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李鴻章為何能從曾國藩的幕僚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將領?

由 高會雲 發佈於 經典

大家好,我們的博易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文/徐永超
丈夫隻手把吳鈎,意氣高於百尺樓。
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慾封侯。
定須捷足隨途驥,那有間情逐野鷗。
笑指蘆溝橋畔路,有人從此到瀛洲。
——李鴻章《入都》
早年間,李鴻章在家鄉興辦團練,因為不通軍事,屢戰屢敗,一度十分狼狽。不得已之下,通過父親的關係,他離開安徽,投入老師曾國藩幕下。
初入幕府,李鴻章主要負責文書工作。對於這類事,李鴻章稱得上得心應手。曾國藩見此,誇獎他:"少荃天資聰明,文才出眾,將來定有大作為。"曾國藩重視人才,更注重培養人才,從曾國藩那裏,李鴻章獲益良多。
早年的李鴻章,自恃翰林出身,常常自以為是,盛氣凌人。曾國藩為了磨鍊他的性子,就在開會的時候,故意讓左宗棠、胡林翼、李元度等人反駁李鴻章;李鴻章平時好打"痞子腔",遇事易動搖,曾國藩就對他講挺經,教導他遇到困難要挺住。
李鴻章平日裏懶散貪睡,曾國藩的起居則非常有規律,每日早起查營過來,都會與眾幕僚共進早餐。一天,李鴻章不想早起,就謊稱頭痛,盤算着這樣能睡個懶覺。曾國藩知道他想偷奸耍滑,不準假,還接二連三派僕人催促,説他不到絕不開飯。李鴻章只好穿戴整齊,急忙趕去。吃完早飯,一言未發的曾國藩,嚴肅地看着李鴻章,緩緩開口:"少荃,既入我幕,我有言相告,此處所尚委一個誠字而已。"説罷,起身而去。從此,李鴻章逐漸養成了早起的習慣,這一習慣讓他日後受益不盡。
除了修身處事上的改變,李鴻章在曾國藩幕府中的最大收穫,就是提高了自身的軍事能力。在此之前,李鴻章雖然曾跟隨呂賢基辦了五年團練,但因為不得其法,常常吃敗仗。而湘軍內部,將才眾多,這就給了他全方面軍事學習的機會。
同時,為了進一步鍛鍊他,曾國藩特意安排他去曾國荃的部隊,李鴻章得以近距離了解湘軍營制、軍規、訓練;如何排兵佈陣,指揮各兵種協同作戰。這些,都為李鴻章後來的獨當一面打下了基礎。
清軍江南、江北大營覆滅後,湘軍成為抗擊太平軍的主力部隊。為了穩住安徽的局勢,曾國藩將大營移至四面皆山,運糧不便的祁門。李鴻章認為此地不宜久留,建議曾國藩親赴淮揚,督練水師,或力克安慶,以制全局。曾國藩不聽,後來果然有祁門之險,幸好鮑超的拼命抵抗,曾國藩才最終脱離險境。
經此事件,曾國藩意識到李鴻章已成為將才,就採納了他創辦淮揚水師的建議。幾經考慮下,向朝廷上了保舉李鴻章為兩淮鹽運使的奏摺。
然而,在隨後的李元度事件中,曾李二人對如何處置這位湘軍元老產生了嚴重分歧,李鴻章憤而離開湘軍大營,創辦淮軍的事擱淺了。
杭州被李秀成攻陷後,太平軍馬上將矛頭對準了上海。這裏是當時中國的財税重地,一旦有失,後果不堪設想。剛剛掌權的慈禧太后將保衞上海作為頭等大事,要曾國藩出兵力保。
接到上諭的曾國藩卻遲遲不肯發兵——湘軍兵力有限,已抽調不出兵勇,即使有兵,要想通過太平軍在江蘇的封鎖也非絕非易事。幾經權衡,他決定派曾國荃帶兵救援上海。但他的這個兄弟一心只想奪下佔領天京的所謂頭功,不肯聽兄長的。
就在曾國藩為難之際,李鴻章慨然請命,表示自己願意回鄉招募兵勇,再救援上海。曾國藩聽罷,笑着説:"少荃去,吾高枕無憂矣。"當然,李鴻章自告奮勇也並非沒有自己的打算。雖然曾國藩十分看重他,但湘軍集團內部排外傾向非常嚴重,只有離開湘軍,另立門户,才有前途可言。
回到安徽後,李鴻章感到招募新兵速度太慢,就決定聯絡當地團練首領,改編舊團勇。
經過兩個月努力,李鴻章手下已有五個營,五千之眾。為了進一步增強這支部隊的戰力,曾國藩又先後從湘軍中調撥了八個營以補充。可以説,"淮軍初起半楚勇"。
1862年3月,李鴻章帶着他創辦的抵達上海。半個月後,清廷任命他代理江蘇巡撫。從此,李鴻章青雲直上,一個屬於他的時代來緩緩臨了。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