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術由來都是熱門話題,關於他們到底能不能打,究竟厲不厲害的終極問題不絕於耳。很多人辯論、分析之時,都不由感嘆傳統武術的凋零和沒落。不過,出於對歷史和武藝的熱愛,以及多年的知識積累和自我分析,我倒是覺得,傳統武術從來沒有沒落,現在,它正處於最正常、也最應該的位置。
要討論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明白,什麼才是我們今天討論的傳統武術。眾所周知,我們的格鬥技巧,來源於數千年的冷兵器戰爭史。而這些對抗、格鬥技能,也就是我們所説的武藝,主要分為兩個部分:武器應用和徒手格鬥。而我們今天通常所説的傳統武術,就是傳統徒手格鬥技巧,不論是拳術還是掌法,南派還是北派,我們所討論的,都是在徒手狀態下的格鬥能力。
但是,要搞清楚中華武術的歷史,必須把這兩部分都説清楚。
一、武器和裝備的使用技巧:
這部分一直是我國格鬥發展史上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全世界戰爭史的主流發展路線。
春秋時期,衡量一個武人的單人戰鬥力,主要是看駕車技巧,和對長兵器,戈、矛的使用技巧;
戰國時期,由趙國興起的胡服騎射,掀起了一場武器和戰爭形式的革命,騎馬和弓弩射藝,成為戰爭主流。
魏晉時期,馬鐙的出現和大規模應用,徹底解放了騎兵的雙手,也使得他們能夠做出比拉弓射箭更加複雜和有力的動作,使短兵相接,正面對抗成為可能。中國冷兵器史上最重要的終極武器之一——馬槊,便在此時期出現。一個身披重甲,精通馬槊的騎將,在戰場上,是如同輕型坦克一般的存在。可以策馬縱橫,肆意收割輕甲雜兵的生命,流傳後世的“萬人敵”一詞,也由此而來。
直到唐代,武舉考試的主要內容,還是騎射、步射和馬槍。之所以考馬槍,而不是馬槊,大概是因為,槊的製作工藝太過複雜、過於昂貴,除了世家豪門,或武將世家,尋常武人根本無法擁有一支上等的馬槊。這也是陌刀興起,和馬槊沒落的原因之一。
五代之後,自北宋開始,由於失去北方大部分土地,中原騎兵徹底衰落,步兵長槍成為主流。昂貴的馬槊和重騎兵一起退出了歷史舞台。既能騎馬砍殺,又能遠程騎射的輕騎兵,以及結陣推進,擅於防守的輕步兵,構成了戰爭的主要元素,直到火器時代的來臨。
説了這麼多,大家有沒有發現,縱觀整個中華戰爭史,好像從來沒有出現過拳法、掌法在戰場上建功的記載,既沒有某大將在亂軍之中一拳轟殺對手的記錄,也沒有某高人大俠陣前立功的記載。那麼,我們的傳統武術,我們的各派絕學,哪裏去了?難道這些拳法、掌法都是編造的不成?
其實也不是,徒手格鬥一直存在,並且不斷髮展,只是其在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遠不如武器重要。
二、徒手格鬥的發展史
自古以來,徒手搏鬥都是軍事訓練的重要內容。先秦時期,稱為“角力”,主要是力量比試為主,秦代更名為“角抵”,力量之外,增加了一定的摔法。其功能除了鍛鍊身手,主要用於娛樂。
劉邦在漢朝之初,曾經一度禁止角抵,而到了漢武帝劉徹時期,由於他的喜歡和提倡,角抵又開始盛行。隋唐時代,角抵被技術更加豐富的手搏、白打取代,徒手打擊技術的雛形開始出現。到了宋代,不但有了更多手搏比賽,而且開始出現一定的規則。
到了元代,政府禁止民間持有兵器,非但沒能阻擋民眾習武的熱情,反而使徒手格鬥技術得到了更進一步的發展。
明代則是中國古代武術承上啓下的重要時期,此時手搏多稱為“白打”或“搏擊”,更多的招式和理論被總結出來,而且開始有了流派。
戚繼光在《紀效新書》的拳經捷要中,便提到了當時的一些流派,“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勢長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圇拳,名勢各有所稱,而實大同小異。至今之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鎖、二十四棄探馬、八閃番、十二短,此亦善之善者也。呂紅八下雖剛,未及綿張短打,山東李半天之腿,鷹爪王之拿,千跌張之跌,張伯敬之打。少林寺之棍,與青田棍法相兼;楊氏槍法與巴子拳棍皆今之有名者……”
而到了清代,又禁止民間習武,可反清復明的活動從未斷絕,因此民間開始出現秘密結社,這就是後來門派的雛形。同時也出現了一些門派理論,創新出許多的武術套路,而且有多種的練功方式,人們開始重視武術的健身、防身、自衞、修身養性的作用。
直到此時,武術仍然沒有引起社會的足夠重視,正如戚繼光所説:“拳法似無預於大戰之技,然活動手足,慣勤肢體,此為初學入藝之門也。……大抵拳棍刀槍釵鈀劍戟弓矢鈎鐮挨牌之類,莫不先由拳法活動身手。其拳也,為武藝之源。”
可以説,徒手格鬥,在整個中國武藝歷史中,都是軍械格鬥的輔助存在,用於訓練,可以培養士兵的身手和勇氣,以及臨場反應能力,徒手搏擊練好了,其他的武器上手就會更快,練得更好,這就是徒手格鬥的最大作用。當然了,徒手格鬥的實用性、防身作用,確實是有的,同時還是民間很受歡迎的娛樂競技活動,和解決爭端的安全方法。
除此之外,要説傳統武術的徒手格鬥,比現代格鬥術厲害很多,在戰場上殺過多少人,那是不科學的。畢竟,任何地方的格鬥術,剛開始都是以殺敵自保為目的,這一點,中國武術並沒有先進性,直到晚清和民國時期,形勢突然發生了改變。
晚清和民國時期,由於國家積弱,外敵入侵,中華民族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危機,而在正面戰場上,由於武器裝備落後,當權者為了振奮民族精神,也為了探索強國強種之路,便開始大力倡導民間習武,扶植成立了很多武館,各個流派,也在此時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只要在京城或天津揚名立萬,便可以名利雙收,武館、聲望、地位、財富都源源不斷。
而在這個時期,也湧現出了最多的一批能打的武人,但是在地位已定之後,為了維護自己既得利益,不少門派都走上了玄學和表演的路子。徒手實戰能力一代不如一代,轟轟烈烈的民國武林,又漸漸歸於平靜。這就是武術史上,最輝煌的“國術熱”時期,三大內家拳,便是在這個時代,登上了歷史的巔峯。
著名作家徐皓峯的代表作《逝去的武林》,就是對這個時代尾聲的記載和描述,只是,他只説了武林的逝去,卻沒説武林的開始,讓人誤以為,這個時代很長很長,其實也就是清末民初那幾十年罷了。
形意拳宗師李存義
建國後,武術徹底沒有了用武之地。最需要武力的軍隊,仍然以先進武器的應用為主,武術又成了強身健體、鍛鍊身手、比賽娛樂的運動項目。至於説實戰,有人説,任何不以實戰為目的的武術,都是耍流氓,但是我們也可以説,任何不使用先進武器的實戰,也是耍流氓。在今天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如果還以武術來保家衞國,難道不悲哀嗎?
如今,傳統武術,也就是我國的傳統徒手搏擊,在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傳承之後,很多遺失,但還有很多保留了下來,雖然不再像它的輝煌時期晚清民國那樣,被奉若神明,但也並沒有受到刻意的打壓和排斥。傳統武術,正處於它在歷史中的一貫角色和位置,起着它最傳統、也最合適的作用:軍事的輔助,民間的競技,大眾的娛樂、養生和健身。這有什麼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