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司村秋色美如畫
“十一”黃金週,一個人駕車在苗嶺山脈間閒遊,從隆裏古城出來後,不經意間,就走進了這個被譽為“黔東第一苗寨”的錦屏縣敦寨鎮亮司村。
來亮司之前,我根本不會相信,在黔東邊緣居然隱藏着這樣一個具有江南水鄉山水田園韻味的苗寨。印象中的苗寨大多依山而居,吊腳樓林立。而眼前的亮司卻是矗立在河邊的壩子上,一條主街從街頭延伸到街尾,房屋沿着主街向兩端延伸,緊密而有序。亮司的房屋一般是三間一進,且都是土牆外圍至屋頂,富庶之家則建的是窨子屋,都建有門樓,進去是庭院,再後是正屋,兩邊是廂房。窨子屋兩側有磚砌的封火牆,牆的三分之二以上處用石灰粉飾,並繪有花草魚蟲彩色圖案。街頭巷尾建有涼亭。寨中建築有典型的江南文化特徵。
無疑,我對亮司是好奇的,一個苗寨怎麼處處皆是江南文化的影子?於是帶着獵奇的心情走進了亮司,去尋覓亮司那段被歲月塵封的歷史時空。
“亮司”由“亮寨蠻夷長官司”演變而來。亮司又名亮寨,亮寨名的由來,要延伸到烽煙瀰漫的三國時期。三國,歷史太久遠了,以致那是亮司一段模糊的歷史時光。“亮司”要從諸葛亮南征諸蠻説起。三國時期,西南少數民族不服蜀國的管制,起兵叛亂。諸葛亮為平定南方少數民族叛亂,親自帶兵平亂。“五月渡瀘,深入不毛。”才有“七擒孟獲”的故事。諸葛亮到亮司應該是南征這段時間吧。《貴州通史》載:三國武侯諸葛亮南征“平蠻”時,亮司是其派屬軍隊安營紮寨之地。亮寨、亮江皆諸葛亮而得名。當時,這個地方“蕪穢本丘墟”,一片不毛,沒有人煙。後來才“民人漸集居”,具體是那些人先到這裏定居,由於歷史久遠,已無法考證。從三國到宋朝,這段歷史亮司的影子是模糊的。到元朝後,亮司的面容漸漸清晰起來。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設亮寨軍民長官司,元至治二年(1322年)改置亮寨長官司,這就是亮司土司制度的設置雛形。元朝滅亡後,明朝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沿用了元朝的土司制度。土司制度是元、明、清王朝在少數民族地區設立的地方政權組織形式和制度。“土司”又稱“土官”,是由中國古代中央王朝任命和分封的地方官,“世官、世土、世民”是其重要特點,即世襲的政治統治權,轄區土地的世襲所有權及對附着在土地上的農民的世襲統治權。明洪武四年(1371年),龍政忠因立軍功授亮寨長官司正長官之職始,至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龍家謨止,亮寨司龍氏家族20世,計23人相繼世襲亮寨蠻夷長官司長官之職,亮司的土司制度延續了470餘年。在近500年的時間裏,土司制度下的亮司龍氏家族得到長足發展,人口發展到近萬人。亮寨龍姓土司家族成為清水江流域影響深遠的世家望族。
亮寨土司的衰落要從清政府實施“改土歸流”説起,“改土歸流”就是把少數民族土司管理的方式,變成漢族式的官員管理方式。土司即原民族的首領,流官由朝廷中央委派。清朝進一步加強了中央對西南一些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統治。貴州實施改土歸流,流官的進入與屯兵的湧入,帶來了中原先進的文化與技術。從發展角度看,“改土歸流”結束了土司割據的狀態,由國家統一管理,促進苗疆經濟發展。但從民族關係上看,“改土歸流”卻加深了民族矛盾。在實施“改土歸流”中,清朝統治者對苗疆稍有不從或反抗的村寨,強行武力鎮壓,用武力征服後,在苗疆各險要處安屯設堡,派屯兵駐守,彈壓挾制諸苗。而且在文化教育方面也歧視虐待,苗族子女不得入學,更不能參加科舉考試。民族壓迫與民族歧視,加劇了民族矛盾,苗疆暴動時有發生。治理苗疆成為清代貴州官吏頭疼之事。康熙十三年(1704年),時任貴州封疆大吏的於準上疏朝廷諫議《苗民久入版圖請開上進之途》稱:“貴州遍地皆苗,種類頗繁,官士斯者,視苗如草芥;居斯土者,擯苗為異類,既不鼓舞,又不教習,遂使若輩沉淪黑海,罔見天日。應將土司族屬人等,並選苗人之俊秀者入學肄業,一體科舉,一體稟貢,既久苗民漸可變而為漢,苗俗漸可化而為淳,邊末遐荒之地,儘可變中原之邦”。上疏獲得議準。這一時期,亮寨苗民為了擺脱民族歧視與壓迫,不得不違背根本,“自損以受用”於漢人,把“苗族”改成“漢族”。村民們學漢語、習漢俗,學習外來文化。亮寨的萬元橋、龍氏宗祠、二樟堂佛寺、雙樟書院、文昌閣……這些有明顯江南文化特徵的建築就是修建於這一時期。於是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亮寨由一個苗族村寨逐漸由演變成漢族村落。民族身份的轉變,帶來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清代科舉考試,亮寨湧現了龍潛、龍祖甲、龍亨極、龍文廣、龍紹訥等優秀科舉人才。
“改土歸流”促進了苗疆經濟、教育、文化的發展與繁榮,同時也加劇了民族矛盾。“改土歸流”實施後,清政府為了加強對苗疆的管控,在各地安屯設堡,掠奪苗民田土,苗民稍有反抗,就會招來殺身之禍。官吏對苗民殘酷的剝削與壓迫,民族矛盾更加激烈。《貴州通志·前事志》記載:咸豐初年更令苗人將軍糧折銀交納,“提押追徵,獄滿為患”,使苗族人民“自掘祖墓,取先人含斂之物折價矣。”被逼得走投無路的苗民起來反抗就成了一種歷史必然。咸豐五年(1855年)三月,台拱(今台江)苗族人民在張秀眉的領導下舉行反清起義,苗疆風起雲湧,起義軍攻城略地,勢如破竹。亮寨也受到起義的衝擊。按理,苗族義軍一般是不會攻擊苗族村寨,但亮寨苗族人為了擺脱民族歧視與壓迫,已經改變了自己民族身份。作為為朝廷統治階級服務的土司村寨,亮寨成了苗族起義軍攻擊的對象。史料記載:咸豐六年(1856)十月,亮寨被古州楊佔先與陽洞土民數千人圍攻燒死,庵廟皆毀;次年二月,又被金山寨一股與清枱之眾千餘人擄掠打砸索錢捉人;第三年又遭亂兵劫擄財物,搗毀民房,任意殺戮。苗疆苗民“十八年大反”,這一時期,亮寨飽受戰亂及匪患之苦,村民流離失所,亮寨一度衰落。
從清“改土歸流”到新中國成立,兩百多年曆史中,亮寨人一直以漢族人的身份登上歷史的舞台。在特定的歷史時空中,亮寨人被迫改變民族身份,他們學漢語習漢俗,其語言、服飾、風俗等受漢化較深。因而亮寨有明顯的江南文化特徵,這些特徵不僅表現在建築文化上,也表現在亮寨文化教育上。其實,亮寨人心裏是矛盾的,在外人眼中,亮寨人是漢族人,而在亮寨人心中他們是苗族。不然,他們不會把自己祖先的族別寫在族譜裏。清道光版亮寨司龍氏族譜《迪光錄》記載:“亮寨龍姓的祖籍源於江西及吉安府泰和縣,後遷至湖南綏寧東山(此地為苗地),再遷至湖南會同巖壁村,最後到龍政忠(第二十三世)則由巖壁村遷至亮司而成為亮寨龍姓始祖,龍政忠成為亮寨蠻夷長官司第一任世襲正長官。”《迪光錄》“户口篇”有“亮寨司户口人丁俱系黑苗”,還清楚記載當時苗族人民的語言、服飾及習俗特點。《迪光錄》清晰記錄了龍氏祖先的遷徙的足跡及祖先族別。亮寨民族身份的再次轉變,時針已指向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經亮寨龍氏族人商議並提出恢復苗族身份的申請,1986年12月,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復亮寨龍氏489户苗族身份。
千年的文化沉澱,凝結成了豐厚的文化遺產與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蹟。受漢文化的影響,亮寨的佈局與建築有江南文化的影子:街道建設工整劃一,主街道從寨頭至寨尾總長近千米,寬3米多;兩邊小街數十條,每條寬2.5米左右,大小街道主次分明,均以白方石鋪中,鵝卵石鑲邊,把整個寨子劃為若干住宅區,如曲子灣、八家巷、店子街、溝邊街、三岔街、大字街等。街頭巷尾建涼亭門樓,寨中開鑿吊井、池塘、水渠,寨前建鼓樓。 亮司至今民眾還有唱酒令歌、玩花燈、舞龍獅和陽戲表演等傳統習俗。
亮司是苗文化與漢文化相互碰撞與融合的獨特苗寨,逢年過節這裏既有苗族蘆笙歌舞,又有漢族舞獅花燈表演……如果你想探尋苗漢文化碰撞的歷史痕跡,想領略似江南田園風光的苗寨景緻,你不妨到這個塵封千年的亮司苗寨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