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武陵山鄉教育扶貧見聞:傳承民族特色文化從娃娃抓起

由 哈愛朵 發佈於 經典

圖為鳳棲小學打造的秀山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浮雕羣。張燕攝

中新網重慶12月19日電冬令時節,海拔1200多米的武陵山區都督鄉漫山銀裝素裹,霧凇奇景美不勝收。坐落在這裏的都督鄉中心學校,因學生人人會演奏葫蘆絲而遠近聞名。

圖為鳳棲小學“民族陶藝世界”工作坊。張燕 攝

大山裏面,沒有課外特長培訓班,沒有才藝技能學習地,山裏娃出去了怎麼和城裏學生競爭?

記者本月跟隨“武陵山鄉美·齊力奔小康——聚焦重慶民族地區脱貧攻堅暨民族團結進步新風貌”主題採訪活動走進重慶豐都、秀山等區縣找到了答案。

特色課程入校園 山裏娃成民族文化傳播者

楊錦亮是土生土長的都督鄉人,1990年他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在都督鄉中心學校任教,一干就是30年。

楊錦亮介紹,都督鄉地屬武陵山民族文化與巴渝文化交融區,民俗文化厚重,有聲名遠播的葫蘆絲演奏、擺手舞、龍獅舞等民族特色文化。

“現在鄉里會這些民族文化才藝的老一輩人越來越少,何不讓學生學習才藝的同時傳承民族文化呢?”楊錦亮説,該校在脱貧攻堅教育扶貧政策和資金的幫助下,2015年開始開始引入聲樂、葫蘆絲、舞蹈、繪畫等特色課程。

“90後”付雪琴是學校的音樂老師,2019年進入該校任教,負責18個興趣班的聲樂教學。目前她教導的學生已多次獲得市級、縣級獎項。在她看來,山區的孩子雖然學習音樂硬件條件差,但是孩子們樸實、勤奮、好學,學習後勁足。

“這些孩子長大以後都是會走出大山的,他們將成為民族文化最好的傳承人和傳播者。”付雪琴説。

“發展教育讓每個孩子都能擁有人生出彩的機會,通過接受良好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重慶豐都縣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説,該縣統戰部近年來積極爭取海外捐贈資金約334萬元修(改)建小學3所,引導華僑、華人、港澳台同胞、縣內外僑屬企業積極回報社會,投身公益事業,向學校、貧困羣眾等共計捐款捐物超142萬元人民幣。

在決戰決勝脱貧攻堅戰中,豐都教育事業步履堅實。近年來,豐都紮實推進中小幼一體化德育體系建設,廣泛開展校園科技節、藝術節、音樂節及閲讀沙龍、才藝展示等活動,大力發展師生社團,校園興趣活動不斷豐富。每年有7000餘名學子通過教育改變命運,1800多人成為技能型人才,超過800名學子通過高考穩定脱貧。

挖掘優秀文化基因 助推少數民族教育特色發展

記者走進秀山鳳棲小學看到,“農耕文化藝術館”,展示出少數民族農耕生活、用品用具;120平米民族手繪牆,集中展示土家族和苗族圖騰文化;400平米“民族陶藝世界”工作坊,呈現了民族陶藝和民族技藝;秀山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浮雕羣,生動展現秀山花燈、黃揚扁擔、苗繡、龍鳳花燭等非遺文化……濃郁的民族特色文化充滿校園。

鳳棲小學校長冉勝告訴記者,該校少數民族教師和學生高度集中。學校現有教職工84個人,土家族、苗族教師佔比近80%;現有班級36個、學生1740名,土家族學生佔50.7%,苗族學生佔13.6%。

近年來,該校把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放在突出位置,挖掘優秀基因,拓展宣傳陣地,開設陶藝、農耕種植、墨韻書法等特色課程,豐富活動實踐,有效助推少數民族教育特色發展,助力少數民族學生成長成材。學校先後獲得國家級“全國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重慶市“首批校園文化建設示範學校”“書法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少兒美術特色基地學校”等殊榮。

“少數民族優秀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許多優秀文化基因。”冉勝説,該校將持續建設“一廊一牆一室一坊一館一羣”六大品牌,充分吸收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養分,組織編寫《民族團結常識》《鄉趣童音》等民族地方校本教材,廣泛收錄土家苗族風土人情、革命老區紅色故事、秀山花燈秀山民歌等民族傳統文化,有效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從小樹立刻苦勤奮、報效祖國的愛國情懷。(張燕 馬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