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數學題越來越靈活,目標140分,大量刷題還有用嗎?
這是個非常值得重視的問題。八省聯考後,很多人都在反思刷題對於高考數學的意義。作為從教多年的高三教師,我認為,大量刷題對高考數學考高分的作用,是有限的,務必要理性看待。
其實不僅僅是結束不久的八省聯考,就是這幾年的高考數學真題,也是靈活度非常大,持續加大,對學生的數學思維的要求因此也越來越高。就以2020年全國卷2數學題為例,難度相當大,我所在學校理科前十名大學考了七個人,但數學最高分只有139,接着就三個136分的,可見要上140分是難上加難的事。
但是,作為思維體操的數學,水平的提升必然是建立在演算的基礎上的,不做題,無法學數學。但為什麼簡單刷題就沒用了?是時候理性看待刷題了,真正的高質量做題,應該是下面這樣的——
1、不為了做題而做題,而要先質量後數量
低效率的刷題,基本上都是衝着要做夠多少道題去的,數量第一,做夠就行。至於在做題中能有多大收穫,關注的就少了。尤其是那些做題過程質量不高,依賴答案、經常性半途而廢、低層次重複、一味鑽難題的做法,都不能真正提高解題水平。
高質量做題,首先要獨立自主做,不依賴答案,解題過程要完整;其次要選擇適合的題目,即難度適中,“跳起來能夠得着”的那種,是最好的,這樣的題目有助於走出數學水平的舒適區,在適度挑戰中提高能力。難度太大,沒有訓練效果,太簡單則沒有意義。
高質量做題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訓練完成後要總結。剛才的做題有哪些收穫,思路卡在哪裏?問題出在哪裏?每次不需要多長時間,兩三分鐘的自我總結反思都有效果。
2、對於痛點進行集中訓練,練透練到位
對於數學,很多同學都有題目會,但就是做不對;自我感覺是對的,實際上又不能拿滿分。這是做題不到位的表現。高考真題不一定都很偏,但都是在考查學生強大的解題能力,比如紮實的運算能力、嚴謹的解題過程。每年走出考場,很多學生都抱怨高考數學題“不是很難,但算起來很麻煩”,其實這就是高考題的考查目的所在!
正如暢銷書《刻意練習》中強調的那樣,真正能提高一個人的練習,是目標明確、對一個難點集中進行的訓練,反覆練,步步為營;一個方法掌握不了,就不練下一個方法。概括起來就是,同類型題目需要多做,堅信一句話:反覆是成功之母,熟能生巧!
3、比簡單刷題更重要的,是學活學深,把握規律
每年高考真題,都有一些題目考生感到陌生,模擬題從來沒有出現過。對於這些新題,命題人的目的,意在考查學生的靈活運用課本知識能力。對於那些僥倖要押題的學生,或者一些所謂的押題卷,絕對不可能押中這些真題上的創新題。
告別低層次刷題,可以培養數學思維,深入探究一些數學問題,感悟數學思想的博大精深,特別建議:基於某些典型題目,做一些拓展,甚至,可能的話,自己嘗試命題,雖然這很難但過程很有意義。或者説,為了應對靈活度很大的數學題,學生需要做一些“無用功”,哪怕是鑽牛角,也是對思維能力的培養,也是比思維消極下的刷題有意義的做法。
學數學離不了做題,但要高質量做題,要通過做題培養能力,把握數學規律,最終能做到以不變應萬變,到那個時候,任高考真題如何變化,我們都能從容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