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痛”,他們懂!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熱議“家長陪作業”現象

教育減負,每次都是兩會上的熱門話題。今年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們談的不僅是給學生減負,有人提出,家長同樣需要“減負”。除了陪孩子做功課、簽字,還要做小報、PPT、小視頻、調研報告……家長們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觀點一出,網友們“炸鍋”了,舉雙手贊成眾多,反對聲也有,認為“不陪作業的不是好家長”。你怎麼看?

“陪作業”的幾大壞處

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範小青建議,應給小學生家長減負,學校給家長的“陪作業”任務要適度、合理減少家長陪作業任務,並列舉出“陪作業”的幾大壞處。

範小青認為,多數家長做不好老師該做的工作的,結果反而壞事——家長着急,難免打罵,孩子更加學不進,適得其反。有的乾脆就由家長代做,學生根本沒有用心學習,沒有收穫。

具體説來,家長“陪作業”有幾大壞處。不能培養孩子獨立學習的習慣,產生依賴性,自主學習能力差。家長不是老師,不一定懂得如何教學,效果不盡人意。每天長時間“陪作業”,對下班回來身心疲憊的家長來説,是“不人道”的。而且,如今小學生需要學習的內容,家長未必都能瞭解,比如文稿演示,並不是所有的家長都能夠完成的,這種“代做作業”的負擔,讓許多家長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陪”的不應只是作業

作為一名“過來人”,來自上海代表團的全國人大代表丁光宏告訴記者,自己孩子小學階段也經歷過需要“陪作業”的時候。但這種“陪伴”不是無時無刻“盯”“關”“跟”,也沒有太多需要家長代勞的作業;家長只是負責檢查一下作業是否完成後,簽名即可。

全國人大代表丁光宏。受訪者供圖

“現在很多年輕的家長在教育上顯得比較焦慮,這固然有社會競爭加大的壓力,和教育理念也有直接關係。”在他看來,在孩子小時候,不要太看重一時學到的知識、眼下的成績,“風物長宜放眼量,親情的陪伴是更重要的,要珍惜和孩子相處的時光,而不只是陪作業、陪補課。”

即使是補課,他認為,也不是把孩子扔進教育機構,就萬事大吉。現在有句話叫做“雞娃不如雞自己”。孩子要課外多學些知識不是壞事,但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是最重要的。這些方法、習慣的養成固然和學校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家長的言傳身教。“比如説,你想讓孩子學鋼琴;但自己在旁邊刷手機,很難想象孩子會專心致志練琴。為什麼不和孩子一起學呢?既讓孩子感受到親情的陪伴,也通過言傳身教,感覺學習樂器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許多成功人士的傳記顯示,回首童年,讓他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家長監督他們做作業、補習,而是一些生活的瑣事,通過陪伴傾注了父母對子女深沉的愛,這種情感交流成為孩子身心健康的最大“滋養品”,讓他們受益終生。

網友八方觀點

對於這個話題,網友們也是七嘴八舌、各持己見。

有網友為《戰國策》的“遠交近攻”給出了“新釋”:孩子做作業的時候,遠離一點,還能稍微交流交流。離得近了,想不攻擊他都難。

網友“三天三夜”説:

孩子是自己的,人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有出息。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遠超學校,當然要陪!

網友“一天到晚曬太陽的魚”説:

要陪,但不是幫,更不是干涉。説到底,還是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習慣的問題。方法得當,事半功倍。

今天,你陪作業了嗎?

新民眼工作室

作者 | 宋寧華

編輯 | 顧瑩穎 唐夢葭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20 字。

轉載請註明: 你的“痛”,他們懂!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熱議“家長陪作業”現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