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創到底為什麼

小學生研究抗癌又有“新成果”。近日,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小學學生李某怡和李某卿的實驗觀察報告《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引發社會關注。

對此,武漢市科協在官網發佈聲明指出,2名學生在對比觀察實驗中的簡單操作,均經過指導老師的專門培訓;剝離實驗在老師演示教學後,學生能夠獨立完成,並從實踐中得出報告結果。另據報道,兩位小學生的父親是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李紅良。

又是小學生研究癌症,又有一個科學家父親,這些巧合,讓人們不禁聯想到不久前曝光的雲南昆明11歲小學生研究癌症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的案例。目前,後者的獎項已被撤銷,學生家長也發表了道歉聲明。那麼,最新的案例,會不會又是一個小學生科研“拼爹”的故事呢?

青少年科創到底為什麼

先別急着下結論。根據媒體對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一位教授的採訪,科研人員認為這項研究的原理很簡單,小學生弄明白也正常。但是,完成這項實驗還需要專業實驗室,這不是當事小學所能提供的。

科研人員眼中的“簡單”,是不是基於小學生理解能力的簡單,大概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但是,即便上述抗癌研究能夠由學生完成,也並不意味着面向小學生的科技創新大賽出現此類研究就合理。從根本上説,無論有沒有成年人的深度參與,這些常人眼中深奧、前沿的科研項目頻頻出現在小學生比賽中,本身就是一類值得反思的現象。

根據《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章程》,創新大賽的宗旨是:激發廣大青少年的科學興趣和想象力,培養其科學思維、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的廣泛開展和科技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發現和培養一批具有科研潛質和創新精神的青少年科技創新後備人才。

從大賽的宗旨看,其並不追求小學生做出獨創的科技成果。這也正是大賽發起者和主辦方一種實事求是的表述:小學生處於思維成長的年齡,比賽並不是苛求參賽者真的做出什麼改變社會的發明創造,而是鼓勵創新意識、培養創新思維。有些小學生創新實踐或許並不成熟和完善,有的只是一個點子,有的並沒有什麼實用價值,但並不妨礙大賽從鼓勵探索的角度出發,讓一批有志於科創事業的孩子收穫成長。

青少年科創到底為什麼

然而,一些以深奧科學理論和複雜技術面目示人的參賽項目,暴露了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成人化”的一面。

首先,這些參賽項目在知識點層面完全超綱。不管是突變基因C10orf67,還是綠茶提取物中茶多酚的主要成分EGCG,這些知識概念完全超出了小學教育的範疇。換言之, 小學生通過參與項目接觸這些科學概念,只是“早教”的成功。但是,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本應旨在發現培養參賽者的科研潛質和創新精神,而不是比誰掌握更多的知識。

其次,小學生背後的成年人,並沒有弄清楚培養青少年創新思維和創新實踐的關係。在武漢兩位獲獎小學生的輔導老師提供的情況説明中,有兩姐妹做實驗的照片,相關文字也強調實驗由“孩子們親手完成”。但是,正如有網友質疑的,有了專業人員的指導,“我奶奶也可以完成實驗”。即便完全接納當事人的陳述,兩位小學生不過是在成年人指導下完成實驗,她們的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又表現在哪裏?

值得注意的是,正如相關科研人員所言,完成這些實驗需要專業的實驗室和設備,並不是普通小學所能提供的。而且,由於這些科研項目的設計思路是成年人主導完成的,即便這些學生確實親手完成了操作部分,但他們“成功”的前提正是獲得了實驗條件。對於更多有創新意識而沒有專業實驗條件的青少年來説,這恐怕不是平等的競爭。

青少年科創到底為什麼

梳理近期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獲獎名單,人們可以看到,並非所有獲獎項目都追求科研層次的高深,同樣有一些接地氣、體現小學生思維特徵的項目。比如,第34屆獲獎名單中,江蘇代表隊“‘悦’視枱燈的設計”,廣西代表隊“父母生育二孩對大孩心理變化的影響”等。 這些符合小學生生活閲歷、知識儲備,又有創新思維支持的“小課題”,才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應當鼓勵的方向。

目前,僅從獲獎名單的項目名稱看,出現高級學術術語的項目還是佔了不少。這不得不令人擔憂,隨着輿論的追問,還會不會有更多“小學生研究抗癌”的爭議產生。在深究個案的同時,理應端正對待青少年科創的應有態度。

對此,不僅需要指導教師、家長反思自身角色,大賽組織方也要調整評獎導向,不再追求科研項目的“高大全”,不再讓實驗室成為學生創新實踐的先決條件,讓那些真正體現中小學生創新思維的項目脱穎而出,讓創新成果真正説“中小學生的話”。惟其如此,對學生科研比賽“拼爹”的擔憂,才能得到進一步消釋。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中青評論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88 字。

轉載請註明: 青少年科創到底為什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