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什麼説,保護好2歲孩子的成就感,就是在培養孩子的內驅力?

由 宗政從蓉 發佈於 經典

  01/ 孩子的內驅力從哪兒來?

  上一篇討論遊戲、學習成績和成就感的文章發出來後,一位媽媽追問了一個問題:

  你説成績好的孩子能從學習上獲得足夠高的成就感,不需要玩那麼多遊戲,成績不好的孩子學習成就感不足,才需要用遊戲的成就感來補足,那麼,為什麼有的孩子會用心學習,努力獲得好成績,有的卻對學習不怎麼上心,成績好不好都無所謂?一個孩子,怎麼才能變成得主動追求成就感,內驅力充足呢?

  這是個特別好的問題,但不少父母都會忽視。因為父母主要是在孩子上學後才開始關注他的內驅力,在學齡前更注重自己對孩子學習活動的驅動,比如積極給孩子做各種啓蒙、安排他學各種才藝。

  但實際上,孩子內驅力的核心——成就動機,在兩歲之前就逐漸萌發,忽視學齡前孩子內驅力的培養,就很容易收穫一個對學習不上心的孩子。

  02/ 小寶貝的“成就感”

  所謂成就動機,是一個人“克服困難和取得優異成就的意願”,它源於嬰幼兒的“掌控動機”,也就是“探索、理解和掌握自己環境的動機”。

  為探索幼兒掌控動機的發展,心理學家Deborah Stipek的研究小組,運用觀察法對1-5歲的孩子,進行了一系列研究,他們觀察孩子在完成一個明確的成就指向的任務,比如猜謎、釘釘子時的表現,發現幼兒的成就動機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歲前——享受掌控,比如掌控玩具,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克服了什麼困難,孩子會表現得特別興奮;

  第二個階段,2歲——尋求讚許,如果孩子成功完成了某項任務,他會微笑着揚起頭,露出“是我做的”的表情,尋求身邊成人的讚許,如果沒有成功,他們會背對別人,以避免被批評。這説明,2歲的孩子已經開始用成敗評價自己的表現,並且知道成功伴隨讚許;

  第三個階段,3歲——標準應用,孩子獨立地對任務成敗進行評價,在成功時感到驕傲,在失敗時感到羞恥。

  作為普通父母,我們不需要做專業的研究,也很容易發現孩子的掌控動機。比如,兩三歲的孩子,自己穿不好衣服,可能會特別生氣地拉扯衣服,玩不好玩具,可能會沮喪地摔打玩具。

  不少父母認為這些是“孩子脾氣不好”的表現,應該引導他改正,但實際上,它們都是孩子尋求最初的成就感的努力,父母只要給孩子適當的幫助和鼓勵,幫助他學會掌控這些小事,獲得成就感,孩子就會持續成長為一個有充足的成就動機的孩子,最典型的就是上小學後,不用父母督促,自己就知道在學習上投入足夠的努力,以追求好的學業表現。

  所以説,父母在學齡前的幾年,保護好孩子初生的成就動機,並促使它健康發展,孩子在上學後,自然會成為注重學業成就、內驅力充足的孩子。

  03/ 父母如何保護孩子的“成就動機”

  基於成就動機對於一個人畢生發展的價值,心理學家們繼續研究家庭如何影響孩子的成就動機,最後發現,高成就動機孩子的父母,具有三種品質:

  (1)温情,接納,及時表揚子女的成就;

  (2)給兒童設定一定的標準並加以指導,對進程加以監督並確保其完成任務;

  (3)給予兒童一定的獨立和自主空間,小心翼翼地幫助年幼的孩子,使之儘可能獨立完成任務,給予年長的孩子發言權,讓他們決定如何最好地應對挑戰,達到目標。

  可惜,相當不少的父母,在這三方面都很容易走入誤區,把一個追求成就感的孩子,變成一個經常為失敗而沮喪的孩子。

  誤區之一:設定的成就標準太高,極少讚揚孩子自己認為是“成就”的那些小表現。

  比如,對於1歲以內的孩子,能自己拿着小勺子,舀起一勺飯喂到自己的嘴裏,就是一個讓他非常開心的小成就,但父母很少注意孩子拿勺吃飯的興奮,卻總在擔心他把飯吃得到處都是,所以經常會制止孩子從媽媽手裏搶勺子,或者批評孩子吃得不好。

  再比如,2歲左右的孩子,嘗試自己穿衣服,即便把褲子穿反了、左腳鞋子穿到右腳上了,也是他自己的小成就,但很多父母關心的卻是孩子沒有把這些事做對,而不是孩子自己做了這些事。

  要避免這樣的狀況,我特別推薦爸爸媽媽記住多年前“知心姐姐”盧勤老師説的一句話“告訴孩子,你真棒!”。我們在孩子出生前,就讀了《告訴孩子,你真棒!》這本書,十幾年過去了,書裏具體講了什麼已經忘得差不多,但這句話一直記着,並且一直用到現在。我家兩個孩子一個馬上18歲了,一個14歲多了,讚美孩子的話,我們仍然每天都能脱口而出。

  誤區之二:過於注重為孩子設定標準、監督孩子完成,忽視為孩子提供幫助。

  育兒焦慮高漲的時代,父母們為孩子設定的標準都不低,希望孩子在生活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有好表現,但很多父母採用的方式,都是監督孩子完成,比如最典型的,用親子共讀的方式“陪伴”孩子閲讀,“陪伴”學齡前孩子用各種APP上課,但對及時給孩子必要的幫助和支持,幫他完成任務,卻重視不足,這會讓孩子經常陷入“無助”的狀態,從而無法確信自己能達成目標。

  關於父母如何為孩子提供幫助,我遇到的最形象的説法,來自俄國發展心理學家維果斯基,他認為幫助孩子發展,父母需要成為孩子的“腳手架”——完成一件事時,孩子原本孩子有點夠不着,你給他腳下墊了個支架,他就夠得着了。比如,最簡單的,孩子穿不好衣服着急時,父母為他示範這件衣服該怎麼穿,並在他被衣服“卡住”時,稍微幫助一下。

  有了父母在關鍵點上的及時幫助,孩子的做事能力、經驗和信心都會大大增強。這就是為孩子“賦能”的價值,如果一味採用“施壓”的方式,孩子自己做事,會變得越來越煩躁,未來面對學業,也會既缺方法,也缺耐心。

  誤區之三:過度掌控孩子,不願給孩子自主空間。

  一些父母誤以為,在孩子小時候,父母多掌控孩子,保證他按照“正確”的、“更好”的方法做事,達到更高的標準,孩子長大之後,就會變得自主、向好。比如,一些父母希望從小培養孩子的閲讀習慣,從孩子兩三歲起,只要“閲讀時間”到了,就會拉他過來和大人“共讀”,還積極地讓孩子做各種各樣的打卡。

  實際上,父母施加的外力,永遠不會變成孩子的內驅力,相反,在父母外力驅動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會一直保持“被驅動”的模式,很難積極地應對挑戰,努力達成目標,套一句網上的俗語,就叫“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而自己驅動自己的孩子,是“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快樂。”

  總之,上學後努力學習的孩子,都是在學齡前的成就動機得到充分保護的孩子,父母能保護好2歲孩子的成就動機,就是在培養孩子未來的內驅力。

  注:本文引用的關於成就動機的研究成果,主要來自《發展心理學:兒童與青少年》(第九版),中國青年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