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界有一個出圈的規矩——話不能掉地上。因為梗一旦沒接住,整場表演就可以宣佈失敗了。
我們看到那些由説相聲而出名的藝人在各種場合都會無意識地捧場、接話,這簡直就和吃飯要用筷子一樣成為了他們的基本生存技能,此處提名那位唱五環比四環多一環的岳雲鵬和專注捧哏三十年的于謙老師。
其實我們平時與朋友、同事、領導的溝通交流也都是這樣的,每一次説話都是一次展現自己的機會,對於很多人來説,即使是私底下的溝通都磕磕巴巴,更別説到了一些稍微正式的場合,那種感覺無異於當眾被“鞭屍”。
而我們需要面對各種形式的溝通交流。求職時的自我介紹,結構化面試中的自我表達,上班後頻繁的彙報總結,向投資人/客户推廣我們的產品,向催婚的長輩闡述自己的愛情婚姻觀……這一切,都需要我們能言善辯,不讓別人的話掉在地上,也不讓自己的話掉地上。
其實説話是有技巧可循的,通過一定的訓練和準備,完全可以做到對答如流滔滔不絕。
一、三個刷新認知的表達理念
成功的方法多種多樣,而失敗的道路卻往往是相同的。如果把每一次有意識的説話都當做演講,一般情況下,失敗的演講都會經歷以下四個階段,這也是演講恐懼症的形成過程。
這樣的經歷會帶給人一種負面心理暗示:自己不適合公開演講,自己表達能力不行。這就像你下水沒幾次,就判定自己學不會游泳一樣。對於演講,需要先給自己充分練習的機會,認真準備一次演講,接受一次聽眾驗證,並多積累經驗,這樣才能相對科學地判斷自己的演講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大部分恐懼演講的人,一方面是因為高估了登台演講的難度,另一方面是因為在日常的溝通表達中陷入了無構思、無意識的草率表達誤區,從而導致了認知上的偏差。因此,消除對演講的恐懼,需要先了解演講的核心思維,重塑對演講的信念和信心,這一點尤為重要。
演講的核心思維有兩個:一是從聽眾的角度出發,也就是説,對方想聽什麼,比你想説什麼更重要;二是運用大眾傳播規律,讓你的信息傳遞更有效。
當你開始有意識地管理和經營自己的表達習慣,做到進退有度時,你的人格魅力就會被放大,你周圍的人也更容易按照你希望的方式來回應你。
01
哪裏有人傾聽,哪裏就是舞台
目標和對象決定了説話的策略。每一句話都應該奔着目標去,這樣才會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實現與否”的判斷標準,接下來就可以通過實踐去不斷驗證。例如,你要通知某人去開會,你的目的就是確認對方收到了通知並會準時參加。
人不是天生就喜歡保持沉默,更多的時候是因為怕出錯、想逃避,所以選擇了不説。開口説話有可能説錯,有可能效果不如預期,但是不開口就等於沒有任何可能性。
02
每一個字都帶着使命
語言和文字一樣,都是可以預先設計和精準傳達的。把自己的説話當作產品,把聽眾當作用户,讓用户購買並且覺得超值,你的影響力就輸出成功了,這個演講也就完成了提升你整體形象的使命。
比如,當我們在與客户溝通時,不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預設對方一次性就應該聽懂,而要嘗試站在客户的角度想問題。如此,我們可以把要講解的內容拆成幾個部分,每講完一個部分,就跟對方確認是否有疑問,等沒有疑問了再進行下一個部分。如此一來,我們的溝通效率一定會提高很多。
這個技巧可以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使用,只要你腦海裏有“以對方的理解能力為基礎進行溝通”的概念,有“對自己表達目標”的清晰認識和把控,語言就是你的“子彈”,字字句句命中目標,做事效率肯定會提升。
03
你想成為誰,就像誰那樣思考與表達
在日本,人們有一個共識,就是你想成為誰,你就先穿成誰,用這種形象暗示來督促自己向目標奮進。大多數日本女生對自身的形象要求很高,即使是商場清潔女工、超市搬運女工,也都化着得體的妝容,不會因為工作粗重而讓自己的形象變得邋遢。
把這個理念遷移到説話上也非常適用,你想成為誰,就像誰那樣思考與表達。你想表現出親和力、決斷力、領導力,那麼你的語言用詞就要體現出這類人的思維特質。
另外,換位思考也是重要的表達技巧。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表達,才能引發共鳴。所以從今天起,請慎重對待每一次説話,把每一條微信語音和每一通電話都當作一場小的演講,像對方那樣去思考,隨時隨地訓練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語言整理能力。
二、三個觸點迅速組織語言
在日常生活中,大到被臨時邀請登台演説,小到平時的各種面試、被老闆和客户臨時問話等,都可以説是一次即興演講。
即興演講非常考驗演講者在思維敏捷性、語言邏輯性和口頭表達流暢性這三方面的功底,因此大部分人對演講的害怕主要來自對即興演講的害怕。
即興演講的可怕之處,就在於它的突發、意外。通常情況下,如果給我們一點時間準備,哪怕一二十秒,大部分人就能回過神來,也就不至於那麼狼狽了。所以面對即興演講時,要擺脱對大腦空白、無話可説的恐懼,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時刻準備着”。
不過,即興演講也是非常“圈粉”的展示魅力的時刻,因為那些能在壓力下表現出急智急才的人,他們的積累必定比展現出來的更深厚。比如汪涵、何炅、馬東及黃渤等人,他們有無數的救場案例廣為傳播。
即興演講高手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快速掌握聽眾的心理需求並及時予以滿足,然後在滿足這兩點的基礎上去引發信任和追隨。也就是説,需要給聽眾一個觸點,去觸發信任和追隨的開關。而認知觸點、情緒觸點、審美觸點這三個觸點絕對是演講產生影響力的精髓所在。
審美觸點的意思就是用語言給對方營造一個有期待值和想象空間的場景,用詞恰當,語調貼切。如果你想描述一種美好的場景和情緒,那麼應該怎樣構建有代入感的場景呢?一個簡單的方法是,在描繪場景的時候,多運用感官描寫,多想想自己有哪些感知器官。你的耳朵聽見了什麼、你的眼睛看到了什麼、你的鼻子聞到什麼氣味、你的舌頭品嚐了什麼味道,把你的每一項感官感受都描述出來。
其次就是情緒觸點。你的分享可以勾起聽眾某種難忘的情緒,可能是久違的共鳴,可能是被理解的感動,也可能是壓抑後的痛快釋放。總之,你的演講可以點到聽眾的某個穴位,讓他產生“哇,這就是我心裏想的,你替我説出來了!這簡直太美妙了……”的感受。
關於情緒觸點,如果預先設計有難度,那麼可以在演講構思完畢之後,看看有哪幾個點可以起到觸發情緒的作用,然後刻意從這個角度設計一些情節和話語,這樣就可以在聽眾心中留下你的“傳説”了。
最後,認知觸點就是你的獨特看法和獨特視角,令聽眾產生了認知升級,給聽眾提供了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新邏輯。這既可以給大家制造危機感,如朋友圈爆文《你的同齡人拋棄你的時候,連招呼都不會打》;也可以是逆向思維,當大多數人都在強調“比你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時,有人出來告訴你,“請停止你的無效努力”。
三、積累素材讓你隨時隨地出口成章
出口成章的關鍵在於積累充足的素材,並能及時調用。因此,小北建議大家從現在開始建立自己專屬的素材庫,做一個敏感的素材收集者。
也許有人會苦惱,不知道從哪裏收集素材。無須擔心,小北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3個收集素材的途徑。
一是通過人、事、網絡及書籍收集。我們應該多觀察身邊的人或事,無論是自己的親身經歷,還是聽別人説的同事、家人的經歷,又或者是自己從網絡、書籍上看到的經歷,只要你覺得對自己有所啓發,都可以記錄下來,並及時覆盤和整理。現在的智能手機功能很強大,要用好手機,隨手記錄並歸檔收集到的信息。
二是從電視上、電影中收集。與身邊的人或事相比,電視、電影中的素材更廣闊,而且整理得相對比較成熟。從電視上、電影中收集素材主要有以下3個好處:收集的觀點往往是大家關注的熱點;素材大多與成功人士和名人相關,故事本身自帶號召力;電視、電影的覆蓋面廣,很容易和看過的人產生共鳴。
三是從廣告、流行歌曲中收集。
收集了素材之後,還有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有目的、分主題地對素材進行歸類。我們可以按照素材的表現形式、應用場景、主題、感情色彩四個維度進行整理。
按照表現形式的不同,可以將素材分成視頻、音頻、圖片、文字四大類;按照應用場景的不同,可以將素材分成職場溝通、商業溝通、人際溝通三大類;按照主題的不同,可以將素材細分成個人成長、勵志奮鬥、責任使命等類型……
做好素材分類之後,你就會發現神奇的事情出現了。當你想講述個人成長奮鬥的勵志故事或絕地反擊的逆襲故事時,把這些關鍵詞一一輸入,有交叉特性的素材就出來了。
接下來根據自己説話的時長篩選素材,然後把這些素材巧妙地串聯起來,就可以清晰地呈現你的觀點了。
在這個智能化的時代,物質已經不再稀缺,人們追求的是更有意義的生活。這個時代的主角是創作者,是有創造力、具同理心、能為事物賦予意義的人。而演講,是這個時代中每一個不甘平庸的人都應具備的能力。希望你能通過演講的方式,把你對世界的理解、你的理念、你的價值觀傳遞給他人。
四、共情讓你知道説些什麼
加州大學的心理學家阿爾伯特・梅拉賓曾發表過一個統計數據:人類的溝通交流中有高達 93%的信息是情感的傳達。解讀情緒比解讀信息本身更重要。尤其是在 AI(人工智能)技術被廣泛運用的現在,很多崗位被不知疲倦鍵啓動的機器人代替了,未來你的人際敏感度、你的共情力…所有這些跟情感連接有關的、人工智能無法取代的能力,才是真正的稀缺價值。
共情力絕對是一個包裹着軟實力外衣的實打實的硬技能,然而生活中並不是人人都有共情能力。相信你一定遇到過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完全抓不到你説話重點的人,喜歡將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別人以進行道德綁架的人,還有明明説好是來安慰的,卻分分鐘把你氣出“內傷”的人,這些都是缺乏共情力的人。
共情力強的人,會先疏導情緒,再解決問題。因為人在情緒沒有得到釋放的情況下,通常是沒有能力解決問題的。情緒一旦產生,就不會無緣無故自己消失。負面情緒被理解得越精準,消失得就越快。
那麼,該如何提高自己的共情力呢?只需要三個步驟。
(1) 複述事實。在對方傾訴之後,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出對方講的要點。
(2) 識別情緒。用語言來表達你聽完對方的講述後內心的感受。
(3) 跟對方站在一起。回想一下狐狸和黑熊的故事,像黑熊那樣爬下黑洞,告訴他你懂他的悲傷,他不是一個人。
你的同事向你抱怨,領導總要求他加班,他感到疲憊、厭煩。你覺得以下哪種回應更有共情力呢?
A 説:“領導嘛,壓大,總要求員工加班,你得多理解。”聽上去特別有大局觀,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
B 説:“唉,真是各有各的難處呀,領導有領導的難處,員工有員工的難處。”聽上去比較中肯,兩邊的心態都有照顧到。
C 説:“下班後還經常得加班,真是讓人很厭煩,給這樣的領導打工真的很辛苦啊,下班後的一點自由都被剝奪了。”
你覺得哪一種回應會讓人感更舒服呢?恰恰不是聽上去特別正確、特有道理的前兩個,對不對?只有 C 的回答讓你有一種被理解和被支持的感覺。
一個錯誤的共情案例
共情不僅需要我們傾聽對方 , 更重要的是 , 要觀察對方語言之外的特徵。當我們觀察對方的面部表情、肢體語言和語音語調等特徵後 , 再選擇適當的方法回應,對方就會認為我們在認真傾聽。如果某人的言語和肢體動作發生衝突 , 那麼永遠要相信對方的肢體語言 , 那才是一個人更深層、更精確的表達。
今日活動
關於説話你有什麼好主意?怎麼通過説話把握機會改變命運?在留言區分享你的真知灼見吧!小北將挑選2位幸運讀者,送出今天的主題圖書《從不會説話到演講高手》。
中國播音主持界最高獎項“金話筒”獎獲得者,教你如何一開口就征服他人!
-End-
編輯:山鬼 黃泓
【來源:北京大學出版社讀書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