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通訊:在“漢語橋”比賽中感受埃及學生的中國情

  新華社開羅6月30日電通訊:在“漢語橋”比賽中感受埃及學生的中國情

  新華社記者李碧念

  “火紅的太陽剛出山,朝霞鋪滿了半邊天。”在日前舉行的第十九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埃及大區賽決賽上,艾因夏姆斯大學中文系大四學生文昊唱的一曲京東大鼓《送女上大學》給評委們留下深刻印象。最終他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榮獲埃及大區賽特等獎,獲得參加“漢語橋”全球總決賽的機會。

  受新冠疫情影響,本次比賽以線上形式舉行,分演講和才藝表演兩個環節。比賽中,來自埃及5所高校的8位選手紛紛秀出自己的“十八般武藝”,繞口令、快板、太極劍表演輪番上場。

  文昊去過多箇中國城市,在演講中他深情回憶起自己與中國的情緣。“在中國,我認識了許多來自世界各國的朋友。雖然我們的國籍、膚色、語言不同,但是中文為我們搭起溝通的橋樑,讓我們成了膚色不同的兄弟姐妹。”

  這不是文昊第一次參加“漢語橋”比賽,兩年前他也曾參賽,最終獲得埃及大區賽二等獎。“我想成為‘中國通’,想去參加總決賽,現在我的夢想終於要成真了。”文昊説。

  2019年,文昊曾在中央民族大學研學一年。在中國期間,他遊覽了天津、瀋陽、上海等多個城市,學習了不少中國傳統文化。在天津,他結識了京東大鼓非遺傳承人王文磊,並拜其為師。

  “正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從此我在中國就有了一位‘父親’。逢年過節,我會和幾個師兄妹一起到師父家做客,就像親人一樣,這讓身在中國的我,也感受到了濃濃的家的温暖。”文昊説。

  學習中文也改變了蘇伊士運河大學語言學院中文系大三學生桑英傑,讓他從膽小羞澀、不敢開口説話變得大方自信、敢於從容地表達自己。

  “我從小就有口吃的毛病,那時我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在公共場合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然而每次開口都會惹來無數無情的嘲笑。就這樣,我越來越膽怯,不敢説話,不敢跟別人交流。”桑英傑説。

  他在演講中説,在一次開羅文化中心舉辦的中國文化體驗活動中,由於中文發音十分準確,他受到了老師的表揚。在老師的鼓勵下,他來到蘇伊士運河大學學習中文,逐漸找回了説話的自信,改掉了口吃的毛病。

  在才藝表演環節,桑英傑表演了繞口令《什麼上山吱扭扭》、相聲貫口《説北京》《莽撞人》,最終他以總分第二名的成績獲得埃及大區賽一等獎。

  本次比賽主持人、埃及蘇伊士運河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朱廷婷説:“比賽的主題是‘漢語為橋,天下一家’,今年的比賽不僅體現了同學們在變化的世界中堅定自我的決心,更是對中埃兩國友誼的致敬。”(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32 字。

轉載請註明: (文化)通訊:在“漢語橋”比賽中感受埃及學生的中國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