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所謂源遠流長的傳統武術,有可靠證據的源流都不早於明代,大部分只有一二百年曆史。徒手技擊的比重在古代武術中的比重並沒有那麼大,而且更佔據主導位置的兵器格鬥還極大程度的干擾了徒手搏鬥的技擊風格。自元朝規定:十户用一把菜刀,凡是鐵製的工具全部集中管理。在這之後拳腳才開始大行其道,武術套路才開始出現。
傳統武術展現在眾人眼前的,真正意義上的實戰比賽,只有民國兩次國術國考。
民國時期,由於內戰和外敵入侵加劇了社會的動盪,社會各界逐漸認識到“文化”之外“武化”的重要性,掀起一陣“新武化運動”。武術也因此被尊奉為“國術”。不少人認為“中國民族到了現在,在體格方面,萎縮病弱幾乎是世界第一”,所以凡是“鼓舞勇敢尚武的精神,提倡保健強身的方法”,都應“熱烈贊成”,國術作為“尚武強身的一端”,應積極提倡。
1927年底,張之江任西北軍駐南京首席聯絡官,他素重武術,到南京後亦大力宣傳武術。張之江認為“我國技擊之術,發達本早,代有傳人”,而近年來卻“稍稍凌替”,其欲發起國術館,是為“應時事之要求”:其一,我國民氣不振,民貧國弱,若欲求強國,當從強健身體入手;其二,國術可以振奮革命軍;其三,在戰爭之中,國術之於白刃戰有重要作用;其四,傳統武術門户之見頗深,不利於公開研究,集思廣益,建國術館可以博研通家。
1928年3月,由張之江、鈕永建、蔡元培、孔祥熙、何應欽、于右任等26人發起成立“國術研究館”,後改為中央國術館,直接隸屬於國民政府,經費由國民政府撥助。
為了選拔各地名手,提倡和促進武術普及,中央國術館決定開展國術考試。1928年10月6日至18日,第一次國術國考在南京公共體育舉行,馮玉祥等國民政府要員出席了開幕式,場內懸由張之江親題的“強國雪恥基於此舉”的橫幅,“考試開始,與試者凡二百零一人,男女老幼,兼而有之,所演均頗可觀”。為了吸引各界觀眾入場觀看,國術考試現場不收門票,可隨意進入,但設有看台座,按等級收費。考試分為徒手和持械兩種,為首的前三名原擬授予國士稱號,以下授武士、壯士等稱號,後由於宗派門户之見嚴重,比試規則和安全措施不健全,不少人被打得血流滿面、斷筋折骨,為避免負面影響太大,中央國術館只得電告各省政府,稱由於此次國考“系屬初創、重在提倡考試,結果僅能綜合眾長,分別等第,如欲照給原定名稱,非嚴格決賽不可”,決定改為“按照最優等、優等、中籌三項給予證書”,最終選拔出最優15名、優等30名,由馮玉祥將軍和國術館長張之江親贈單刀、銀盾。
第二屆國術考試本定於1931年10月舉行,嗣因“九·一八事變”推後至1933年10月。此次國術考試,國民政府撥款三萬八千八百四十一元。10月28日八時舉行開幕典禮,國民政府主席林森、中央代表褚民誼、蔣代表曹浩森、中委張繼等到場,全國裁判員、選手約二千餘人。中央國術館館長張之江致開幕詞,勉勵選手在此“強敵壓境、國難嚴重時期,發揚國術精神,以救危亡”。國術館還借海軍部樂隊“到場奏樂”。本屆考試計分標準“均以六十分為及格,八十分為標準,一百分為滿點”,基本上按《國術考試條例》和1931年11月修正的《國術考試細則》執行。選手按體重分為五組,拳術、長兵、短兵、摔跤四個項目,凡一項勝6次者為甲等。勝5次者為乙等,勝4次者為丙等。但搏擊不同,重量級因人數少,以勝兩次為甲等,勝一次為乙等。其餘各級別,勝4次為甲等,3次為乙等,2次為丙等。這次會上,比較突出的一點.就是每項單獨評定,逐項擇優錄取,各選前6名。
這兩次國術國考中,成績優異者皆為北派拳法習練者 如形意、查拳、少林、劈掛、通背、螳螂等。南拳無一人進入優等(包括現在大行其道的詠春),另外一個現在最火的拳種,戰績也慘不忍睹——太極。
這條估計會讓南派拳法的習練者憤怒,但事實如此,當年國考第一輪南拳全部被淘汰,逼不得已主辦方臨時改了比賽規則,南方拳法和北方拳法分成兩個科目進行比賽。這個原因並非是南拳不強,而是南拳比賽傳統為先搭手,所謂“搭手才叫功夫”,對於拉開距離對沖的比賽方式極端不適應,南拳的習練者在搭手之後很強,但是他們沒有能夠逼對方和自己手搭在一起的本事。
(圖文來自網絡,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