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的戰爭中,將帥始終掛在嘴邊的問題就是“錢糧”。我們看與之相關的影視作品時,往往能聽到這種話,那就是打仗其實拼的就是錢糧。只有錢糧多了,獲勝的幾率才大。
華夏古代戰爭中,有多麼巨大的糧草消耗?在“管子”這部史書裏就給出可怕的估算:調動一次兵馬,或許就要花費十年的錢糧,發動一場戰爭,估計幾代人攢下的錢糧估計都會用進去了。
即使看生產水平的話,後來的華夏曆代王朝,絕對會比春秋時期高,糧草消耗可能沒有這麼可怕。然而一旦打起仗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始終是歷代皇帝最頭疼的一個問題。經常一粒糧食就讓無數賢臣良將望而生畏。
但是不少人看到這種情況後也感覺疑惑:平常士兵訓練的時候也是要吃糧食的,也幾乎沒有見到缺糧這種問題。為何只要戰爭打響之後,糧食就短缺了呢?莫非不作戰就不吃飯了嗎?
關於這種問題,首先一個最基本的事實是,打仗的時候人馬糧食消耗,是不打仗時候的好幾倍。
在安定的時候,兵馬經常會在自己的防區駐紮,駐紮多長時間,就消耗多少食物,當然數量是有限的。然而只要戰爭爆發後,絕對就要挑兵點將。防守戰時需要調兵求助,進攻的時候就要集合大軍反攻。
何況古代的技術不發達,道路也是崎嶇不平的,運糧的時候肯定要走泥濘的沼澤地或者彎曲的山路,這種時候就需要靠人扛馬馱,需要花費不少時間和經歷。何況運糧的時候,運輸的人何馬也要吃掉一部分,等任務完成返回的路上,也要吃掉一部分。於是運送的糧食其實能夠運到前線的也就剩下30%——40%而已,剩下的都在路上消耗完了。
一石糧食送到前線的話,經常也就剩下點零頭罷了。然而就算如此,也要累死累活地運往前線。戰爭進行的越長,糧食需求就更大,估計都會成為無底洞。
於是歷史上只要有軍事眼光的皇上,為了處理糧草消耗的難題,經常都會在運輸線上找到辦法。就像嬴政修築了著名的“秦直道,北宋為抵擋契丹,在北方修建了密集的水運河道。朱元璋帶病北上時,專門在松亭關大寧會州富峪四地建立糧食基地,這樣運輸距離就會縮短了。
然而就算是這樣,即使在風調雨順的帝國盛世年檢,一場戰役的糧草消耗,也始終是很重的包袱。
這也就罷了,還有比這更嚴重的問題,那就是集團生產力遭到破壞。只要戰爭開始,經常都要從民間臨時調走不少的民夫,往往被抽走的民夫都高達幾十萬。
在古代人口不發達的時候,幾十萬的民夫可謂是幾個省的勞動力。缺乏勞動力就會導致當年的農業生產和收成受到嚴重的損失。
於是,大家還是珍惜目前來之不易的和平吧,因為我們如今仍然過着特別幸福的生活,大家都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