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兒童讀物變“毒物”

莫讓兒童讀物變“毒物”

閲讀,有助於開闊視野、陶冶情操、提升氣質。對於兒童來説,閲讀興趣和習慣的形成,對其學習和思考能力的培養大有裨益。伴隨經濟社會飛速發展、互聯網應用加快普及,人們閲讀的需求不斷增長、方式逐漸多元,圖書市場日益擴大,童書市場也不例外。據開卷信息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童書網店市場碼洋同比表現為接近20%的增長。

家長和孩子對閲讀的重視與喜愛無疑帶動了市場需求,然而一片繁榮的背後,少兒出版市場準入門檻低、專業人才缺乏、圖書質量良莠不齊的問題凸顯,存在嚴重風險隱患。這是近年來童書內容失格頻現的重要原因。銷售渠道的多樣化同樣為監管帶來不少困難,監管漏洞也使問題童書成了“漏網之魚”。

兒童心智發育不成熟,正處在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期。他們善於模仿、學習,也更容易被不良信息誤導。書籍中展現的是真善美還是假惡醜,有可能會直接影響將來他們如何看待這個世界和怎樣處理與周圍人羣的關係。從這個意義上講,如果讓大量包含負面信息、低俗化內容的兒童讀物流通於市,無異於“毒物”入侵。把關童書,刻不容緩!家長和老師是重要一環。增強圖書過濾篩選能力、對錯誤認知及時引導、傳遞向上正能量,為兒童健康閲讀保駕護航。

從長遠看,加強源頭治理方為治本之策。首先要對不宜內容進行區分。對毒害兒童身心健康的不良信息應堅決抵制;如果該內容僅僅不適宜低齡兒童閲讀,應建立健全分階段閲讀標準體系。近些年,不少專家學者呼籲政府建立兒童分級閲讀機制,規範童書內容生產,值得鼓勵和探索。同時還須注意,分級閲讀應遵循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循序漸進,宜借鑑不宜強制,不能抹殺兒童閲讀積極性。作家創作難免帶有時代印記和個人色彩,但童書創作要多運用兒童思維、契合兒童心理、貼近兒童生活,讓作品具有可讀性、藝術性和思想性,決不允許在其中“夾帶私貨”。從事童書出版的出版社和編輯人員也應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在內容審核上嚴格把關,對明顯不合理、不健康內容該刪就刪、該舍則舍。

今年以來,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持續開展“護苗2020”專項行動。其中,“綠書籤行動”旨在抵制有害出版物和信息、護助少年兒童健康成長。上半年,共查繳非法有害少兒類出版物13.2萬多冊,取得良好成效。當前,一方面應繼續加大對童書的監管力度,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審查標準的科學統一,避免矯枉過正。此外,社會監督不可或缺。公眾通過反映、曝光、舉報、投訴等多種途徑,讓“帶毒”童書無處藏匿。把關童書,不僅是家長操心的自家事,還需要社會各方積極參與,用心用情,共同為孩子營造一個乾淨健康的悦讀空間。

文/史志鵬

圖源/視覺中國

編輯/王涵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66 字。

轉載請註明: 莫讓兒童讀物變“毒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