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大齡高考生:重新起跑的“少年”》報道中受訪者馮肖在復讀學校的教室裏學習。新京報資料圖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經落下帷幕。當下,高考生們正在等待高考成績,這對於一部分大齡高考生來説,更像在等待打開“重啓人生”的大門。
新京報一則題為《大齡高考生:重新起跑的“少年”》的報道就揭示了這樣的現象。據新京報報道,今年高考考場上,除了十七八歲的應屆少年,還有一些大齡考生。他們中有人已經有過社會經驗,衡量再三後爭取“回爐再造”;有人已經讀完了大學,決定通過高考重新選擇專業;有人為彌補當年錯過高考的遺憾,選擇再次起跑。
其實,每年高考進行時,鏡頭都不吝對準大齡高考生,對高考到底是“執着”還是“偏執”的討論也始終不絕於耳,從教育到學歷,從大學到人生,圍繞高考展開的各類議題中不乏觀點碰撞,這樣的討論於社會和個人而言,多有裨益。
這些大齡高考生,不論出於何種原因踏進考場,都是在用自身行動告訴世人——高考是人生大考,但並非不能重來。當下,“一考定終身”一去不復返,每個人根據自身處境,都有重新選擇的權利,即便半路返回重走高考老路,也理應被尊重。
那些不贊同執着高考這條路,建議另闢蹊徑的聲音,也並非沒有道理可言。這也從側面説明,我們的社會對於人才的評價機制越來越多元,反對“唯學歷論”漸成共識,更多人不再視高考為人生唯一出路。這都是值得欣喜的變化。
若問高考之於人生的意義?估計每個人經歷不一,想必得到的答案也難以趨同。今年55歲的高考生梁實第26次參加高考,雖然還沒等到川大的錄取通知書,就收穫了“高考釘子户”的稱號,但他通過年復一年努力複習參加高考來追求自己的“川大夢”,又有何指摘呢?
再像《大齡高考生:重新起跑的“少年”》這篇報道中的菲菲,去年剛從一所211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畢業,卻想改換人生賽道——學醫。然而,隔行如隔山,不經系統學習難以實現,而這座山她選擇通過再次高考來跨越。今年夏天,已經目標篤定的她,再次走進高考考場,是為自己爭取重新選擇的機會。無論能否考上醫科大學,都要佩服她的勇氣,她已盡力彌補了遺憾。
不同於高考,人生沒有標準答案。尊重每個人的選擇和偏好,這是文明進步的體現,也是社會活力的來源。當社會能容納個體差異,鼓勵選擇的多樣性,身處其中的每個人莫不受惠於此。
由於年齡和閲歷,當初的選擇未必是適合自己的,此時仍有機會從頭再來,無疑是值得慶幸的一件事。人生的意義和價值,當然不是高考成績和名校,熠熠生輝的永遠是努力、勤奮、勇氣這些美好的品質。除了高考之外,如果有更多實現夢想的路徑,所付出的時間成本更小,每個人選擇空間更大,這也是社會所樂見的。
古人云:“人生各有志,終不為此移。同知埋身劇,心亦有所施。”而在當下多元化的社會,“和而不同”應是常態,那些有勇氣挑戰自我,靠努力達成目標的人值得尊重,也值得被“温柔以待”。
撰稿 / 新京報評論員 徐秋穎
編輯 / 馬小龍
校對 /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