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後拒絕了你的好友申請

00後拒絕了你的好友申請

出品|虎嗅商業消費組

作者|黃青春

題圖|視覺中國

虎嗅注:孤獨的人是可恥的,00 後更流行賽博社交。在深度調研數千名 00 後、並與其中近百人交流後,虎嗅將推出 00 後系列報道《拿捏 00 後》與 00 後研究報告《乖;愛自己》。掃描文章底部二維碼填寫問卷,可獲得虎嗅在7月初發布的00後調研報告。本文是 00 後系列報道第三篇,重點關注 00 後的社交。

“孤獨的人是可恥的 ”,張楚在 1994 年推出的同名專輯如是唱道。28 年後的今天,孤單的 00 後反覆甄別,相遇到相識依然是件無比困難的事情。

事實上,作為被移動互聯網浪潮裹挾的“二次元世代”,00 後一出生便與網絡信息時代無縫對接,被多元文化浪潮深度影響和改變,擁有與 80 後、90 後迥異的成長環境,最終在羣體價值觀、社交習慣上演化出不同的趨勢。

與 80 後、90 後社交基於某些物理連接(現實身份信息)不同,00 後社交先要找到興趣交集——他們對於擴列(交新朋友)懷着一種熱烈的期待,渴望被看見,卻又固執的選擇畫地為牢,圈地自萌(圈層化)成為這個世代最顯性社交共性。

對此,Soul 產品負責人車斌向虎嗅表示,“從產品功能角度來看,興趣社交核心服務是無壓力社交互動,並以多樣的產品功能滿足各個圈層個性化的社交需求。尤其 00 後,更依賴‘賽博好友’,彼此不需要成為線下好友。”

這恰恰與虎嗅即將發佈的 00 後報告《乖;愛自己》調研數據不謀而合,97% 的 00 後會通過網絡擴列,其中相當一部分人只通過互聯網認識新朋友,線上社交吸引力超過現實生活的物理聯繫。

虎嗅與數十位 00 後溝通還發現,主張個性表達是 00 後身上的顯著標籤,因為沒有權威崇拜,反而可以更坦然面對自我。“ 00 後並不 care 你現實中的身份,覺得這個人有意思才會聊。” B 站 00 後 UP 主堯堯向虎嗅表示,00 後有更強的羣體歸屬感和認同感,對交友質量特別在意,不會盲目迷信人脈。

甚至,面對無效社交、無效人脈時 00 後處理的更決絕。“在成為朋友之前,剛添加的微信好友只要隔夜回覆消息,一律不配繼續躺在好友列表,就很快刪掉,愛誰誰。”堯堯對此解釋,沒有任何一段值得稱頌的友誼是順其自然(必有一方積極、主動)。

00後圈地自萌,拒絕被App拿捏

“認識新朋友,Tinder、Soul、Falo 刷的比較多,也會玩 Dots、小星空,找話題會逛快看,聽貓耳 FM、Space 放鬆心情 ,但會避開微信。”在抖音坐擁 200 萬粉絲的 00 後網紅念茲對虎嗅表示,“刷微信、劃探探、蹲微博,真不是典型 00 後。”

除工作需要外,念茲已經堅持一年私人時間微信日常打開次數控制在個位數。在她看來,微信、探探、伊對等 80、90 密度過高的 App 並非 00 後社交主陣地,Soul 、皮皮蝦、Uki 、最右、積目才是 00 後活躍的交友 App。“其實不是很在乎玩什麼,在意的是哪裏聚集着更多高質量(興趣圈)年輕人。”

一位 QQ 內部人士向虎嗅證實了這種趨勢,團隊做市場分析、研究時發現,整個賽道除頭部平台外,其他社交產品切的市場越發向着圈層化、垂直化演化,“注重服務單一羣體的訴求,或者通過與泛娛樂領域結合,來探索社交的可能性”。

從社交產品用户基本盤來看,時代無疑選擇了微信、QQ。然而,當微信好友列表從同學、父母延展到同事、客户以及更多“熟悉的陌生人”,便無形中放大了社交所負擔的規模、普遍性和範圍。甚至,生活與工作的界限愈發模糊,微信在社會(職場、同事、親朋長輩)傾軋下充滿壓迫感,淪為社交 “包袱”。

相較於微信,QQ 勝在兼顧熟人社交與開放社交,生態接近社交與興趣圈子的混合體:既有熟人社交基因,又持續在功能上向陌生社交傾斜資源,個性化功能推陳出新——釐米秀、戳一戳、匿名説、聊天火苗、空間背景、情侶空間、小世界充分滿足年輕人彰顯個性的訴求,這些專屬場景也更容易去拓寬興趣圈子,併成為一種社交貨幣。

源於此,00 後是 QQ 平台擴列、消費、獲取信息最活躍的世代。“ 00 後社交更注重深度自我表達、平等溝通、包容性,有更強的羣體認同感。”上述 QQ 內部人士補充道, QQ 正成為 00 後維持“我”不被定義、不被改變的“主場”,漢服、語 C、Pia 戲等亞文化圈子皆通過 QQ 羣擴列出一個又一個興趣陣地。

為什麼興趣社交更容易擄獲年輕人的心?多位社交賽道從業者向虎嗅表示,市面上大多數傳統社交產品與現實關係綁定、強調顏值、中心化分發內容,反而使提供自在表達、注重個性化的產品凸顯出差異化優勢:

首先,以探探為代表的滑動匹配,通過產品設計放大顏值、真人照片帶來的視覺刺激。優勢在於,極高的匹配效率;劣勢在於,用户關係維護、沉澱環節缺失,容易轉移到其他主流社交平台,長期留存不理想。

其次,與傳統社交產品唯顏值論、強調荷爾蒙源動力不同,興趣社交以審美、興趣為出發點,重塑形象進行社交溝通;興趣社交倡導“注意力普惠”,鼓勵每一個用户參與到內容創造與社交互動中,並通過機制保證每個用户的發聲被“同好”看到。

虎嗅陸續與數十位 00 後溝通發現,很多高線城市 00 後願意從抖音(抖音好友推薦,共同關注好友等)、Soul、皮皮蝦、Uki 擴列,甚至願意將 QQ 關係平移到這些應用;而低線城市的多數 00 後則喜歡將自己的擴列陣地轉移到快手、微信羣。

也就是説,00 後對社交應用的界定與 80、90 後完全不同——抖音、快手、B站,甚至小紅書、快看等應用不再受限於 App 原本市場定位,而被 00 後改造成了一個個興趣交友的秘密基地。

鑑於此,當你(其他代際用户)習慣性划動主流社交 App 時,其實很難與 00 後們不期而遇。甚至,興趣社交對 00 後精神世界的支撐可能我們想象的要穩固。這背後是 00 後社交正形成一個明顯趨勢——圈子是 00 後非常重要的交友參照,社區產品逐漸代替獨立交友 App。

“人羣會有新的代際,就會有新的產品出現,而新的產品會更呼應現在年輕人的意識形態、偏好,也會跟現在的社會更貼近。” Soul 創始人張璐曾如此説道。

而且,與 90 後不同,00 後遇到喜歡的服務會快速做出消費決策。“他們的消費決策路徑更短,價格敏感度相對較低。價格並非第一優先級考慮的因素,反而更在乎產品價值、個性凸顯。”車斌向虎嗅説道。

虎嗅獨家獲悉 Soul 商業化數據顯示,相比 80 後、90 後,00 後會更多地為個性化和能夠彰顯自己獨特的數字產品和服務買單。以捏臉付費為例,Soul 個性商城購買虛擬頭像消費者平均消費金額超過 40 元,有用户最多購買達 53 次;18 ~ 27 歲消費者佔比最高,超過 50%,其次是 27 ~ 35 歲,佔比約為 40%。

此外,虎嗅獨家拿到積目用户付費數據顯示,其平台付費人羣佔比中,24 歲~ 26 歲年齡段付費用户最多。“積目用户結構大部分在 25 歲以下,單看某個年齡段內付費用户佔比,肯定相對越大越好(經濟收入更高)。”積目商業化產品負責人侯曉晨説道。

不過,00 後對個性化需求更高,要求產品更精準洞察並調動其消費慾望,滿足場景化需求及情感投射。

以小翼(今年 21 歲,目前就讀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專業)這樣活躍在 Soul 的派對主持人為例,他對虎嗅表示,“派對主持人不僅可以社交、積累創作素材,還能通過主持‘雲婚禮’獲取收益(新人會紅包感謝主持人)”。

取悦 00 後,是社交玄學

“任何試圖定義一個羣體的行為都是‘以偏蓋全’。那些願意被打上標籤的 00 後,試圖通過代言自己來代言同類人,將自己的主觀感受輸出成一代人的共性,Who are you?” 00 後創業者莫甜(團隊正在做一款主打 00 後的圖片社交產品)對虎嗅表示,以年齡標籤將人羣區隔開來是一種投機式的愚蠢。

問題是,即便 00 後不喜歡被貼標籤、被定義,但他/她們卻深處一個標籤化的時代,常常以標籤化、圈層化的特質作為交友的先決條件。

虎嗅與多位產品經理、社交賽道創業者溝通發現,興趣匹配逐漸成為當下年輕人的社交“新寵”——風靡 Z 世代的 Soul、皮皮蝦、Uki、最右、積目、快看皆通過興趣穿透了新時代年輕人圈層。

以快看為例,作為國內最活躍的 ACGN 興趣內容社區,聚集了非常多的小圈子:同人圈(基於原著衍生二創,同人文圖漫、cosplay 等)、設圈(擬定主題世界觀後,企劃在同一世界觀下創作)、谷圈( goods,類似周邊,同人谷、官方谷等)、娃圈( BJD,球形關節玩偶;ob11,沒有頭部的身體部件,需自己拼裝)、三坑圈( Lolita、漢服、JK )等,00 後憑藉興趣聚集與陌生人取暖,填補自己的孤獨和空虛,以此獲得極大的歸屬感。

虎嗅聯繫到冬綏時,她正在修新拍的 cosplay 照片,作為一名 00 後二次元少女,喜歡 cosplay、滑板。朋友原本喜歡喊她“二萌”(ACG 界用語,指看起來傻乎乎的可愛蘿莉),但自從入坑盲盒後,朋友都改口叫她 “Molly”(盲盒虛擬形象)。“冷知識,只要公司有人桌上擺出過盲盒玩偶,過不了多久公司大部分女性都會自然淪陷。”冬綏向虎嗅説道。

相比潮玩盲盒,娃圈玩家顯然更沉迷。娃圈設計師橘子姜就向虎嗅表示,人偶圈很多人迷 bjd,像戀人,有很深的情感寄託。“DIY 的娃娃很大程度上填補了年輕人悦己的需求。”

而且,快看與B站、小紅書等社區產品並不完全相同。一位產品經理向虎嗅表示,“快看在所有泛 ACGN 社區呼聲最高,ACGN + 女性能覆蓋大部分活躍用户,所以外界分析顆粒度比較大,快看和小紅書有點像。事實上,快看用户更偏二次元、宅一些,是年輕宅圈層興趣聚集;小紅書偏生活向,是更泛化的生活審美社區。”

快看至今仍未開放私信功能,用户之間彼此不能聊天,於是 00 後通過發帖討論、興趣標籤認識同好,帖子變成一個社交場景——他們用興趣 TAG 發帖創作,用人設 TAG 互關擴列。

此外,社區的圖片彈幕形成了一種社交文化:在條漫的某個細節處設置梗點,用户發現這個彩蛋後便會在此處瘋狂用彈幕打卡,這變成了快看創作者與用户獨特的交流方式。甚至,相對於評論,點贊成為 00 後羣體非常高冷的一種互動方式——不給對方他任何回覆機會,就只是默默告訴對方朕已閲。

除了痴迷彈幕社交外,00 後社交表情包的濃度還很高。“三個表情包一句話,沒有表情包聊天會變得索然無味。”念茲表示,鬥圖深入 00 後的社交 DNA,“很多男生也這樣,不是説只是女生為裝可愛。”

而且,復愛合緣集團情感研究院院長談檀告訴虎嗅,00 後這一代人追求輕鬆的關係,希望在興趣愛好上和戀人產生共鳴。“他們覺得談戀愛不一定是基於愛,有好感或被追求就可以很快談戀愛。但這種戀愛關係容易在短期內分手,疫情長期居家以及寒暑假是他們的分手高峯期。”

不過,虎嗅即將發佈的 00 後報告《乖;愛自己》調研顯示,相比具有現實婚戀需求和處於情感焦慮的 80、90 一代,00 後更希望通過社交進行鮮明的自我表達,彰顯個性,迫切需要構建真實的“我”,展示“我”的獨特。

“這個世代( 00 後)的年輕人,婚戀焦慮並不突出,互動、娛樂才是社交的主訴求。”車斌向虎嗅表示,這個年齡段本身就具有強烈好奇心、高度個性化、嚮往獨立的特點,且表達欲空前強烈。

這背後趨勢在於,00 後的社交邏輯中“我”的優先級始終在前列。以“貼貼”為例(陌陌旗下主打隨手拍分享應用,內容會自動推送至密友桌面),這種基於桌面小組件的社交產品 80、90 後覺得雞肋,但卻在 00 後羣體中風靡一時。

QQ 團隊亦向虎嗅表示,QQ 音視頻通話的美顏、掛件能力,支持進度拖動的 QQ 語音消息等,“在 QQ 閉環,這些都是針對年輕用户的產品創新”。

Soul 也基於這套邏輯推出“臉基尼派對”功能。“最初,3D Avatar 面具佩戴只應用於 1V1 視頻溝通‘萌面匹配’,多對多場景僅有‘羣聊派對’,但平台數據與用户反饋對多人沉浸(帶 3D Avatar)需求很高,‘臉基尼派對’順勢上線。”車斌對虎嗅説道。

當然,多家社交產品負責人在與虎嗅溝通時均表示,無論功能迭代還產品創新,並不會特意區分大眾化還是個性化需求,“更多是從端內用户使用體驗出發,挖掘未被滿足的需求”。

“每個用户都是獨立個體,甚至同一用户不同時間點社交需求都在變化,平台只有洞察到 00 後社交底層的邏輯變化,並迅速迭代,才能在市場領先。”一位產品經理向虎嗅表示,社交產品功能創新本質是幫助用户更好地表達、交互,但 00 後社交需求不侷限於社交本身,更強調基於興趣愛好的自我價值實現。

這顯然並非易事,2019 年至今,騰訊、字節跳動、阿里巴巴、百度、陌陌等公司總共推出了幾十款陌生社交 App,涵蓋視頻、語音、職場、匿名、相親等多個細分賽道。但從結果來看,至今仍未跑出一款破圈的現象級產品——這使得做年輕人社交產品,越來越像一門玄學。

對此,JOIN(陌生社交產品)聯合創始人於宙曾撰文指出,陌生社交賽道 95% 以上產品所滿足的都是根本不存在或無法持續的偽需求。“社交的本質是一種非貨幣化的交易, 必須滿足雙向篩選才能建立社交關係,雙向互動的才是社交;更絕對的説,就是根本沒有陌生人社交這個賽道,有的只是 OnlineDating。”

況且,陌生社交一旦與“荷爾蒙經濟”掛鈎,便會淪為低俗內容、情感詐騙的重災區。所以,於宙認為,“事實上,自從 2012 年 Tinder 出現後,幾乎全世界成功的陌生社交產品都是 Tinder 的變種。假面舞會,非誠勿擾,多人遊戲,動態前置等等,沒有一個真正解決滲透率和功能留存率這兩個要害指標。”

順着這個邏輯,一罐(匿名社交產品,後被即刻收入囊中)創始人郭子威歸納陌生社交天花板,“無畫像,無社交 ” 。他解釋,沒有個人畫像,就沒有陌生社交效率。“單憑內容共情和孤獨感拉動的對話,連接是短暫的,不斷重複是會疲憊的,遠不如畫像拉動對話更持久有效。低效率維繫的陌生人社交連接,帶不起長期留存率 。”

當然,從探探、Soul、積目再到小眾化的輕語、Dots、Falo、小星空,陌生社交留存率和滲透率是很多因素合力的結果,“比如對不同用户的社交需求滿足程度,比如關係鏈發現、建立、活躍等維度,會更顯著影響產品數據;同時 UI 設計、產品品質、運營能力、迭代速度也會影響用户長期留存。”一位資深產品經理向虎嗅表示。

更深層次原因還在於,00 後厭惡千篇一律的臉譜化身份標籤,渴望出於真正興趣愛好的社交,對自身所在小眾愛好羣體所形成亞文化高度認同。

“無論嘻哈音樂、街頭滑板還是飛盤、劇本殺、露營,年輕用户之間越來越需要一個場景化行為搭建關係。00 後並不奉行先聊再探索的交友模式,而是先有共同認知才更有意願深入拓展。”侯曉晨對虎嗅表示。

此外,社交/社區應用普遍面臨最大難題還在於,陌生關係必然會向熟人關係轉移,興趣社交也是週期性行為,隨着用户社交關係沉澱,產品均難擺脱“加個微信”的宿命——可見,興趣社交也只能短暫的擄獲 00 後,這亦成為 00 後頻繁遷徙社交陣地的主要原因。

(應採訪對象要求,堯堯、冬綏、念茲、莫甜、橘子姜均為化名。)

#我是虎嗅商業消費組副組長黃青春,關注文娛社交、遊戲影音等多個領域,行業人士交流加微信:724051399,新聞線索亦可郵件至 [email protected].

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En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301 字。

轉載請註明: 00後拒絕了你的好友申請 - 楠木軒