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騎兵有多牛?人數僅僅佔全軍的29%,但“放大招”全靠他們

大家好,我們的俊彥説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唐初,李唐集團在戰爭中所面對的敵軍,多為農民起義的一般兵士,而貞觀初年以後的戰爭,唐軍面對的則是驍勇善戰、擅長騎射的外部敵人。
所以,軍隊的編組更顯重要。
唐軍的“七軍制”
在杜佑的《通典·兵典》中,談及唐軍時,總以“軍”、“營”、“隊”來舉例,甚至每個士兵必須在行李上完整備註個人的所屬,由此可見唐軍編組的嚴密與紮實。
除了人員的編成利於指揮外,戰鬥序列的編成也非常重要,其強弱,關係到作戰部隊攻擊與防禦的強度。
唐朝騎兵有多牛?人數僅僅佔全軍的29%,但“放大招”全靠他們
唐太宗劇照
唐軍制最基本且最典型的,就是“七軍制”。《通典》記載,唐軍以20000人為一標準基數,並劃分七軍,即中軍、左虞候軍、右虞候軍、左廂二軍、右廂二軍。
七軍的分配是:中軍4000(護衞、指揮中樞),左右虞候軍各2800人,左右廂四軍各2600人。
編組如此合理,使得唐軍在唐初戰爭,乃至後續掃平突厥、打敗吐谷渾以及遠征高句麗的作戰中,確有充沛的戰鬥力。
唐朝騎兵有多牛?人數僅僅佔全軍的29%,但“放大招”全靠他們
騎兵有多重要?
驍勇善戰的騎兵,是乘馬作戰的兵種和部隊。唐代行軍中的騎兵部隊通稱“馬軍”,馬軍是除步兵以外的主力兵種,主要負責機動與突擊。
騎兵作戰,自古即有之,其起始不可考,然盛行於唐初則無疑義。貞觀三年(629),李靖任總管的代州道行軍,就是由“驍騎三千”組成。他們有時單獨成軍,獨立出戰,例如:
李靖率驍騎三千……夜襲定襄,破之。突厥頡利可汗大驚曰:“唐不傾國來,靖何敢孤軍至此!”
由此可見,騎兵單獨編組作戰,除了能達“兵貴神速”之境,其突襲的作用,尤其是夜襲的效果,更讓敵軍猝不及防。
唐朝騎兵有多牛?人數僅僅佔全軍的29%,但“放大招”全靠他們
李靖劇照
唐朝所面臨之外敵,均以騎射見長,所以擴大騎兵編組的運用,是為了應付敵人的特性。既然重用騎兵,則馬匹之重視,以及兵器之選擇,亦須審慎用之。
唐代對外戰爭,最重箭術,因弓弩在當時的作戰效果最大,威力最強,且能遠距殺敵;而在防身裝備方面,則最重甲冑鎧盾——唐人言兵必言甲,稱兵精必言甲精。
鐵騎精甲,顯示了軍隊的精良與壯盛。如武德四年(621),唐太宗敗竇建德於虎牢:
“凱旋歸來時,太宗被金甲,陳鐵騎一萬,介士三萬,前後鼓吹,獻王世充於太廟。”
唐太宗此舉不但彰顯戰功,亦顯王者壯盛之軍容。
唐朝騎兵有多牛?人數僅僅佔全軍的29%,但“放大招”全靠他們
騎兵所需之弓、弩、槍、甲均備,而騎兵的基本裝備——戰馬,更受到唐人重視。
在軍事上,馬匹用於衝鋒陷陣,行動快速;交通方面,馬匹亦供車駕與騎乘,所以唐代皇帝與政府均視馬匹為國防武力的重要資源。
在當時,人們一致認為馬是無價之寶。例如,唐高祖李淵時,朝廷已設專官牧馬;唐太宗時,為求良馬,曾不惜對吐谷渾發動戰爭。
唐朝騎兵有多牛?靠他們“放大招”
《資治通鑑》記載,唐太宗曾説:
“吾乘其弱,必出其陳後反擊之,無不潰敗,所以取勝,多在此也!”
看來,唐太宗的“致勝之術”,簡而言之,就是以己之弱當敵之強,以己之強當敵之弱。其具體方法,便是“出其不意”。
唐朝騎兵有多牛?人數僅僅佔全軍的29%,但“放大招”全靠他們
而此“出其不意”,指的就是由騎兵所組成的作戰部隊,以奇襲方式從敵側後發起攻擊。
例如在破歷山飛、智取宋老生、大戰淺水原掃平薛氏父子、討滅劉武周等戰役中,唐軍取得勝利的關鍵,即在精鋭的騎兵。
可以説,唐代戰術的“大招”,就是急襲和奇襲。因此,唐軍常用騎兵以遠程奔襲,而求得出奇制勝之效。
唐初,不僅唐太宗運用輕騎兵屢戰屢勝,李靖也堪稱是個中翹楚。如貞觀四年(630),他率輕騎三千夜襲定襄,大破突厥;同年,他又率精騎一萬奇襲頡利可汗,大敗突厥軍,生擒頡利可汗。
這種出奇制勝,遠程奔襲的戰法,一直沿用到後唐及五代。此戰法,讓敵人措手不及,正是所謂的“用兵上神,戰貴其速”。
唐朝騎兵有多牛?人數僅僅佔全軍的29%,但“放大招”全靠他們
唐騎兵劇照
根據《通典》的記載,在唐軍每個行軍序列中,弓、弩手84隊(每隊50人),佔兵力結構42%;跳蕩兵58隊,佔29%;騎兵58隊,佔29%。
由唐軍戰鬥部隊的編成來看,弓弩手的比例佔最多,增強了遠攻作戰的能力,在面對擅長騎射的外敵時,特別能發揮遠距殺敵之效。
而跳蕩隊與騎兵隊編配數相等,則強化了部隊奇襲、突襲和“放大招”的能力。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73 字。

轉載請註明: 唐朝騎兵有多牛?人數僅僅佔全軍的29%,但“放大招”全靠他們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