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開始和他們的父母談論條件?這和父母經常物質獎勵有關,所以我們應該自己找出原因

“媽媽,我寫完作業你要給我買電動賽車”生活中,父母經常會遇到孩子跟自己講條件的情況,孩子很“聰明”,不管你安排他做什麼,都要跟家長講條件一番,孩子的這種事事講條件跟父母頻繁物質刺激有關。

時間久了,孩子就會形成講條件的習慣,一旦家長拒絕,孩子就會有叛逆心理出現。這種情況也不能一刀切的“廢除”,需要父母掌握好“度”。

對孩子進行物質獎勵,是一種方式,不是目的

孩子之所以跟父母處處講條件,試問各位父母,生活中是不是對孩子經常有“獎勵”鼓勵呢?如:期末考試成績在班級前10,媽媽給你買你最喜歡的玩具;彈鋼琴比賽拿到冠軍,媽媽帶你去海洋公園。這些承諾都是來自父母的口中,是父母讓孩子養成了事事“講條件”的習慣。

父母要明白,獎勵是有作用的,但如果家長沒有掌握好度,獎勵就變了味道,合理的物質獎勵會促使孩子努力上進,會讓孩子從產生價值感和成就感,是孩子繼續追求的的動力,但物質獎勵只是一種方式,並不是教育孩子過程中的目的。

如何對孩子進行正確獎勵?

1、不要將物質獎勵與學習掛鈎

在生活中,如果父母把物質獎勵和學習聯繫起來,孩子的學習目標就會改變。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父母可以在每次考試或比賽中獎勵孩子的替代品,比如給孩子的紅花或貼紙,並在孩子人數滿後給他們一個實現的願望。這種獎勵代用品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動機,避免孩子把良好表現和物質獎勵聯繫起來。

2、鼓勵為主,獎勵為輔

父母在對孩子進行獎勵時,多用鼓勵的方式替代,如擁抱、讚美、表揚等方式。其實,對於孩子還小時,精神的鼓勵遠比物質獎勵更重要,孩子還小時,自我意識還沒有建立起來,來自親人的鼓勵對他們很重要,可以幫孩子建立自信心,這將會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形成一定的影響。

3、家長幫助孩子建立價值觀

對孩子的鼓勵,父母要讓孩子明白,只要你努力,就會有好的收穫,這次已經做得很好了,下次只要足夠努力,就能獲得成功,這一切都來自你的努力,因為你的努力,爸爸媽媽週末會帶你去海洋公園玩,父母把孩子的成績與努力的過程掛鈎,獎勵孩子只是順帶的事,而不是目的,讓孩子形成良好的價值觀。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50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們開始和他們的父母談論條件?這和父母經常物質獎勵有關,所以我們應該自己找出原因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