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買官需要多少錢?真實的買官價格表曝光,你能買個啥官?

在清朝買官需要多少錢?真實的買官價格表曝光,你能買個啥官?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歷代王朝盛衰有時,國力弱強交替,皇家王族的奢靡作風卻是能夠別樹一幟般做到源遠流長,將其鋪張浪費得大張旗鼓作風完美傳承給一代代後裔。

朝廷腐敗絕非一時之風,各中衍生了數不勝數的荒唐事宜,極度腐迷的追求尊貴,外強中乾的虛無制度,浪的虛名的朝廷實政,還有那荒唐至極的清朝買官政策,世人聽聞深覺決疣潰癰。

暖風吹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在清朝,有錢能使鬼推磨,有錢亦能買官做官實現官員夢,如此一來,貪慾無止的富貴之人自是前仆後繼,興高采烈地以錢換官位,實現人生美夢

。如今,清朝買官價格表全然曝光,赤裸裸的金錢交易昭然若揭,其中又深藏着怎樣不為人知的背後緣由呢?

民眾買官淵源已久,朝廷賣官更為腐敗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朝廷買官政策並非清朝獨有,歷朝以來皆有買官一事的存在

,他們或是暗度陳倉私下勾結買賣,或是在特殊時期開放買官政策補充國庫,亦有如清朝般實行捐納制度公開賣官。

在清朝買官需要多少錢?真實的買官價格表曝光,你能買個啥官?

清朝不是買官政策的創始者,只是將其發展得淋漓盡致

。事實是,在戰國末期,買官政策已現雛形。古代,自然災禍時有發生,蝗蟲禍害更是令人民損失慘重,國家隨之遭遇國庫緊缺。

戰國末期,秦始皇嬴政不堪蝗蟲禍害宣佈買賣官爵以此充實國庫賑災,人民只需給出1千石粟便可以授予爵位1級。經過換算,人民只需交付約21噸的米糧便可以高升爵位,從而登上官位就職。

而在清朝時期,買官行為正式得到規範化,捐納制度應運而生,清朝朝廷在迂腐敗國的道路上愈走愈遠,一去不復返。

早在康熙統治時期,買官行為就已經鋒芒初露。

深知朝廷各面不足的康熙決定頒佈一項指令,説道只要人們向國家募捐自己的孩子便可以直接進入最高學府國子監就讀學習,不僅能收穫高端學識,隨後還可以得到一個官位,豈不是一舉兩得。指令一經公佈,清朝人民爭先恐後按令做事,人人都有一個當官夢。

在清朝買官需要多少錢?真實的買官價格表曝光,你能買個啥官?

隨着時間流逝,買官政策得以逐步完善,形成一套規範體系,捐納制度愈發成熟,買官事宜也是變本加厲。屋漏偏逢連夜雨,到了清朝末年,國家不僅內戰頻發,也是連續遭遇西方列強的強勢入侵,可謂是四面楚歌之況。清朝皇帝多是奢靡成性,鋪張浪費,國庫早已是外強中乾。

再加遇上戰爭多發時期,清政府兵力財力已是不堪重負,入不敷出,資金糧食皆是處於短缺境況。

無計可施的清政府只能多次實施買官政策,以此換來金錢米糧填補國庫部分空缺。

清朝買官價格表經真實曝光,一覽無遺

歷史記載清朝買官事宜,清朝買官收據廬山真面目的公開面世則是進一步展現了買官政策的嚴密規範系統。前幾年,一位來自湖北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的民眾在自己家中整理家譜時無意發現了一張清宣統元年的“正實收”收執,毫無疑問這是一份清朝的買官收據。

買官收據屬於這位民眾的先祖趙文菴。趙文菴憑藉此張收據便可進入國子監讀書,隨後順利得到政府安排的一職官位。

收據

現身,足以證明清朝買官交易的合法化、大眾化。

在清朝買官需要多少錢?真實的買官價格表曝光,你能買個啥官?

無獨有偶,買官收據現身,清朝買官價格表呼之欲出,官職品級高低與價格息息相關,人們出的錢財足夠便可以買到稱心如意的官職,甚是樂哉。

根據乾隆三十九年的買賣官職價目表顯示,

官職品級價格一一對應,明碼標價,價格清晰可見,腐敗也是一覽無遺

,令人不禁尤為感嘆。清朝買官價格表裏的最高官職可達四品高官道員的高官職位,價格為16400兩白銀。

一萬多白銀的錢財對於當時的富貴之家而言雖是一筆厚實資產,卻也是牛毛一角,如若有錢人家有做官之心,耗費此等錢財換取官位更是不在話下。

“道員”上位,地方統治人員良莠不齊,民心就此不穩,只會加劇清政府的衰敗速度。

乾隆年間的一兩白銀價值約是現代人民幣200元,以16400兩白銀的價格換算過來便是328萬元人民幣,如此一來,若與清朝買官價格對應,現在的人們只需要交付300餘萬人民幣就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取地級縣市的市長一職。

在清朝買官需要多少錢?真實的買官價格表曝光,你能買個啥官?

高學歷高文憑高才能高品質都比不上高資產,有錢才是正道的偏頗思想成為政府認可的主流思想該是多麼的腐敗與落後的局面。

縱觀清朝買官價格表,出售官職從四品到八品不等,價格範圍從一萬多兩白銀到近千兩白銀,

每一個官職的出售都是清朝滅亡的一個鋪墊,促使清政府步步走向滅國深淵

。無規矩不成方圓,事情不宜過度。清朝朝廷自是心思謹密,即使官職買賣氾濫成災也是給予適度管制。

朝廷賣官有着三不賣原則,吏部和禮部等户部長的高管職位絕不出售變賣,保證朝廷中央統治集權的高資質;京官高官最高只能賣到五品郎中,以此推往上的高管職位也謝絕買賣;最後一個便是地方官的買賣限制,政府最高只能出售副省長級別職位。

出錢買官雖是補貼國家,也是腐敗本質

清朝買官的目的極具爭議性。清朝前半時期,皇帝們實施捐納制度多是因國家民生災害而開放變賣官職來充實國庫,以此幫助受災人民,緩解國家經濟壓力。

而到了乾隆統治年間,乾隆皇帝不諳世事一味鋪張浪費耗費了國庫的大量資產,

朝廷高官也是跟隨主子一起奢靡無度,他們貪污腐敗現象也是婦孺皆知。

在清朝買官需要多少錢?真實的買官價格表曝光,你能買個啥官?

那時的清朝國庫只是坐吃山空的境況,國家財產一落千丈,如若遇上一個天災禍害,朝廷都沒有足夠的實力去支撐人民與國家共渡難關,買官捐納的實施力度只會是無限加大,以此吸取錢財迴流。

買官政策全面開放,捐納出身的富貴官員數量逐漸超出科舉考試得官職的人員,整個朝廷已是外強中乾。買官上位的人員魚龍混雜,多是不務正業只圖官位謀財腐敗貪污的角色,如此一來,受難的終究是平民百姓。

眾多上位官員選擇在路途上增設關卡以此收取豐厚的過路費,人們有苦無處伸。

全國每十里就設立一個關卡,有的地方更是每五里就有一個關卡收取過路費

,毫無顧忌地獵取人們的血汗錢,這一舉動也是深深加劇了清朝衰亡的悲劇結局。

朝廷腐敗,國庫不足,國家實力衰退,買官交易規範化,都是催化清朝滅亡的催化劑。國亡難復,買官制度必須永遠存封於歷史印記,不再出現。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23 字。

轉載請註明: 在清朝買官需要多少錢?真實的買官價格表曝光,你能買個啥官?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