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7.5-2.5=5我女兒怎麼就錯了?家長質問老師,老師:沒判錯啊

由 納喇傲兒 發佈於 經典

孩子進入學校以後,成為一名正式的小學生,父母對成績的重視和焦慮也就隨之而來,有的父母很較真,每一分丟在哪裏了,為什麼丟都要摳得明明白白,但孩子丟分背後真正隱藏的原因,卻很難發現。

芸琪的女兒一直都是芸琪的驕傲,女兒很乖巧很懂事,學東西也很快,思維敏捷,自從進了小學,成績很不錯,每次考試都是“雙百”。

這個學期,數學的難度又上升了一點,已經接觸小數點了,女兒學得很用心,在課堂上還被老師表揚過。

但這次考試成績出來了,女兒頭一次哭喪着臉回來,把試卷拿給芸琪,就哭了起來:“媽媽,這次我本來也是雙百的,可有道題扣了兩分。”


芸琪一看,扣分的是這樣一道題:7.5-2.5=?

女兒寫的是5,這分明沒錯啊,老師憑啥白白扣分?

芸琪看着女兒委屈的樣子,又心疼又生氣,這委屈可不能受!接着拿起手機給老師發了條微信,問老師是不是給判錯了。

老師回覆道:沒判錯啊!怎麼判錯了?

芸琪給老師拍了照發過去,氣呼呼地質問老師:這麼簡單的題,我女兒口算就能得出答案,老師您不至於連這麼簡單的題都搞不定吧?


老師回覆説,您再好好讀讀上面的題目要求,要求保留小數點後的數字,所以應該寫5.0,而不是簡單的5。

這是個很關鍵的細節,就看孩子細心不細心,忽略掉這個問題,丟分是必然的。

小學階段的知識內容並不複雜,尤其是低年級,也沒有太多的彎彎繞,數學題邏輯也比較簡單,都在孩子們正常的思維水平範圍內,成績的關鍵就在於這些不起眼的小細節上。

考試出題就是在細節裏埋坑,看孩子會不會巧妙地繞開,能避開坑的,都是認真審題,理解題目意圖的孩子,而這些好的做題習慣,就來源於平時的學習習慣養成。


平時做題就馬馬虎虎,就會在考試中暴露出來。不良的習慣,不及時糾正,積少成多,就會變成埋在學習路上的隱患。

小學階段整整6年,佔據了整個義務教育的一半時間,之所以漫長,因為小學6年是為了給初中高中,乃至將來一生的學習打下基礎。這基礎並不是掌握多少知識,會做多少題,而是要培養5項基礎能力:

1)學習習慣的養成

出色的學習習慣,能幫助孩子受益一生,有的孩子思維敏捷靈活,但學習習慣不好,丟三落四,顧此失彼,低年級成績不錯,到了高年級就會出現問題。有的孩子即使低年級成績上不去,只要掌握了好的學習習慣,改正學習方法,也能變得“後勁十足”,後來居上。

好的學習習慣包括:課前預習,課堂上筆記整理,課後知識鞏固,考前複習要領,專注力、觀察力、記憶力,做作業的習慣,思考方法,考試技巧等多個層面。

不要等孩子上了初中,才發現問題,到時候已經不好糾正了。


2)自律性的養成

我們不可能盯着孩子一輩子,孩子有了自律性,根本不用大人緊盯着,自己管自己,孩子不痛苦,大人省心不焦慮。

玩是孩子的天性,大人總認為孩子是必須嚴管死盯的,一不監督就“放羊”了,實際上,孩子天生具有自律性,只是他們的自律性往往被大人破壞了,榨乾了。

3)閲讀素質的養成

閲讀是所有學科的基礎,閲讀能力差的孩子,常常理解不了題目的意思,或是忽略題目的重要信息,出現像芸琪女兒那樣的“粗心大意”情況。

升入高年級,上了初中,題量增多,題目難以理解,15%的孩子可能連卷子都答不完。


4)陽光性格的養成

在學校學習本來是件痛苦的事,現在的孩子“玻璃心”嚴重,經常因一點點小困難做出過激行為,好的性格,陽光的心態,高情商,高逆商,是決定孩子走向未來,應對競爭衝擊的關鍵必備素質。

父母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多溝通,多傾聽,注重孩子的心理衞生,比注重身體發育更重要。

5)高體商的養成

體商的概念早已有教育學家提出,但極少有家長注重,孩子學業壓力過大,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參與户外運動,身體素質越來越差,體脂率過高,力量、耐力、速度等體育指標都在逐年下降。

姚明曾公開提出:沒有體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體商高的孩子,身體素質過硬,通過體育鍛煉,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低谷,更具有樂觀的心態和堅強的意志,還能培養團隊協作精神。


PS: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