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還是“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這個中學課文裏的內容,今天突然被幾代人“吵”上了熱搜。
日前,人教社做出回應,表示自1961年收錄該篇目以來,歷套教材的文章一直是“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從未有過“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對此,不少網友表示深深地懷疑,仍然堅信記憶中絕對是“斯人”。其中以80後為代表的一代人一邊倒地認為是“斯人”,有人去找自己語文老師,有人翻箱倒櫃去找書,但卻都沒有得到標準答案。“難道我們才四十歲不到就集體失憶了?”
80後一代的普遍記憶是“斯人”
出生於1984年的張先生看到這個網絡熱搜時,第一感覺就是現在的網友“沒文化”,為此他特意把這個新聞發到了同齡朋友的微信聊天羣裏,幾個80後一起嘲笑了這個看起來很幼稚的爭議。大家異口同聲地説:“肯定是‘斯人’,不會有錯,都讀了20多年了。”
其中一位80後斬釘截鐵地説,他對這個字印象深刻,因為自己當初上學時就總是把“斯人”錯寫成“是人”,還曾因此被老師罰抄寫20遍,所以他肯定是“斯人”。還有人説,當時課本上寫的字是“斯人”,但老師教的時候説是讀“shi”人。
當然,所有人的討論都停留在個人記憶的層面,為了找到更有力的證據,張先生開始在家裏翻箱倒櫃,從牀底下找出了自己的中學語文教材,但是因為年代久遠,有一本初中語文書和一本高中語文書怎麼也找不到了。而在找到的10本中學語文教材裏,張先生卻沒有找到涉及爭議詞句的這篇課文,“我印象裏肯定學過,難道真的這麼巧,這課文在那本唯一丟了的書裏?”
張先生從家裏翻出上學時的中學語文教材
張先生又把這個熱搜內容發到初中同學羣裏想再求證一下,大家回覆的也都是“斯人+1”。
而1986年出生的小田一看見網上的爭議,就默默地發微信問了兩個同年級的同學,兩人都篤定地回答是“斯人”,其中小非同學更打趣地説,“這課文當時百分百要求背過,不然不可能記得!”而另一位李同學則表示:“當時上學時學岔了?我記得就是‘斯人’。”
還有不少人難以相信自己的記憶出現如此嚴重的“偏差”,向自己的中學語文老師求教。1988年出生的林女士,今天下午向當年教了自己3年初中的語文老師求證,老師迅速給予回應,確定是“斯”,並表示當年她教的一直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1987年出生、同樣篤定是“斯人”的豆子,看到消息後也第一時間“求證”了自己的初中語文老師,對方表示,豆子上學時背的是“是”,而老師自己在上學時學的也是“是”。至於豆子上學時學的是哪本教材,老師表示,“教材(版本)太多,已經記不得啦!”
看到老師的回覆,豆子沒了之前的篤定,開始自我懷疑了起來,“我在想我的記憶是在什麼時候出了偏差?”她開始在心裏不斷重複默唸: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天將降大任於是人,想看看到底哪個念起來更“順暢”,也試圖用這種方法喚醒更深層的“正確記憶”。
記憶的“分岔口”出現在90後一代
小何初中語文老師找出的當年的江蘇教育出版社版本的教材
有意思的是,80後對“斯人”很篤定,但90後卻開始出現完全不同的“記憶”答案。
1992年出生的小何,聯繫了自己初中兩個班的語文課代表,其中一位篤定地説“肯定是斯人”,另一位則説:“當時默寫的時候,是‘是’人,我拗這個費老大勁了,是默寫的易錯點,我肯定忘不了。”
27日下午,小何又聯繫自己當年的初中語文老師,“課本里是‘是人’。”為了求證,老師刻意找出了16年前的語文教材,並通過微信發來了“證據”:的確是“是人也”。“這是你當年學過的,這下踏實了吧。”老師説。
1996年出生的 leslie,腦中的第一反應是“斯人”。在她的印象裏,平日跟同學交流、網上查資料寫作業用的也是“斯人”,從未有人指出過這是錯誤的。但是看到網上熟悉的人教版教材後,她突然有點猶豫了。於是又跑去向同齡的人求證,一個1994年出生的同學毫不猶豫地説,“是‘斯人’!”另一位1995年出生的網友則篤定地説:“是‘是’,我清楚記得當時我們語文老師講到這裏時還跳腳了。”目前, leslie更傾向於肯定後者的答案。
但到00後這代人他們的立場則變得非常堅定起來:必須是“是人”。
安安是北京的一名00後大學生,她清晰地記得自己背的人教版課文是“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為此,她求證了身邊不少同學,同學也記得自己背的是“是人”。當時,老師還特意糾正過他們考試寫“斯人”會扣分,必須要寫成“是人”才是正確答案。
人教社回應:一直是“是人”
10月26日,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編輯部工作人員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學教材,自1961年收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篇文章以來,歷套的教材都是“是人”版本,他們也查閲了眾多古籍,查閲的結果也是“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對於為何一些網友出現“斯人”的羣體記憶,人教社編輯部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不過其表示,“斯”和“是”兩個字,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都表示“這”的意思。
傳世《孟子》重要注本均為“是人”,“斯人”有引用抄錯嫌疑
清代阮元校刻本《十三經注疏》(清嘉慶刊本)中《孟子註疏》部分截圖
“傳世的《孟子》重要注本裏,都是寫作‘是人’。”中華書局哲學室主任朱立峯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時,特意找到學術界普遍使用的清代阮元校刻本《十三經注疏》的《孟子註疏》,裏面寫的便是“是”字。朱立峯又查了宋代大儒朱熹的《四書章句集註》、清代大學者焦循的《孟子正義》等書,依然如此。
從中華經典古籍庫中搜索,“是人”的例句有70條,“斯人”的例句只有9條。不過,朱立峯仔細辨析了一下,認為這幾條“斯人”的例句主要是現當代學者對《孟子》的引用,有抄錯的嫌疑,是否一定有版本依據不好斷定。
朱立峯談到,對《孟子》而言,“是人”和“斯人”的意思相同,不像《老子》那樣的經典,可能因為出土文獻中的個別字的差異,影響到人們對思想史的不同理解。
在朱立峯看來,如果此次的爭論能夠引發讀者特別是青年讀者對古籍的興趣,也是件好事,“尤其是學生在學習古文時,如果延伸閲讀經典古籍的普及本,會對中華經典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實習生 宋佳旻 蔡曉榆
(圖為受訪者供圖、網絡截圖)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知依
編輯/張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