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安:鴨綠江畔“英雄城”

(文/陳俊 褚曉亮 王昊飛)

吉林省集安市(原遼東省輯安縣)地處中朝兩國邊境,鴨綠江水清澈而平靜地流淌着,一座鐵路橋默默橫亙在江上。70年前,抗美援朝戰爭期間,這座橋見證了42萬名志願軍集結開赴戰場,承載了成千上萬節車廂軍用物資運往朝鮮,運送了一批批迴國救治的傷員。

當時,輯安這個只有14萬人口的縣城,連同它如今隸屬的通化市共88萬人口,傾全城之力支援戰場,既產生了一個又一個戰鬥英雄,也產生了數不清的“平民英雄”,他們修鐵路、運物資、抬傷員、縫衣物、做乾糧……使這裏成為“鐵血大動脈”和穩固大後方。

70年後,當硝煙散去,我們走進集安這座鴨綠江畔的“英雄城”,聆聽志願軍英雄們的感人故事,探尋歷史為城市留下的最深刻的記憶。

1950年8月27日,即朝鮮戰爭爆發兩個月後,兩架美國B-29轟炸機侵入輯安縣上空,盤旋偵察10餘分鐘,從此這座14萬人口的縣城便不斷遭遇空中襲擾。

抗美援朝期間,輯安除了青壯年入伍、學校後撤,全縣剩餘百姓都在堅守支援前線作戰。

鴨綠江流經輯安203.5公里,志願軍和戰勤人員從該江段奔赴前線的通道,除了一座鐵路橋,還有臨時搶建的兩座鐵路便橋和14座浮橋——這些橋大都由當地百姓配合部隊建成,經常要在敵機轟炸後搶修。

70年前的秋冬遠比今時寒冷,為了在結冰碴兒的江水裏保障施工,太王鎮下解放村村民在江邊擺了七口盛滿白酒的大缸,修橋人員一旦扛不住低温便浸入酒缸暖身子,之後重新入水作業。

在整個通化,當年進行了全民支前的動員,抽調工人、司機、醫務工作者組成擔架隊、運輸隊、醫療隊隨軍過江,又組織大量民工肩負起搶建搶修橋樑、鐵路、公路以及裝卸物資、轉運傷員等後勤工作,全通化勞動力幾乎沒有閒人。

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後戰線南移,通化的收轉搶救任務加重,僅東北軍區第31陸軍醫院(今96605部隊醫院)就搶救了142264名傷員。為緩解庫存血量嚴重不足,通化百姓累計獻血110萬毫升。

1950年10月30日晚,輯安縣第三擔架大隊隊長曲洪一來到朝鮮已有10天,他和隊友正趕赴戰場搶救傷員。夜色濃重,當他們走到楚山郡下水洞半山腰時,前方隱隱傳來腳步聲和談話聲。曲洪一立即示意大家隱蔽,有朝鮮語基礎的他仔細聆聽,判斷出對方是一小股被志願軍打散的敵人後,計上心頭。

敵人趨近時,曲洪一大喊一聲“繳槍不殺”,和隊友一齊用端槍的姿勢舉起扁擔。敵人被這突如其來的伏擊震住了,面對夜色下的“槍口”束手就擒,25名全副武裝的敵軍就這樣成為擔架隊的俘虜。俘虜被押到山下時天已放亮,當看到對方為首的是一名拿着扁擔的中國老人時非常懊惱。那根傳奇扁擔現收藏於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志願軍打到哪裏,我們就跟到哪裏”是抗美援朝期間通化的口號,像曲洪一一樣先後奔赴戰場的擔架隊員有17.2萬名,約佔全通化人口的20%,他們在朝鮮戰場上搶救出18.2萬名傷員。

傾城援戰期間,通化火車站站前廣場每天都有約800名民工晝夜不停地裝卸物資,約200名民工在70口大鐵鍋前夜以繼日地為志願軍做飯菜、燒開水——即使食材品種有限,但他們仍期望戰士們胃裏裝進熱乎的食物後再跨過冰冷的江水去殺敵。

婦女們也沒有閒着,她們自發組織到戰地醫護所洗繃帶、洗棉衣、為傷員餵飯,來自輯安的胡玉珍一人就給戰士們縫補衣服5000多件。

為防備敵機襲擾,輯安電話所於戰爭初期搬到一座古墓裏,19歲的話務員都興珍堅守其中。1950年12月本是她的婚期,家裏連喜糖都置備好了,但朝鮮戰場當時缺話務員,11月她又主動請纓到前線。在朝鮮一個小山村的隱蔽點,因一度沒人替班,她七天七夜未睡整覺獨自工作,扛不住睏意時靠吃雪提神。當同事來接班時,她沒等挪到牀鋪就倚在牆上昏睡過去。

“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

電影《英雄兒女》取材於1952年的上甘嶺戰役,這場歷時43天的鏖戰中湧現了黃繼光、孫佔元等一大批戰鬥英烈,通化籍朝鮮族老兵孫泰鎬也是這次戰役的親歷者。1951年參軍的他,在第67軍199師597團3營擔任廣播員。在上甘嶺,孫泰鎬白天在山洞裏背誦手稿,夜裏拿起喇叭筒用朝語喊話、用擴音器播放音樂,擾亂敵方軍心和睡眠。

敵軍對這位廣播員深惡痛絕,數次揚言“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地捉拿他。1952年11月的一天,廣播站被敵軍包抄,站裏其他11名戰友為保護孫泰鎬先後犧牲。在朝鮮戰場堅守26個月後回國的他,一隻耳朵已經失聰。年逾八旬的孫泰鎬如今卧病在牀,幾十年來每當憶及上甘嶺那些犧牲的戰友便潸然淚下。

抗美援朝期間,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總數達290萬人次。1950年,通化有4587名青年應徵入伍,其中1699人犧牲在朝鮮戰場。

那些倖存的通化老兵,每個人都有講不夠的回憶:參加過全部五次戰役的張希文曾在戰前拒領津貼時説,“我們連命都不要了,還要錢有什麼用”;零下30攝氏度的天氣,在留守580高地的志願軍就剩劉德厚一人的情況下,他雙手各持一把輕機槍拖住一股敵軍;三天水米未進的宮德祥在夜裏衝進敵人駐地後飢渴難耐,誤將地上的一攤馬尿當成水喝到飽,最終導致嚴重胃潰瘍回國做切除手術……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我為加入志願軍而自豪!”孫泰鎬説。

紅色文化薪火相傳熠熠生輝

通化現有人口230萬,多年來依託醫藥、鋼鐵、葡萄酒等產業成為東北地區一座獨具特色的發展之城。在通化一隅,昔日的輯安縣舊貌已然難覓,今天的集安市在鴨綠江水映襯下,呈現一片江南水鄉般的靜謐與祥和。

在通化市東昌區環通鄉石棚村北側松林中,有一處有着70年曆史的烈士陵園。陵園總佔地面積49000平方米,共有1076名烈士長眠於此,其中558座墓碑屬於在抗美援朝中負傷回國、醫治無效犧牲的志願軍烈士。這裏是吉林省安葬志願軍烈士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烈士陵園,也是吉林省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沿甬道拾級而上,是一座高10.25米的烈士紀念碑,黑色大理石碑面上刻着隸書金字“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永垂不朽”。10.25米的設計高度,寓意10月25日——這一天是中國抗美援朝紀念日。

陵園內有一處抗美援朝紀念館,裏面陳列着軍裝、手槍、水瓢、茶缸等142件展品及30塊展板。紀念館自2013年對外開放以來,每年都會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40餘萬人次參觀。

通化市商務局退休幹部、被稱為“紅色文化活字典”的孫豔華參與了紀念館的籌建。

孫豔華2001年因患癌症提前退休以來,以紅色文化傳承為追求,尋訪了通化數百位老兵,完成了老兵訪談《冰川血山》、老兵故事文集《血性碑》以及五部長篇小説,還與老伴胡堂林合作編輯了錄入413位老兵戰鬥簡歷和圖片的畫冊《軍旗的榮光》。接受採訪時,她對通化對抗美援朝貢獻的許多重要環節和關鍵數字如數家珍。

今年6月以來,孫豔華協助通化多個部門策劃開展抗美援朝70週年紀念活動,以“抗美援朝,打服對手的戰爭”為主題做了10場專題報告。10月中旬,她應邀與95歲老兵徐振明一道赴北京參加中宣部組織的時代楷模發佈會。

徐振明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1958年轉業時主動選擇到通化靖宇烈士陵園工作。徐振明1980年退休後,兒子徐永軍接下了這份工作。父與子,守護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楊靖宇的英魂已62年,更為通化這座“英雄城”的紅色文化薪火相傳傾注心力。(參與記者:張博宇、張建、孟含琪、許暢、周萬鵬)

集安:鴨綠江畔“英雄城”

資料圖片:吉林省通化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園。(新華社記者 許暢攝)

來源:參考消息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01 字。

轉載請註明: 集安:鴨綠江畔“英雄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