誌的裝飾物,以及開始實行宵禁以外,昔日巴黎似乎正在重現。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01 字。

轉載請註明: 二戰被德國佔領的巴黎,為何能不遭一絲破壞,市民與德軍其樂融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