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家長被學校“瞎折騰”?這是形式主義層層傳導

今年12月,吉林省洮南市一名學生家長在人民網留言稱:他被學校要求收看消防直播1此、下載1次反詐騙APP、1次“小手拉大手”打疫苗、看1次愛眼日視頻、關注過幾個公眾號,註冊過1次消防賬號……。這些活動和素質教育能貼上邊,但是也不大,純粹是某些部門為了完成特定任務而攤派到學校的。他呼籲:減少非必要、非教學任務進校園。

該網友反饋的問題,當地教育部門也都一一進行了解釋,説這些任務、活動都是對學生有益的,並證明了每一項任務的“必要性”;但同時也表示,個別學校、教師在佈置工作時,對活動要求的理解和認識存在一定的誤區,對尺度的把握不科學、不規範。今後,教育系統要各校進行監督和引導。

當地教育部門佈置的那些“家長作業”,是不是都有必要性?恐怕也不能聽當地教育部門的一家之言,比如“愛眼日”讓家長觀看視頻,這有多大的意義和必要性呢?誠如這位家長所言,他們是百分之百地支持學校工作,但是,學校佈置的“家長作業”也忒多了,有些任務與素質教育關係不大,家長也不好意思拒絕,只能默默地配合學校,苦不堪言。

家長支持家校互動,這是家長觀念的轉變,值得表揚。但他們對於教育部門在“家長作業”中夾雜“私貨”,頗為反感。誠然,有些任務對於素質教育的確是有用,需要家長共同配合;不過,有些任務與教育本身關聯性不大,是其他部門為了完成任務,轉嫁給教育部門。教育部門為了完成任務,就把任務攤派到學生家長身上,這就是形式主義層層傳導。

難道只有吉林省洮南市存在這種現象嗎?肯定不是,幾乎所有的家長對此都深有感觸。可以説,一些和教育無關的“家長作業”折騰家長,是全國存在的共性問題,也長期存在。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家長都有智能手機,家校互動更加頻繁和便利,這些現象更為嚴重。所以,給家長“減負”,優化家長的任務,減少非必要、非教學任務進校園,全國各地的教育部門都應有所行動。

作者:黃齊超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來論|家長被學校“瞎折騰”?這是形式主義層層傳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64 字。

轉載請註明: 來論|家長被學校“瞎折騰”?這是形式主義層層傳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