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兆徵:紅色精神穿越百年
“蘇兆徵生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幼時因為家境很窮,只讀了3年私塾……”琅琅讀書聲,從廣東省珠海市唐家灣鎮淇澳村兆徵紀念學校傳出。這是一堂紅色教育課,上課的五年級一班,是“蘇兆徵(11)班”。
初夏的唐家灣鎮淇澳村,花繁草長。1885年,中國工人運動的著名領袖蘇兆徵出生在這個島上的一個貧苦家庭。其故居旁廣場上,蘇兆徵的雕像靜靜矗立。
蘇兆徵故居在一條幽靜而狹窄的小巷深處,屋前有小院落,圍以矮牆,設有小門樓。一面斑駁的蠔殼牆,訴説着歲月的滄桑。
1903年,18歲的蘇兆徵為了謀生,在香港外輪上做雜役,並因此接觸到為革命奔走的孫中山。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消息在中國海員中傳開。蘇兆徵有機會閲讀了新文化運動的書籍,學習了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理論。
1921年3月,蘇兆徵和林偉民等人倡導,在香港成立中華海員工會聯合總會。1922年1月,在香港海員舉行的大罷工中,蘇兆徵被選為罷工總辦事處總務部主任和談判代表之一。
1925年春,蘇兆徵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6月,他和鄧中夏等人領導了震驚中外的“省港大罷工”。入黨後,蘇兆徵先後任全國總工會籌備委員會委員、中華海員工會聯合總會委員長、全國總工會執委會委員長。在中共五大上,蘇兆徵當選為中央委員、政治局候補委員;在黨的八七會議和中共六大上,均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
嚴酷的鬥爭環境,長期的忘我工作,蘇兆徵於1929年病逝。在生命的最後一息,蘇兆徵仍不忘組織羣眾進行鬥爭,對探望他的周恩來等人説:“廣大人民已無法生活下去,要革命,等待我們去組織起來。”“大家同心合力,一致合作,達到革命的最後成功!”
兆徵紀念學校德育處主任郭婷婷是這堂紅色教育課授課教師,她説:“我們有責任把紅色基因傳承下去。”
2008年8月,從重慶巫溪縣支教回來的羅志勇主動要求到島上的這所學校任教,擔任校長,一干就是13年。
羅志勇説,“兆徵”二字是永遠不會磨滅的紅色印記。這些年,每年的9月3日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學校都要舉辦蘇兆徵班開班儀式;在蘇兆徵誕辰日11月11日,學校會舉辦一系列活動;9月30日烈士紀念日,學校還會請老戰士為學生講述紅色故事……
他表示,學校要弘揚“蘇兆徵精神”——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淡泊名利的求實精神,真誠和善的合作精神。
“我們每個人都受這種紅色精神的影響。”羅志勇説。
新華社記者 王浩明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