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幾年的本科申請中,申請人數佔比最大的熱門專業往往是計算機,工程,商科,數學等所謂“就業有優勢”的學科。
而文科類專業雖説是許多學生的心頭好,卻在現實”冷冷的冰雨在臉上胡亂的拍“之下越來越冷門,最後令不少小夥伴“望而卻步”。
今天的Pano Profile邀請到了一位熱愛哲學的康奈爾學長,他説,“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基於興趣,錄取只是水到渠成“。
如果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也心懷對文科專業的熱愛卻糾結於此,就來聽聽他與哲學這門小眾學科的故事吧!
Hello!我是今天Pano Profile的小編,那先跟大家打個招呼吧!
PP小編
Solomon
Hi!我是Solomon,很開心能到Pano Profile做客!
那接下來的時間就交給你啦!
PP小編
It is worth a try
你被康奈爾錄取的專業是Philosophy/Classics,也正是你感興趣的研究方向呢!想問一下你對這門學科有什麼自己的理解嗎?
PP小編
我身邊很大一部分同學認為哲學就是”出家人“或者是”無慾無求“,認為它可望不可及,給人一種敬畏的感覺。實際上它是非常“平易近人”(approachable)的啦。
我認為哲學不僅僅是一個名詞、一個學科,更是思考、質疑、分析、積累的過程,對我來説它一直是一個進行時的狀態。
那你是如何接觸到哲學這門較小眾的學科的呢?它有什麼吸引你的點嗎?
PP小編
我被錄取的意向專業是哲學和古典學。我一直都很喜歡研究中世紀的歷史、藝術作品以及宗教這些在中國學生看來很“奇葩”的方向。
不論是自身閲讀或是與夏校的小夥伴交流中慢慢接觸到古希臘羅馬的文化時,我非常享受在這種思考和分析的狀態中的。
我認為哲學的魅力就在於它沒有永恆的真理,所以任何哲學家的著作也好,名言也罷,永遠都是有再進一步思考的很大空間的。
將自己置身於可能一生都無法讀完的書海和前人的思想中,我覺得是哲學帶給我最痴迷的狀態。
在不斷閲讀,積累與思考的過程中,哲學對你的思維方式有沒有什麼潛移默化的影響呢?
PP小編
我覺得在閲讀一些哲學家思想家的著作,並加以自己進一步的思考時,我會以一個更加理性、懷疑主義和包容的心態去反思現代性。
同時,我對身邊的不同意見或者矛盾也能“退一步海闊天空“,以更宏觀的視角去包容和理解不同觀點的存在。
同時,對於一些大部分人覺得很淺顯的、日常化的細枝末節的問題,我也會去分析事物之間的聯繫。從這一方面看來,我不會把自己所研究的學科作為一個學術性”學科“在鑽研,而是加以“生活化”。
總的來説,哲學讓我認識到了社會中價值的多元性吧,我也越來越覺得懂得這一點是現在充滿焦慮和內卷的社會的一個解藥。
圖:閲讀哲學的Solomon
窗口
目前哲學這個專業在國內算是冷門的申請學科,那麼你認為身邊的相關氛圍如何?學校裏有同樣熱愛哲學的同學嗎?
PP小編
我所在的城市並不是像北上廣這樣高中教育相對更多元的城市,所以我在校內接觸到對哲學有同樣熱情的同學並不多,我覺得整個環境還是比較小眾的。
不過在高二的時候,我在學校創立了一個主要關於古典學的社團,希望大家都能試着接觸到這門學科,也算是為同樣想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深入討論和交流的同學們搭建了一個窗口和平台吧。
在這期間,我也慢慢發現了一些對古典學和哲學感興趣的學弟學妹,不管他們是被這個社團所吸引才開始瞭解還是已經有了一段時間的鑽研,都帶給我很多感動。
不過我始終認為,與他人分享自己對一個問題的觀點一定是基於自己有一定的積累和儲備的,而我到現在依然覺得自己的積累還不夠充分,這也是我較少跟周圍的朋友進行很深入的學術探討的主要原因。
在求知的過程中,除了學術能力的不斷提升,還有沒有其他“意外收穫”呢?
PP小編
不能説是意外吧,我認為所有收穫都是源於自身對它的興趣,積累到某個時刻帶來的變化與感悟。
比方説我在學習哲學方面知識的過程中,由於古典語言恰好能作為我研究上的線索和輔助,所以我學習了古希臘語和拉丁語。
因為在我看來,這是另外一種學習的角度,也給予了我一些詞源學上,以及西方哲學中概念變化上的深思。因此即使從語言學的角度上收穫的“結果”呈現出來的僅僅是語言體系的增加,我也並不認為這只是“技能”上的收穫,而更重要的是一套全新的思維體系,一套新的審視語言哲學的空間。
奔赴熱愛
Solomon你在ED就拿到了康奈爾大學的offer呀!可以説説為什麼將康奈爾作為你的ED校嗎?
PP小編
在選擇ED學校的時候,我覺得對自己未來想要的求知狀態以及和學校文化理念的匹配度很重要。
我本身特別願意去嘗試各種各樣的學科,對學術研究保持熱愛的同時也喜歡發展更多方面的興趣。
康奈爾大學的學術氛圍比較開放,也更鼓勵學生提升學習的廣度,發掘自己的興趣。
圖:課餘時間Solomon的湖景攝影作品
在做選校調研時,康奈爾大學的教育理念中“有目的的發現、自由開放的探索和表達、跨界探索”(Purposeful discovery, free and open inquiry and expression, exploration across boundaries)等關鍵詞深深吸引了我。
當我看到康奈爾的校訓上寫着“I would found an institution where any person can find instruction in any study.”(讓任何人都能在此學到想學的(有教無類))的時候,我認為自己對求知的理解和康奈爾大學所提倡的人文關懷是非常契合的,因此就選擇了康奈爾大學作為ED校。
你是如何在申請過程中將自己對哲學的熱情與理解展現給招生官的呢?
PP小編
其實我並沒有把申請作為我研究、參加活動、寫論文的目的,我在“申請”這件事情上單獨花費的金錢、時間並沒有那麼那麼多。
我更多的精力還是花在學習,閲讀和豐富自己的思想上。在文書中,我提到了自己在路途中對自身以及存在的意義的思考:
理想與現實狀態的虛無對比,很容易使自己落入”永恆的黑暗“。然而我們就應該如此,即”虛無其本身“。因為只有完全被感受、被認同,我們才能足夠接納自己,包括孤獨;才能足夠成為自己,包括存在。
我不敢説是自己的思考本身打動了招生官,但或許是我對人、現實、世界保持批判和“懷疑主義”的態度以及敢於表達自己想法的個性使招生官相信我在學術上的熱情與堅定吧。
馬上要開始留學生活了,你對未來自己的發展有什麼期待或者目標嗎?
PP小編
我對於留學生活還是蠻期待的啦,希望疫情早些結束,可以去自己的夢校體驗新的學習生活,也希望能交到同樣熱愛哲學的朋友!
至於對人生新的階段有什麼目標,其實我一直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有比較開放的心態,第一是不想給自己的研究和思考設限,第二也是希望在更加多元的學習氛圍中嘗試不一樣的可能性,之後再逐漸確定自己的方向。
最後,給同樣熱愛哲學的學弟學妹們一些建議和鼓勵吧!
PP小編
希望學弟學妹們能堅定地走自己選擇的路,並一直堅持下去。有時不需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或是被外在的大環境所束縛,畢竟追求自己所熱愛的東西才應該是人生的意義!
他的獨白:
"
我覺得隨着時間的沉澱以及閲讀量的提升,哲學在生活中帶給我一種行為準則以及習慣上很大的變化。對於一件事情或是命令式的任務,我不會直接地接受並去實施,而是思考其存在的必要性,意義,實施的意義,以及實施過程的邏輯。
我感覺現在的我,以及將來的我,持續的比我的過去行事上更加嚴謹,思維上也更加周全與懷疑。對於很多曾經能成為煩惱的源頭,例如peer pressure,都看明白了很多,也不會去刻意做些什麼,而是在持續尋找屬於自己的價值。我同時很熱愛生活,因為其賦予了生命的意義。
哲學系學生的生活必然不只是書,必然屬於自己。
"
小編説 ——“向前走,總會到達”
Solomon在申請中與眾不同的一點是
他並沒有將申請成功與否作為一個可見的終點或“結業考核”
相反,他僅僅是日復一日享受着
並堅持着自己的熱愛
至於結果
它也僅僅恰好來了,在萬事俱備後。
高中生活的結束
大學生活的開始
一紙錄取通知書
往往被我們作為劃分兩個時代的冰冷節點。
而我們是否想過
它也同樣是
我們奔赴下一場熱愛的一盞路燈呢?
“這段路你辛苦啦,
接下來也要好好沿着
路燈照亮的路走下去哦~”
或許這才是我們
在申請路上要抱有的心態罷。
路很長
或許夜黑,或許崎嶇
只要心存熱愛
那麼邁出你堅定的腳步吧
向前走,總會到達。
*圖片來源於網絡
*編輯:Gloria
關注Panopath 過來人
回覆“Pano Profile”
即可獲得更多過來人申請檔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