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熱榜上有一個話題,問的是:家裏窮應該讀大學嗎?“題主”説家裏貧困,還有一個要讀初中的妹妹,所以糾結。回答很暖,“清一色”鼓勵“題主”讀大學,網友們提到, 在國家、高校、社會等多方支持下,對家庭貧困大學生的幫扶甚至前置到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
早在十餘年前,高校就開設綠色通道幫助新生在報到前就提交學費減緩等申請;入學後新生還能夠申請助學貸款、各種獎學金、助學金,也能通過勤工助學崗位獲得一定的勞動報酬。近年,一些高校的幫扶工作更加温暖細微,暑期就通過家訪提前瞭解新生實際困難,有的還送上報到交通補貼。也就是説,家庭困難的學生完全可以通過一系列幫扶舉措,實現自強自立,安心求學。
令人心酸的不是“窮”,而在於仍有寒門子弟萌生“因為窮,所以不應該讀大學”的想法。還有,躲在這樣的想法背後,那幾乎未曾建立的信心。
圖片來源:東方IC
我想起了去年清華本科生畢業典禮上發言的女生張薇。她來自甘肅一個相對貧困的縣城,高中時第一次去省城參加物理競賽,她甚至沒有見過那些試驗儀器,當她終於找到儀器開關,實驗時間已經結束,那是她第一次深刻體會教育差異的懸殊。由於基礎薄弱,她的大學四年,毫不輕鬆,學習、運動、社團活動等頻繁遭遇的失敗常常令她陷入自我懷疑。
知乎的回答裏有人説,別讓家庭困難成為不努力的藉口。的確有一些來自小鎮或縣城的名校畢業生,也自嘲式地為自己貼上了“小鎮做題家”的標籤,他們覺得自己見識有限、素養不夠,只會埋頭苦讀,無法換來理想的生活。
何為成功?何為理想的生活?每個人有不同的答案。但引起共鳴的認同是:努力做着熱愛的事,獲得滿足與自在。
大學,是否能為每個學生找到這份熱愛,是否能夠幫助每個學生積累靠近它、投入它的能力,從而建立起自己健全的人格,這其實比什麼都重要。
易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